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拔叔飾演一位教師,故事背景放在丹麥的《酒精計劃》,就承載著這樣的觀感,影片雖然沒有完全拋開好萊塢那套經典敘事結構,但卻處理得更為自我和輕鬆,沒有按部就班,而是取其之長棄之其短為我所用。
導演托馬斯.溫特伯格早在《狩獵》中,就已經展現出很強對人性的洞察力。而這一次的《酒精計劃》,則用了更為幽默的方式,去呈現出角色們做其酒精實驗背後的自我麻醉悲劇性。
《酒精計劃》的設定其實很有趣,大家如果熬過有些冗長且沒什麼資訊點的半小時,影片接下來會很有趣。
影片主角名馬丁提前遭遇著中年危機,在家庭中再也感覺不到愛情或親情的味道,在學校中作為老師也毫無存在感。
甚至還引來家長對他這位歷史老師給學生帶來考試壓力而不滿。
就在一場馬丁和幾位好友老師的生日品酒聚餐中,正所謂酒後吐真言,他終於無法抑制自己情緒,抹了兩行眼淚。
在聊天過程中,大家還對酒和人的關係做了奇妙的詮釋,人生出來血液自帶0.05%的酒精含量,而世界裡的很多大師級人物,都有著喝酒的習慣,酒精在人體一定的比例含量,會容易讓人處於自信和鬆弛的狀態。
說這無意聽著有心,第二天馬丁就在教學上班時間,喝了點酒,但含量沒有把控好,上課有點大舌頭,不過起碼整個人對上課的主導權穩穩拿下了。
之後馬丁找到其他三位酒友老師,四人一拍即合,發起了一項酒精計劃的實驗研究,想要去求證酒精是否能讓人從情商到智商,都變得更強。
於是他們四人開始悄悄在工作時間喝酒,實驗的過程充滿著獵奇和幽默,四位分別是心理,體育,音樂,歷史的老師,都在喝酒後在自己崗位嚐到了些甜頭。
每位老師都變得更加風趣自信,更為活潑,更討學生喜歡。
我當時看到這時候就非常好奇影片結尾會如何處理,難道這部電影是在提倡大家小酒怡情,鼓勵大家都變成酒仙嗎,還是最後來個大反轉和反差,去猛烈抨擊喝酒對人的害處,然後迴歸正能量喝酒傷身的議題上呢?
都不是,這也是我認為影片最讓我喜歡和驚喜的地方。
影片中的四位教師為了加深酒精計劃的範圍,不斷加大喝酒的力度,加重酒精濃度,最終導致無法正常上課工作,而體育老師則直接犯酒癮,脫離了實驗本身,最終釀成悲劇。
主角馬丁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酒精讓他挽回已經名存實亡的婚姻,他的妻子早已不愛他,一切都沒有因為酒精實驗得到什麼改變。
但,酒精真的一無是處嗎,在心理老師那就並不是這樣,心理老師的一位學生,總是考試怯場以至於一直留級,最後心理老師讓學生考試時喝酒,來減緩緊張情緒,放鬆大腦,學生照做後,得以超常發揮順利畢業。
影片最後在學生和老師的畢業慶祝中結束,大家為了慶祝順利畢業開著香檳和啤酒,馬丁在陽光和人群中自由的舞蹈著。
所以,《酒精計劃》到底想要傳達給觀眾什麼呢,在我看來,影片其實真正用意,沒有在聊酒精,而是聊的是人生的本身,人生不會因為酒精含量變得更幸福,或更悲慘,而是要靠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中去試著找到一種平衡,或許酒精有時可以幫助你更好靠近平衡,但有時則會讓你加速墜入深淵。
酒精是一把雙刃劍,不存在好壞,就如我們的人生,充滿感動和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