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97香港迴歸,香港和內地的交往更為密切,到2003年,CEPA的簽訂,內地不再把港片視為進口片。

2003年後,兩地合拍電影成為一種趨勢。

也是在2003年後,我們統稱“華語新時代”。

對於2000年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幾乎沒有關於香港電影的概念。

2003年後,兩地合資片越來越多,《投名狀》、《長江七號》等等。

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的界限越發模糊,傳統港片裡的元素正在逐漸消失。

可是對於80後、90後這代人來說,香港電影早已融合在這一代人的血肉裡。

60年代的邵氏,70年代的嘉禾,80年代的新藝城,90年代的銀河映像。

這幾個電影公司的名稱,究竟有著多少人的童年。

邵氏主將:胡金銓、張徹、劉家良。

嘉禾主將:以洪金寶、成龍為代表的七小福以及早期的李小龍。

嘉禾主將:以許冠文為代表的許氏兄弟。

新藝城七怪:麥嘉、石天、黃百鳴、曾志偉、泰迪羅賓、徐克、施南生。

其後的吳宇森、王家衛、銀河鐵三角“杜韋遊”等等。

那是一群了不起的人,他們抒寫了一個輝煌的時代,同時他們也是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的人。

香港電影雖不復當年那般繁榮,但港片已經深深的融進了一代人的血肉裡,因為那是一個讓人無比懷念的時代。

林正英的殭屍道長。

小馬哥的風衣墨鏡。

聶小倩的空靈哀怨。

令狐沖的慷慨豪邁。

《龍門客棧》的快意恩仇。

《東邪西毒》的喃喃自語。

《大話西遊》的他好像一條狗。

李小龍,七小福的功夫天下。

吳宇森、銀河映像的槍聲四起。

王家衛的上海情懷。

徐克胡金銓的江湖世界。

許氏兄弟和周星馳的笑聲漫天。

黃霑張國榮的不老旋律。

香港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殖民歷史、移民歷史,造就了香港文化的多元化。

而上世紀的英政府又不像新加坡,對文化採取專政的政策。

文化上的多元化極大的發揮了創作上的自由,雖然香港電影有分級制度,但依然無法阻止香港電影人拍片型別之廣泛。

上世紀的香港電影,無疑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

香港,有著多元化的文化,政府對文化採取放任政策。

在80年代,經濟的高速騰飛以及一批西方留學的電影人學成歸來。

邵逸夫的無線藝員訓練班從80年代開始,不斷向香港電影輸入臺前幕後的各種人才。

80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之後,同時獨立製片的新起。

在電影創作上開始自主化,題材呈現多元化和風格多樣化。

在80年代,香港電影開始步入黃金10年,各種型別片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洪金寶的靈幻功夫喜劇《鬼打鬼》。

成龍的功夫喜劇《蛇形刁手》。

很有淵源的警匪喜劇在80年代再次席捲而來,其中以吳耀漢捲毛的《神勇雙響炮》為代表。

新藝城的鬼怪喜劇《小生怕怕》;閤家歡喜劇《八星報喜》;校園喜劇《開心鬼》;摩登喜劇《鬼馬智多星》。

都市動作喜劇《福星系列》和《最佳拍檔系列》。

還有王晶的賭片,吳宇森的槍戰片,徐克的武俠,王家衛陳可辛的文藝片等等。

即使那個時期的香港電影毫不羞恥的抄襲西方電影元素,像《最佳拍檔》抄襲西方的白頭神探、007。

但香港電影結合本土題材,香港電影人以其獨特的創新理念,在本土化的同時又不乏創新與突破,拍攝出一批極具震憾性又讓人耳目一新的電影。

《倩女幽魂》、《英雄本色》、《賭神》、《最佳拍檔》、《阿郎的故事》、《蜀山》、《監獄風雲》、《笑傲江湖》、《黃飛鴻》等等。

對於演員。

那個時候,明星制度只是剛剛興起,還沒有現在這麼猖獗。

那個年代的電影演員幾乎都是從草根走上來,明白生活的各種酸甜苦辣,他們知曉吃苦的重要性。雖然沒有特技,但他們有演技。

而成龍洪金寶,藝高人膽大,各種玩命特技。這不單單是吃苦敬業所能表達的。

成龍洪金寶的匠人精神可以說代表著那個年代的香港藝人。

那個時期江山代有才人出,從邵氏到嘉禾再到新藝城,僧多粥少,龍爭虎鬥,正有著激烈殘酷的江湖紛爭,才誕生出這麼多經典的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是頭腦的風暴,是創意的盛宴,將大眾娛樂發揮到極致。

像徐克的《刀馬旦》中,葉倩文讓林青霞他們在家中住宿,怎料早上午馬來到房中,眾人有的躲,有的避,各種東躲西竄,每一個鏡頭都精心設計把喜劇效果推到極致。

《九品芝麻官》能把一個“廉”字和“窮”字聯想在一起。

《黃飛鴻笑傳》中,毛舜筠飾演的十三姨在上吊,在尋找十三姨的曾志偉、吳孟達、任達華他們就是看不到在上吊的十三姨。

香港電影,沒有西裝革履的都市人士,不會為精英人士譜寫壯歌。

他們敢拿各種經典權威來惡搞,敢大玩各種黃色笑話。

香港電影中,只有看似粗俗,實則親暱實在的小市民。

他們敢於自嘲,敢於突破,敢大說各種低階笑話,敢在鏡頭前毫不忌諱的挖著鼻孔。

它們極盡一切,只為給觀眾帶來最大的快樂。

情節只求簡單易懂,表演要足夠誇張搞怪,主人公一定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故事一定是市井小民的生活故事。

香港電影看似庸俗毫無內涵,但在各種嬉笑怒罵中卻道盡世態炎涼;在各種玩耍打鬧中譜寫一出市井小民的人生百態。

只是從90年代開始,香港電影不斷走下坡路。

即使有周星馳和銀河映像為香港電影帶來最後一波“繁榮”,但香港電影的衰落已成既定的事實。

直至現在,傳統的香港電影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更新的大華語電影或是後港片。

香港電影已經走過最輝煌的年代,曾經帶給幾代人最純粹的快樂的香港電影,早已化作歷史中的某一頁。

時間無法回溯,昔日無法重來,曾經的香港電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締造了一個不可取代的經典時代。

這個時代是無法複製,也是難以超越的。

正因此,我更懷念曾經的香港電影。

1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2020年看過最實驗電影,喝酒能提高智商?這片子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