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劇照,水花
最近的熱播劇《山海情》中,水花是一個苦命的女人,經常看著劇,眼淚就流下來了,但又對她心生佩服。
水花的父親因錢讓她嫁給了未曾謀面的丈夫,婚後不久,丈夫因意外殘疾。生活本就艱苦,但水花卻主動拖著殘疾的丈夫、帶著年幼的女兒,步行7天7夜,前往大家都不願意去的荒涼戈壁灘——吊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山海情》劇照
01 運用"延遲滿足",掌控自己的人生水花從小生活在湧泉村,父親因高額彩禮錢讓她嫁給一個未曾謀面的人。水花不想自己的人生被安排,就逃婚出去。後來因為擔心父親被娶親的人毒打,水花還是無奈地回家,嫁到苦水村。
水花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山裡,雖然說靠山吃山,但是交通閉塞,導致發展緩慢,山村人都過著苦日子。考慮到解決山區人民的未來生活問題,國家決心開展扶貧工作,打算在戈壁灘建設移民區,把山區人民帶出山生活。
《山海情》劇照,水花
雖然大家在山區裡生活,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但至少有祖輩傳下來的屋子可以住,有馬鈴薯可以吃,所以大家都不願意移民去戈壁灘——吊莊。因為戈壁灘荒蕪人煙,環境惡劣,一切需要從零開始,未來也不可知。
水花家裡有殘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兒要照顧,家裡也沒有其他重勞力,而移民到吊莊需要重新建家園,所以村裡沒有把水花列在移民備選名單裡,也沒有人到她家來做動員工作。水花得知吊莊移民的事後,雖然沒在動員名單裡,但她收拾家當,帶著家人獨自步行前往吊莊。
《山海情》劇照
水花心裡是這麼想的,吊莊雖然眼下是戈壁灘,但是透過辛勤勞作改造土地,就可以有大量的耕種土地,吊莊周圍也有很多打工的機會,可以賺錢建新房。從長遠來看,未來的日子一定會比呆在山裡好。
水花到了吊莊後被安置在金灘村,透過自己勤勞的雙手,沒多久就把房子蓋起來了。雖然有屋子住了,但是水花一家就她一個人勞動,水花還要分出精力照顧殘疾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兒,賺的錢有限,生活還是比較艱苦。
《山海情》劇照,水花
正在這時,福建的凌教授來到金灘村,開展科技扶貧工作,教村民們栽種雙孢菇,種雙孢菇週期短,而且出一茬菇可以賺上千元。可是,村民們從來沒聽說過雙孢菇,不認為這能賺錢,再加上種菇前先要投資2000元建菇棚,都不願參與,都不想向凌教授學習種菇。
水花認為種菇有前景,但是她家也沒有錢建菇棚。水花就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她主動到得寶的菇棚幫忙幹活,順便向凌教授學習和實踐種菇技術。水花的丈夫不理解她為什麼那麼辛苦去免費幫忙,水花自己明白,學到了技術就是最大的財富,沒多久她就成了種菇高手。
《山海情》劇照
水花之所以能成功緻富,就是因為擁有"延遲滿足"的心理特徵。最近讀到《高效大腦工作法:如何擁有超越常人的優異表現》這本書,裡面講到檢驗一個人未來成功與否的試金石就是"延遲滿足"。
《高效大腦工作法》實拍
"延遲滿足"這個概念是從"棉花糖實驗"中來的。1972年,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對600名左右學齡前兒童進行了這項實驗。孩子們被一個個帶到沒有干擾的房間,房間的桌子上有棉花糖等零食。
孩子們有兩個選擇:第一,直接開吃;第二,看著零食先忍住不吃,等研究人員回來,可以得到第二份零食。最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做到了延遲滿足,這些能夠等待的孩子長大後獲得的成就,基本上都比不能等待的孩子高。
《山海情》中的村民都很貧窮,也想賺錢,但很多人只想著眼前,眼前能享受多少就享受多少,只想賺眼前能賺的小錢。而水花想得比較長遠,不在乎眼前的得失,眼前先忍一忍,慢慢積累,未來就能收穫更多。
《山海情》劇照,水花
02 合理應對壓力,調節情緒狀態,未來可期得寶雖然投資建了菇棚,但是由於他以往經常辦砸事,周圍的人都不看好他能透過種菇賺到錢,得寶自己也心裡沒底。水花免費到得寶的菇棚幫忙幹活,就是覺得種菇的技術有前景,把技術學紮實就一定能賺到錢,他為得寶加油鼓勁。
《山海情》劇照
同樣是從零開始學習種菇,但是得寶和水花的反應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情緒狀態完全不同。在《高效大腦工作法》這本書裡提到兩種情緒狀態的公式。
情緒狀態=恐懼 → 感覺=緊張、缺乏自信、消極
情緒狀態=興奮 → 感覺=期待、目標明確、積極
得寶處於第一種情緒狀態,他由於過往的失敗經歷,所以對自己缺乏信心,有一些消極,雖然建了菇棚,在凌教授的指導下放手開始種菇,但是還是很緊張,總是擔心這次種菇的事也會和以前做事一樣搞砸,內心充滿了恐懼。
水花處於第二種情緒狀態,她對凌教授教大家種菇致富的事充滿期待,她看到了未來是有盼頭的,她內心只想著專心學好種菇的技術,有了本事,以後肯定能賺到錢,她不怕苦、不怕累,積極參與種菇實踐工作,隨著種菇程序的推進,她內心非常興奮。
《山海情》劇照
水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其實就是不知不覺地運用了大腦的特質。
學會“延遲滿足”,積極面對工作和生活,每個人都可以像水花一樣改變自己的命運。
-END-
#博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