直到現在,我仍不知道鄭爽到底是如何火的。
我很少看電視,更別說《一起來看流星雨》這種一看標題就少女心的電視。讀書的時候就覺得看劇名很幼稚,現在更覺得自己不會看。
當然,聽很多人說她主要是因為“楚雨蕁”紅起來的,之後的星途一路飄紅。
很早以前,第一次知道她火了,是和張翰分手。不看電視,不看新聞,我不知道張翰,也不知道鄭爽。
不知道是哪一年,他們爆火的原因是分手,感覺莫名其妙。
但那時的網路還沒現在這麼普及,人們對於工作、生活中的瑣事和小八卦感到疲乏的時候,突然來一波明星的八卦,顯然能夠排遣日常累積的無聊。
再後來,聽說鄭爽和胡彥斌戀愛了。當時覺得這個女孩挺好看,也偷偷尋思過,她跟胡彥斌在一起,是因為欣賞他的才華嗎?
結果好景不長,又說分了。具體如何,沒看新聞。
再後來,鄭爽又戀愛了,女主的名字挺熟,可男方的名字沒聽過。然後刷資訊偶爾彈出來鄭爽的資訊也會偶爾看一兩眼。
有吐槽她說話直,也說她脾氣大……總之應該是脾氣有點爆吧。
可是長得好看的女孩兒,哪怕有點脾氣,我們都是會更容忍一些的。畢竟顏值高,確實可以多得到一些寬容。
想想是不是這樣?
我們面對同樣的陌生人,會不會對看起來更舒服的人態度溫和一些?包容也更多一些?
長得好看,確實可以有更多“犯錯”的餘地。
這次的爆料出來之前,我還看過有人發文說她經常參加活動後,會把一些落在座位上的垃圾收拾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代孕這件事,我想多少能夠理解一點。我也是個90後,是一直飽含爭議的一代人中的一員。
記得小的時候,父母出去打工掙錢,自己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那個時候農村沒有鬧鐘,也沒有手錶,什麼時候吃飯,就看大人什麼時候幹完活。我常常厚著臉皮到隔壁舅舅家蹭飯。
雖然記憶零碎,但我依稀記得:小時候,我的頭髮是舅媽幫我剪的;馬尾,也是她幫我扎的。小小的我也曾偷偷羨慕過哥哥姐姐能有爸爸媽媽陪在身邊的日子。
小時候還不懂孤獨,但我肯定是想念爸媽的。曾無數次夢見爸媽被村裡來的大車帶走,我怎麼追都追不上。
儘管讀小學的時候爸媽開始回了老家,卻依然沒有抹去我心裡的那些不安全感。
加上村裡人少,每天做完作業和農活,就只能聽村裡的老人講一些農村家庭的八卦。這家的媳婦被打了,那家的男人又犯事了?大人們總是零零碎碎地交換著自己聽來的訊息,透過互相的八卦來做一些猜測和評價。零零總總,總沒消停。
小時候爺爺家還有很多雜誌,《讀者》和《知音》是我常看的。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故事,特別是感情故事。那時候感嘆他們的故事真是慘啊,每個故事看起來都那麼可憐似的。
小時候還不懂愛情,但這些故事讓我覺得愛情和家庭充滿了我理解不了我矛盾和痛苦,對於長大,也有了一些小小的陰影。
長大後,發現周圍的人過得也不算幸福。周邊的老鄉,家裡的親戚,多少都有些自己的困境。就連自己,有時候都會跟爸爸媽媽置氣呢……
悲傷的故事聽得多了,會更加害怕。有的人因為老公家想生兒子,從結婚後一直努力,十幾年生了七八個女兒;有的人婚後受到家暴,卻因為孩子一直忍讓,但孩子卻在成年後遭遇不測,而老公又因為事故變成癱瘓;有的人,結婚時風風光光,婚後老公卻嫌棄她是自己帶著房車嫁過來的,出軌,甚至把小三帶回家羞辱自己……
人只要留心一個問題,就會很容易收集到點點滴滴的證據。
也有過得好的,覺得只要兩個人踏踏實實過日子,就是幸福。穿不了好衣服,就節省一些;買不了城裡的大房子,就住老家的破屋;甚至是家裡買不起菜,也能在過年的時候用榨菜湊合一陣兒。
日子嘛,總是兩個人同時咬咬牙就撐過去了,孩子能一天天長大,就算是這輩子最值得高興的事情。
可我偏是個敏感的人,可我偏讀了那麼一點書,多了那麼一點想法,我真不想重複這樣的迴圈。曾經還有朋友調侃說,“你就是想太多。你要是就在村裡老老實實過本分的日子,不念書也不思考,哪來這麼多害怕和煩惱?”
說的也是。但沒辦法,我已經和他們想的不一樣了。
我是曾極度恐婚,也排斥生孩子,我曾幻想過如果我到了不得不需要撫養孩子的時候,我會不會選擇生育?我不知道最後的答案。
在看了那麼多愛情、婚姻的悲傷故事,看了那麼多生育後的女性描述的痛苦和艱難的文章後,我對生孩子是感到很恐懼的。
但是我也想過,其實領養孩子也不錯。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我們撫養孩子的緣由,不應該只是延續血脈。教育下一代,才應該是根本吧。
經歷過很多事情後,我已經沒有那麼懼怕婚姻,但說到生育,仍然恐懼。那麼多活生生的例子充斥在網路文字裡,我怕懷孕、生產所帶來的身體變化,怕自己孕期的痛苦,怕生產的意外,更害怕生產後遭到無法想象的境遇……
儘管我已經不那麼恐懼婚姻,我有自己愛的人,但我還做不到義無反顧地去孕育生命。
就從我自己擔憂的立場來反推,如果鄭爽當時的心境確實也如我這般對未來充滿一些期待,但仍未擺脫恐懼,那當有一個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代孕選擇擺在面前,他們既能擁有屬於彼此的共同新生命,也不必害怕自己經受生育的傷害和痛苦,選擇去代孕,反倒是有些能夠理解。
雖說能夠理解,但孕育生命,始終是大事。做決定之前,需謹慎;選擇之後,也要承擔事情所帶來的後果。這件事的後果來了,帶著質疑和指責,憤怒與喟嘆。
一波又一波的人在指責她的冷漠,為什麼不簽字?為什麼要打掉孩子?說實話,我不知道這件事到底誰對誰錯。就假如是我自己,作為一個女性,跟男朋友以撕破臉的方式分開的話,我是很難保證自己會讓孩子順利出生。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會質疑女性是不是就這樣冷血?但不說大的道德問題,就對自己對孩子而言,生下來的意義何在呢?讓他出生後頂著沒有父親的壓力長大嗎?讓自己每天對著一張無比熟悉但又帶著厭惡或者讓人悲傷的臉去過未來的生活嗎?
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不管如何,這都是生命,我們應該尊重生命。
是的,我們都應該尊重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但別忘了,我們不是事件的親歷者,我們無法因為憑空想象作出的判斷,去批判任何一個當事人的決定。
若是我們親歷,還能保證自己能夠像現在這樣,作出一個讓自己看起來十分偉大的決定嗎?我想這是極其困難的。因為人性,在面對艱難抉擇的時候,會有無數的可能性。
對於鄭爽,我不粉也不黑。我自認不是什麼窮兇極惡的人,也不是多麼聖潔高尚的人。我沒有辦法去站到一個道德的高度去指責他人的過錯,也沒有辦法毫無波瀾地去決定一個生命是否應該存在。
說實話,雖然我不完全贊同去一味地譴責鄭爽,但我也不想這樣鮮活的小生命出現意外。如果我們都有好的解決辦法,那肯定是最好的。但如果我們都做不到,就讓當事人自己去處理吧。
我刷訊息的時候也看到有人說,鄭爽有著嚴重的抑鬱症,也看到有人說她的行為像是一個瘋子。
我還沒有系統地讀過相關文獻和研究,但人的心理狀況出現問題,嚴重的情況,確實會有人透過一些不太合理的行為來發洩的。
就好像有些人的情緒宣洩只需要去跑跑步、和朋友吐槽,但有些人卻需要透過飆車、透過暴力遊戲等帶些刺激元素的東西去發洩。
在事情沒有定論之前,我們可以稍微再冷靜觀察一下。
娛樂圈的故事,反轉的劇情太多了。#鄭爽代孕# #張恆孩子出生證明# #鄭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