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網大”這個詞,你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會是什麼?
大多數時候,觀眾往往會聯想到“爛片”。
可隨著網路時代資訊與技術更新,如潮水般來臨。
特效與劇情不輸院線電影的“網大”,唯獨缺少了流量明星的加持。
那麼,沒有流量明星加持的“網大”,難道就沒有票房說服力了嗎?還真不是。
要說良心作品,還是有的,比如接下來湯粉要說的這部。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正是《陳翔六點半》製作班底打造的全新電影,由陳翔擔任導演和編劇。
電影的定位是“喜劇”、“運動”題材,以“乒乓球”為核心的走心內容。
看似喜劇的外衣,其實《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充滿了溫情。
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湯粉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陳翔六點半這一次又把我們“騙”慘了。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到底有多優秀?
接下來,精彩影評為你奉上。
01 劇情運動喜劇電影《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被安排在跨年之際上線,在寒冬天氣裡帶來“暖心”,作品整體還是很不錯的。
電影講述了乒乓老將楊國強為了照顧孫子而放棄了在他眼裡看來,極為重要的比賽。
多年後,楊國強已然成為一名身患“阿爾茲海默症”的患者,簡稱“老年痴呆”。
想要“撇開”爺爺的孫子楊雙喜,在得知真相之後,決定幫助爺爺圓夢,上演了一場關於“乒乓球”的體育奪冠之路。
這條“奪冠之路”,可謂困難重重。
為了能夠讓爺爺圓夢,楊雙喜開始與自己的“哥們”苟載強組隊,說服麵館老闆滿意加入,在得知德高望重的文校長送外賣,內有苦情後,楊雙喜也開始將其拉入隊伍。
一個蘊含兩代人的“無憾隊”就此形成。
這個“無憾隊”,每個成員看起來都不像是“專業乒乓球”選手,但每個角色都有豐富的背景。
先不說楊雙喜與楊國強這對“圓夢爺孫”。
他擁有一個不嫌棄自己的女朋友,卻連裝修毛坯房的錢都拿不出來。
在追夢的道路上磕磕碰碰,苟載強完美呈現了何為“平凡愛情故事”的真實性。
麵館老闆“滿意”,為了能夠獲得獎金而拯救“麵館”,成為“無憾隊”的一員。
略顯“憨”的外表之下,滿意擁有一顆不願屈服的心。
德高望重的文校長,以“面具”的方式加入隊伍,只為獲得獎金後,替自己的兒子還債。
同時你也能夠看到,文校長的“要面子”設定,成功讓整個角色立住了。
除了這些鮮明的角色外,影片也處處展現了關於“平凡”、“民間”的特徵。
殺馬特的造型群體,一家三代的組隊“打比賽”,一心將麵館開下去的滿意,文校長為兒子還債而送外賣。
每一個劇情點、人設,都是在為“民間高手”的主題做鋪墊。
可要說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還是離不開那“意想不到的反轉”。
02 反轉《陳翔六點半》無論是短片還是走向大熒幕,總會有一個看起來“似曾相識”的點,那就是“反轉”。
幾乎在陳翔導演的作品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這個亮點,“反轉”的批次化,難道就不會成為套路化嗎?
恰恰相反,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轉,不僅不會成為套路化,反而是製造巨大的懸念讓觀眾才能夠猜不到。
這種“意想不到的反轉”,反而讓劇情能夠變得“更加新鮮”。
《民間高手》依舊採納了“意想不到的反轉”作為核心亮點。
整個故事的宗旨,都是在圍繞“無憾隊”為了夢想與獎金,在這個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奪冠”的隊伍。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所謂的“民間乒乓球杯”比賽,居然會是造假的。
沒有所謂的獎金,只有精心鋪墊的“安排”,而這背後的幕後主使,正是楊國強的孫子楊雙喜。
為了能夠讓爺爺完成曾經的夢想,楊雙喜花費了大力氣,可這一切都在一瞬間“破滅”,只因為苟載強的一個舉報。
在實現這個巨大反轉的鋪墊上,陳翔可以說是同樣花費了大力氣。
你能夠看到,《民間高手》的前期,“無憾隊”隊員們的辛苦付出。
在比賽過程中,也展現出了一幕幕笑中帶淚的戲碼。
可這個“神來之筆”的反轉,幾乎讓所有觀眾都意想不到。
陳翔六點半這一次可把我們“騙”慘了。
雖然反轉,但電影的立意還是很明顯的,《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離不開喜劇與溫情。
03 拍出了“笑中帶淚”的《民間高手》為什麼說,《民間高手》拍出了笑中帶淚?
在電影的前期,陳翔將“幽默”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即便不能開懷大笑,但最起碼笑出聲還是有的。
但電影除了笑,還有打動淚水的關鍵情節。
電影最開始,就安排了劇情設定鋪墊。
在建設體工隊退役前的最後一場比賽,楊國強為了孫子而退出比賽,隊友也因此選擇與楊國強恩斷義絕。
在這三十年後,這個隊伍“再度重聚”了。
這個隊伍之所以重聚,皆因楊雙喜的謊言被揭穿後,在追逐的道路上,楊雙喜與爺爺昔日的隊友們有過交談。
如今三十年過去了,隊友們有的手抖、有的攙扶柺杖,有的眼睛已然看不見了,有的已經離開人世。
但他們卻喚醒了痴呆已久的楊國強,喚醒了曾經的那些青春記憶。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最打動觀眾的地方,除了追夢、圓夢外,還有這份“重聚”。
電影的最後,沒有太多的套路化。
哪怕沒有勝利,但最後夢已經圓了。
在楊國強的心目中,他的夢想不是拿冠軍,而是想要“看到一個長大的楊雙喜”。
04 陳翔六點半系列以“爆笑迷你劇”出身的《陳翔六點半》,一直以來,都用小情節短劇讓不少觀眾爆笑。
同時,《陳翔六點半》的許多作品中,也被賦予了教育意義。
早期提到“自媒體”標籤,觀眾大多數時候會聯想到《陳翔六點半》。
可如今的《陳翔六點半》系列,在電影的打造上已然超出院線電影的水準,但它仍然採用“網大”模式上線。
在打造電影的道路上,走“表面喜劇、核心溫情”的陳翔,給了我們很多驚喜。
這一次,《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也不例外。
拍出了笑中帶淚的民間高手,這一次,陳翔六點半把我們“騙”慘了。
哪怕有套路化,但這套披著喜劇外衣溫情,相信很多觀眾都願意被善意的謊言欺騙。
更有網友指出,我們都欠《陳翔六點半》一張電影票。
這一次,《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走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