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一個人的信念強大起來有多可怕,能移動一座大山,能讓死去的父親復活,甚至能止停二戰。

電影《小男孩》

《小男孩》(little boy)

這部電影由阿加多·蒙特沃德執導的美國電影,上映於2015年,並在2016年受到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提名,該片在當年一經上映就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和好評,國內豆瓣也給出了8.2分的評分。

戰爭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命運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一個美國小鎮,小男孩佩珀(Pepper)天生矮小瘦弱,成了鎮中頑童欺負的物件,還被取綽號為“小男孩”(little boy)。最能安慰佩珀的是他的爸爸詹姆斯,爸爸不光是他的玩伴,更是他的信心和勇氣來源。

佩珀和父親共同崇拜一位法力高強的魔術師,他可以移山倒海,口頭禪是“你相信你能做到嗎?”他認為只要人有信心便無所不能。

“是的,我相信我能做到”

這句話是父子兩人信守的承諾,父親也以這種方式塑造著小男孩的人格。

太平洋戰爭爆發,鎮中的年輕人都被要求參軍,本該是哥哥倫敦(London)參加,可惜卻因為生來扁平足而被拒,於是爸爸只好代子從軍,男孩首嘗離別之苦。從此他天天盼著父親的回來,可家中最先收到的卻是父親戰死的訊息,家裡人怕小男孩傷心並沒有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小男孩依舊固執地盼望著。

戰爭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們的命運。

鎮上人們認為,這次戰爭的物件是日本人,日本人就是他們的仇人,佩珀也不例外。

恰巧有一個日本人橋本住進他們的鎮裡,復仇心驅使,佩珀和哥哥倫敦到橋本家裡扔石頭,卻意外地燒著了人家的房子,哥哥被捕,他則被拘押在教堂中,受神父的再教育。

神父知道佩珀盼望著父親回家,就給他一個“古老的清單”,只要他完成了清單上的使命,上帝便會聽到他的訴求,他就能擁有可以移動大山的信念和力量,從而就能把他的父親從戰場中帶回來。

清單上的內容是:

一、給飢餓者食物。

二、讓無家可歸者住宿。

三、探望入獄者。

四、給衣不蔽體者衣服。

五、看望生病者。

六、埋葬死者。

除此以外,神父還在這份清單上加了一個任務:和橋本做朋友。和橋本交朋友?佩珀覺得神父瘋了,神父卻說:“只要你有最微小的憎恨,你的信念將不會起作用。”

信念改變世界,不管你們信不信,我信了

為了能獲得讓爸爸回來的“信念”,佩帕放下對橋本的仇恨,用純真和付出打動了這位沉默寡言的日本人,於是兩人一起完成清單上的其他內容。雖然他們也不斷遭受鎮上其他孩子的圍攻和哥哥的不理解。

哥哥對佩帕說要想爸爸回來,就不要和橋本混在一起。他嘲笑佩帕心中的信念,“信念有用的話,就用你的信念去移動那座山。”

於是佩帕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對著那座山“發功”,咬牙切齒,青筋暴露。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這個小男孩的笑話。

而這時,山動了,整個大地都在晃動著,轟隆隆、轟隆隆。

這事在鎮上迅速傳開,佩帕成了鎮上的名人。儘管新聞上說這次震動是因為地震原因,可誰在乎呢,大家只知道有這麼一個小男孩,他的信念感動了上帝。

而佩帕也越加相信自己可以用能力讓爸爸回來。

有人告訴佩帕:只要戰爭停止了,他的爸爸就可以回來了,佩帕於是來到海邊朝著橋本告訴他日本的方向“發功”,希望戰爭停止,爸爸能夠回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無數個黃昏和日夜,佩帕永不缺席地,使盡所有力氣向大海發功,鎮上所有人都圍了過來,儘管所有人都知道小男孩的父親不會回來,戰爭也不可能因為他而停止。

可沒有人願意告訴他這個事實,所有人都等著這個小男孩能夠再次創造奇蹟。

因為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太大了。

終於,二戰結束了。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分別是“小男孩”和“胖子”。

當初訊息有誤,爸爸只是被捕,並未戰死,佩帕的爸爸也回來了。

父子二人相擁在一起

世界上,有一種信念,叫倔強,當你身陷囹圄時,你需要這樣的倔強,需要這樣的信念,電影中的小男孩,在父親離去,所有人都在欺負他,需要幫助時,他抓住了神父給予的清單,並不斷堅持下去,這就是他的信念,並感動了所有人,儘管事實並不會因為他的做法作出改變,可我們甘願相信,就是他的信念,改變了世界。

因為在戰爭中,困難中,在人們最無望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有人給我們一個美好希望。

世界一片灰暗,只小男孩身著紅色

“小男孩”(little boy)就是這個希望。

共識性與因果性的美麗謊言

正如我們的常識判斷的那樣, 一個小男孩,沒有魔法、沒有超能力、也沒有鬼鬼神神的幫助,做的事情無論是看望病人,還是和橋本成為好朋友,恐怕都不能夠幫助他父親迴歸。甚至可以說,即便他什麼都不做,他的父親也依舊會回來,因為從客觀事實上而言,他的作為基本沒有影響到其父親。所以,基於這一點,電影中的一些套路和巧合,實際上只是一層面紗,一個導演製造的因果性錯覺。

另外,導演在表現小男孩的清單與父親的迴歸時,使用的是共時性,即看似小男孩的清單與父親有關係,實際上只是由於剪輯所造成的錯覺而已。例如在影片中,有人嘲笑小男孩說,他清單中的那些事情根本就是神父的欺騙,同時他之前在魔術師的舞臺上表演的移動物體,也僅僅是因為魔術師需要一個託,需要他作為一個演員演出以增強真實性而已。

而電影中最重要的兩場戲正是導演將共時性與因果性混淆在了一起。

第一場是他面對人們的懷疑站在鎮上,看著嘲笑他的人,努力地用自己的意念去移動大山,結果突如其來的地震,大山晃動了!第二場是主角站在小鎮的碼頭邊,試圖用自己的意念使日本晃動並戰敗,這樣其父親就得以迴歸。結果,美國向日本丟下了名為小男孩的炸彈,當他回到鎮上的時候,人們戲謔又開心地說,是他的魔力使得日本震動了,因為他與原子彈同名。

這兩場戲的有趣之處在於,從觀影者的角度來看,彷彿正是因為小男孩的意念,使得原子彈爆炸,使得大山顫慄,使得家庭團聚。這是因為我們被侷限於電影中小男孩的視角上了,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小男孩所直觀到的,對於他而言,他的信仰完成了這一切。

而這稍加思考便知道僅僅只是作為電影特意製造出來的巧合與套路。從現實的生活考慮,意念既不可能製造出原子彈爆炸,也不可能使得大山移動,唯一有聯絡的僅僅只是從小男孩的角度來看,一切是同時發生的。

但是,由於我們太過於熟知小男孩的努力,太熟知他對於這一切的渴望,使得觀眾也不忍去冷冰冰地說,這一切與你,無關。相反,儘管知道是巧合,哪怕完全是套路,我們也依舊會願意選擇去相信。這一點相當有趣,因為全片並沒有強迫人去信,但是電影卻調動起人類深處的溫柔與同情,使得我們願意去相信這樣美麗的謊言。而這一點,是那些竭盡全力試圖煽情的作品所不具備的奇思妙想。

15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徐鼕鼕:擁有美豔容顏與真實性格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