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是世界影壇上一個神奇的存在,世人印象中的印度電影,歡樂而美好,演員演著演著就開始又唱又跳,充滿喜劇元素,非常符合印度人一貫的外在形象。
除了這類魔性的喜劇片外,印度電影情節還以反科學著稱,如果說美國電影充斥的是科技與力量的元素,那印度電影則充滿了不明所以的魔法特技。
在印度電影裡,汽車會無緣無故地飛上天,車中的主人公向下開槍,就能借助子彈的反衝力停留在空中,地球引力似乎對印度人不起作用。
聯想到成百上千的印度人可以掛在火車上搭順風車和印度人可以數十人騎一輛摩托車的場景,我們不得不對印度人的表達方式心悅誠服。
也許,英國人在佔領印度的時間裡,忘了告訴他們,英國有位偉人叫"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所以牛頓根本就管不住印度,造成了印度人在現實生活中和電影中的放飛自我。
罔顧基本的現實,不按常理出牌,並不是印度電影的全部,歪曲歷史,不受限制地美化自己人,也是印度電影的重要組成。
印度人的這種電影精神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他們曾經拍過一部名為《嚴峻的現實》的電影,在這部電影裡,印度人的自大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嚴峻的現實,吹不破的牛皮冰天雪地裡,一支印度軍隊駐守邊疆。如果你有幸見識這支印度軍人的風采,簡直要驚為天人。
印軍士兵,個個高大英俊,威猛有力,穿著統一的軍裝,談吐字正腔圓,友好而健談,彷彿出家前的王子釋迦牟尼,不明真相的觀眾還以為這是韓國人拍攝的偶像劇,事實上這是印度的邊防士兵。
為了打發邊境巡邏的快樂時光,幾位印軍士兵和當地的印度女孩談起了戀愛,這位印度女孩,也是面板白淨,面容豐滿,含情脈脈,對印度人一往情深。
如果照此情節發展下去,一群高大英俊的印度男孩和幾位嬌羞可愛的印度女孩必然走入美滿結局,以載歌載舞收場。
但一支"敵軍"的突然入侵,打破了這群印度人的美好生活。為了抵抗外來侵略者,這支印度守軍拿起武器,化身超級英雄,與對方展開激烈戰鬥,真可謂是"武可安邦定國,文可一首山歌控蘿莉"。
這支印度守軍個個以一頂十,抵擋住了敵人的一波又一波進攻,但最終寡不敵眾,只好讓大部隊撤退,剩餘人員繼續在此抵抗,最終全部"英勇犧牲",壯烈殉國。
電影中的印度士兵不僅帥,而且高大,與之相反的是敵軍,個個身材矮小,面容猥瑣,甚至身高都達不到印度女孩的水平。
美化自己人,醜化敵人,這是主旋律電影的常規化操作,印度人採用此方法本無可厚非,但在這部電影裡,印度導演實在是過於敷衍,這點後面再介紹。
電影裡,印度軍人普遍愛好和平,為了保家衛國,不得不離開家鄉,走上戰場。電影也表現了印度國內人民自得其樂的場景,歌舞助興,本來就是印度電影的傳統技能,導演和編劇在創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得不來點歌舞激發靈感。
在戰場上,印度將士個個驍勇善戰,以幾十人的部隊,多次擊潰對方成千上萬的部隊,而且對方戰術落後,靠著人頭才佔領了陣地。
這部電影,就是產生於1964年的《嚴峻的現實》。這是一部表現中印之間戰爭的電影,本來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不過,在印度導演和演員的神奇腦洞之下,硬是拍攝成了一部"抗中神劇"。
電影與現實的脫節將這部電影貶低為印度的抗中神劇,是因為它嚴重歪曲了事實真相,以顛倒黑白的方式,再現了那場戰爭。這場戰爭,中國人稱為"對印自衛反擊戰"。
英國在佔領印度的時候,趁著中國方面國力弱小,佔領了中國的領土,並在中國境內劃定了一條"麥克爾馬洪線",將它作為中印之間的邊境。
但中國曆任政府始終未承認過這條邊境線。印度獨立後,繼承英國人的做法,試圖繼續入侵中國領土。忍無可忍的中國發起了收復失地的戰役。
由此可見,印度人以為的邊境線,甚至都不是自己劃定出來的,他們保衛邊疆的理由,本身就不成立。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建國才十幾年的中國軍隊以王者之師,經西藏一路打到印度,解放軍部隊以少量兵力,一路暢通無阻,很快收復了搶地。
並長驅直入印度境內,到達的最遠地區,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僅為300公里。印度雖然人多勢眾,但完全沒有戰鬥力,一路望風而逃,留下了無數具屍體。
據事後清點,解放軍一共傷亡1400餘人,而在電影裡無所不能的印度軍隊,付出了傷亡5000多人的代價。
印度軍隊主動挑釁,最終卻傷亡數倍於解放軍,所以才說《嚴峻的現實》是一部完全顛倒黑白的電影。以一擋十的,是解放軍部隊,而不是印度軍隊,傷亡慘重的也是印度軍隊。
再說說電影中印度士兵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件事,則是對歷史的嚴重歪曲,恐怕當時陣亡的印度士兵泉下有知,也將會看不下去。
中印邊界一帶,都是高原地區,自然條件惡劣,當時,駐守於此的印度士兵,裝備落後,後勤保障困難,因此斃命者不計其數。
但解放軍這邊不一樣,由於藏民的支援,中國軍隊的條件要比印度軍隊的條件優越得多。即使放在今日,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後勤保障能力依舊薄弱,惡劣天氣依舊是他們的頭號敵人。
近期,中印之間再次爆發衝突,印度軍隊在潰逃之際,死了不少人,居然是凍死的,你可以想象當時印度軍隊所面臨的困境。
我們再來說說解放軍的形象問題。印度人為了在電影裡展示印度軍人高大偉岸的形象,就不得不故意醜化解放軍戰士形象,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們竟然去越南,找了幾位反對中國的越南演員來冒充中國人。
所以電影裡才會出現中國軍人猥瑣的形象。而且,在電影裡,這群"中國士兵"講的居然是越南人的語言,你說是好笑還是好氣?我們只能理解為經費不足導致的。
這部電影,從上到下都充斥著謊言與對歷史的篡改,唯一忠實於歷史的是電影的名稱:嚴峻的現實,因為當時的解放軍部隊差一點就攻破新德里了,但最後還是主動回撤,你說印度的處境是否嚴峻?
今天,在中印邊界上,兩個國家的實力,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為了抵禦邊界上的寒冷,印度軍隊開始在雪地上赤裸身體練習瑜伽以抵禦寒冷,印度軍隊的處境,依舊嚴峻。
中國的部隊撤回來後,中國宣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印度也宣稱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印度電影聖地的嚴峻現實美國有好萊塢,這裡是電影的聖地,每年都要產出許多影響全世界的電影。
印度人也希望像美國人那樣擁有自己的電影事業,於是他們把"好萊塢"(Hollywood)打頭的字母"H"換成了本國電影之都孟買(Bombay)的字頭"B"。
因而把"好萊塢"變成了"寶萊塢"(Bollywood),你說印度人會不會玩。但寶萊塢電影顯然辜負了印度人的期望。
雖然這裡產出的電影數量非常多,但大部分粗糙爛制,內容單一,多以自娛自樂為主,僅僅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產生點影響,還飽受盜版的苦惱。
偏偏印度人就喜歡這種充滿"自嗨"元素的電影。印度電影在國內還算可以,但要想如他們期望的那樣風靡全球,就無異於痴人說夢了。
印象中,印度的好電影非常少,前些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都還不錯,只可惜,這樣的印度電影實在太少。
像《嚴峻的現實》這類充滿魔幻主義的主旋律戰爭片,估計也就能麻痺印度人自己了。這部拍攝於1964年的電影,奠定了印度電影的基調。
那就是可以不遵循歷史,不尊重客觀事實,不反思自己。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所以,儘管印度一直想要提升自己的國際地位,但始終不能如願以償,甚至還走起了下坡路。
在對印度電影進行抨擊的時候,讓人不得不聯想到中國的電影事業,中國電影一直在進步,尤其是近年來,推出的電影都具有非常高的水準。
在驕傲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一下,中國電影如何才能走得更快更穩,畢竟,印度產出過抗中神劇,我們也產出過抗日神劇!
好在,這些電影推出後,火起來的原因並非是中國人沉迷於這種電影創造的虛假夢境,而是把那些不符合歷史,超出正常人想象力的電影情節劃歸為敗筆,展開批評,這才是中國電影落入印度電影那樣嚴峻現實的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