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因為有吳彥祖、王千源兩大實力演員加持,在宣傳造勢階段吸引了足夠的眼球。其中,飾演匪首張隼(老鷹)的吳彥祖曾經在《新警察故事》飾演過劫匪,且表現非常精彩;而飾演警察隊長鍾誠的王千源也曾經在《解救吾先生》中飾演過綁匪且同樣出彩。
因此在電影上映之前,可謂雷聲隆隆,影迷們充滿期待。
但是,影片上映之後,雖然票房不錯,評價卻不是很高。有說王千源齣戲,有說吳彥祖飾演的悍匪老鷹太普通,有說動作戲太差且不合邏輯......截止目前,豆瓣評分為6.4分,與2004年《新警察故事》的7.6分以及2015年《解救吾先生》的7.7分有著不小的差距。與影片上映前的高預期相比,用雨點小來形容不為過。
一、如何講一個好故事
電影作為一種透過影像和聲音呈現的故事,除了故事情節本身外,需要進行視覺、美術、動作、造型、音樂等一系列專業的配合,以及演員本身高超的表演等。但是首要的,永遠是情節和人物(包括主角和配角),也就是講好故事跟塑造有性格的人物。
二、電影本身的故事性不強
回到《除暴》本身,故事的主要情節是,以張隼為首的犯罪團伙不斷作案行兇,最後被鍾誠為首的一群鍥而不捨的警察抓獲的故事。
首先說主角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以張隼為首的犯罪分子,為什麼要不斷作案?電影作了如下介紹:(1)發展銀行中山南路分行案前,團伙成員在爛尾樓裡碰頭,張隼簡單介紹了其他五名團伙成員的背景,有當廚子的,有切匯(外匯黑市交易中,詭計詐騙別人手裡的外匯)的,有開黑車的,有工地搬磚的,有才畢業的,說明幾個人的生活條件都一般;(2)羽毛球場那場戲,又交代了團伙成員大狗跟張隼自己都有了孩子需要用錢;(3)最後張隼逃回老家,才知道他還有一個聽覺障礙,但是開浴室的母親(片中,張隼跟情婦也曾有過普調,情婦給張隼母親買了一個助聽器)。除了上述三個細節,其他再沒有交道犯罪團伙有什麼特別的犯罪動機,為什麼要反覆作案,連續作案。是心裡變態,還是真如電影裡說的"都是鬼迷心竅"?真實的張君、李澤軍案裡,主要犯罪人員都有豐富的心裡特點的。以主犯張君為例,一方面,張君自幼便有稱王稱霸的惡習,17歲就因打架鬥毆被送。另一方面,其父因病無力醫治,其母在其12歲時查出患癌,病種奢望吃一碗肉丸湯,等等,客觀上容易造成其心態失衡。第三,張君好色縱慾,其在常德和重慶先後找到了8個情婦,部分情婦也成為其違法犯罪的幫兇(電影中有類似情節)。
相對應的,鍾誠為何能夠成為專案組的負責人?有何過人之處?僅僅是"咬死不放"的精神?片中有介紹其在上任之前剛剛破獲大案,但是太過潦草,人物不夠飽滿。
其次,故事情節的曲折和衝突的激化。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群劫匪很狡猾,警察抓了好多次都抓不到,但是警察咬死不放,最終將劫匪繩之以法。
這個故事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官兵抓強盜的故事。要想成一個精彩的故事,自然就要突出劫匪是如何如何的狡猾,但是最終百密一疏,或者作惡太多導致團伙成員離心離德,內部瓦解......回到電影本身,以張隼為首的劫匪,為何突然在賓館被發現,導致團伙成員被抓,最終導致張隼孤家寡人在浴室被擒,這些問題電影未做很好的交代,故事沒有太多曲折。
警察方面,自然應該展現如何發現了蛛絲馬跡,如何又突現重重阻礙,警察如何排除萬難,鍥而不捨,透過技術、時間、智慧、毅力等,剝繭抽絲,發現壞人的馬腳,最終抓獲。而電影本身,反覆強調的就是"咬死不放",精神可貴,但作為電影,缺乏趣味性。
第三,故事的合理性。直接講電影的槽點。
1.犯罪團伙的武器使用。真實的張君案中,張君團伙最初使用自制槍支進行小規模搶劫,最後才發展為購買、搶奪制式武器進行規模化搶劫,有一個由逐漸發展的過程。而電影中,一上來就是AK、手雷等重型武器,沒能體現犯罪分子越來越狡猾,越來越難對付。
2.犯罪團伙作案動機。這與前面的情節的曲折性有重複的地方,為什麼要不停地搶,搶了為什麼花那麼快,沒有很好的解釋。真實案件中,犯罪分子多追求奢華享受,或欠有債務等。
3.犯罪現場的保護。有一場戲,張隼用一根繩子就打開了金庫保險櫃(整個搶劫過程犯罪分子未戴手套)。警察進入現場後,沒有采集指紋,鍾誠等相關人員也未戴手套,沒有很好的保護現場。
4.賣掛曆的線人。1991年賣掛曆(賣槍械)的就被警方查獲並發展為線人,但是一直到1994年其自殺前,電影並未交待其為警方提供老鷹(張隼團伙)案的有價值的線索,反而持續未犯罪分子提供。
5.給小孩的手雷。張隼講手雷給小孩的情節,僅僅是為了體現犯罪分子的暴戾之氣,還是因為犯罪分子為了掩護撤離準備製造混亂,平白無故給個雷,雷不要錢麼?
......
三、電影的其他不足
(一)過於豐富的元素
《除暴》這部電影裡面的元素是非常豐富的。以感情為例,電影囊括了親情,愛情,友情。但是,編劇和導演沒有能夠很好的協調與融合。
友情方面,犧牲的警察,如何從影片開始的時候處處與隊長鍾誠抬槓,到最後捨生忘命;劫匪之間的友情,也只有同夥死亡後有團伙成員試圖報復的舉動,但是沒有其他表現。
親情方面,從最後母親看到鍾誠來抓張隼,自己主動摘掉助聽器,在默默流淚的情節可以看出,張隼與母親的關係很豐富很清楚,但是影片沒有作很好的挖掘;而警察親情與工作的矛盾這種雖然老套但是卻合情合理的內容只在做作業上有體現(有bug,91年,電話並未普及,而一個辦公室,居然好多電話,而且可以隨便打)。
愛情方面,光華與另一個年輕女警的辦公室愛情無疾而終,鍾誠與女警陳倩(衛詩雅飾)多場情感交流,到底有何意圖;押解員與銀行女營業員的愛情對於電影的總體情節,可有可無;劫匪的愛情,不夠浪漫,也不夠野性,不夠真實。
(二)黑色幽默無疾而終
影片開頭張隼與鍾誠的第一次交鋒,張隼對鍾誠說:"講個笑話吧,好笑的話,留你一條命。"情節發展中,也多次重提這句話。這句話原本可以作為一個非常好的引子,讓影片具有很好幽默性。但遺憾的是,整個電影看下去, 這句話就是一句非常無厘頭的話,讓人覺得非常尷尬。
真實的張君案裡,張君被抓時,曾對負責此案的文qiang說了這樣一句話:"你有一天也會和我一樣,只要你擋不住誘惑你也會走上我這條路"。,10年後,文qiang落馬。
四、電影給人的驚喜
1.對上個世紀的環境以及人物外形的塑造可圈可點。
2.張隼行刑前表現出的對死亡的恐懼,很出彩。
3.張隼母親(鮑起靜飾)在面對兒子被抓時複雜的情感,表現得很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