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抗日題材的跟進,日本武士道文化被更多的中國觀眾所熟知,但是大家所了解到的武士道文化被國人閹割過,他可能符合福斯的認知,但是與真正的日本武士道文化相差甚遠,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部影視作品了解一下日本真實的武士道文化,還有他們武士道的核心內涵--切腹。
切腹
日本在我們的眼裡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不僅僅是他們發達的情色產業,還有他們古老的武士道文化,提起這種文化,我們可能會感覺不理解,甚至是壓抑不自在。根據我們的傳統文化,父母老師教導我們要珍惜生命,正如《孝經·開宗明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日本人的做法顯然不符合我們國人的認知。
而根據日本的武士道文化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說法: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地死、毫不猶豫地死。很顯然,一般人對生命的執著,武士道則持否定的態度。他們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當然,這只是他們書面上的解釋。個人認為日本的自殺文化是與他們的地理位置有關,剝削人民的封建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真正將日本武士道文化以內涵展現給大家的正是小林正樹的經典之作--《切腹》。大家可能對小林正樹不是很了解,大家可以簡單地把他理解為電影界的魯迅。他的作品意義非凡,被譽為“日本影壇四騎士”之一。作為日本的左翼反戰派,小林正樹將武士道的鮮為人知的醜惡嘴臉記錄在了他的古裝劇情電影--《切腹》之中。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尊嚴與生命生活的抉擇在《切腹》中都有體現。
彩版--切腹
故事由男主半四郎的女婿巖求女引起,巖求女的妻子以及兒子臥病不起,急需一筆錢財為母女治病,想盡各種方法,但是沒有解決問題,甚至賣掉了自己的佩刀,失去了武士榮譽的象徵。被迫無奈,他來到了當時名門望族--井伊家。井伊家最近被一批流浪的浪人欺騙,他們假借切腹的名義,向井伊家求取微薄的錢財,家主不想髒了自家的地盤,也就發放一些銀兩打發他們離開了。
巖求女
可是,故事到了巖求女這一次,結果變得完全不同了,家主的家臣認為這樣是一個無底洞,會有源源不斷的浪人前來索取錢財,必須做點什麼來止損,讓他們望而卻步,做到殺一儆百。於是他們決定答應巖求女的請求,允許他在家主的庭院切腹。然而當一切事情準備就緒的時候,巖求女卻要求他們寬限一些時日,過幾天他再回來切腹,對於當時趾高氣昂的武士,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寬限一些時日是不可能的了,武士們強迫巖求女立刻完成切腹儀式來捍衛武士的尊嚴。巖求女無奈,只能照做,可是在家臣檢查巖求女的佩刀時發現他的佩刀居然竹子做的,這無疑是對武士的褻瀆,於是武士要求巖求女使用竹刀完成切腹儀式。
使用竹刀切腹,如何插進腹部都是一個問題,巖求女不得不利用自身的重量讓竹刀插入腹部,在疼痛的驅使下,他要求介錯人對他進行斬首,可是介錯人以他不能完成十字切腹的理由拒絕了他,就這樣,巖求女在極度的痛苦中咬舌自盡了。
儀式開始
在家等待的半四郎遲遲不見巖求女回家,心急如焚,這時進來了三名武士,他們將巖求女的屍體抬了進來,並且對巖求女進行了冷嘲熱諷,甚至侮辱他不配做一名武士。半四郎只是俯首痛哭,並沒有多餘的話,他記清了三名武士的樣子,決定復仇。巖求女去世後,他的兒子和妻子也相繼的離開了人世,只剩下半四郎殘存於世,復仇的慾望愈演愈烈。
半四郎的憤怒
就這樣,半四郎來到了井伊家,請求家主允許他能後藉助貴地完成切腹儀式,家主本來認為半四郎也是和以前的浪人一樣,為了勒索一些錢財,他就告訴了半四郎巖求女的故事,可是,半四郎不為所動,依然堅持切腹,家主無奈同意了半四郎的請求,為他設定了場地,身為切腹的武士,他有權指定介錯人,他指定了為巖求女斬首的介錯,而且是很明確的叫出了他的名字,可是這位武士自稱身患重疾不能過出門擔任介錯人,家住沒有辦法,要求半四郎在尋找其他的介錯人,半四郎有一連叫出來另外兩名侮辱巖求女的武士,他們依舊是同第一位武士一樣,聲稱身染重疾,不能夠完成介錯人的任務。
這是的家主已經明白了一些什麼,命令武士們將半四郎就地斬殺,這時半四郎扔出了三隻髮髻,髮髻是武士尊嚴的象徵,如果在打鬥中被敵人戰下發髻,這是莫大的恥辱,必須要切腹來捍衛自己的尊嚴。家主明白半四郎是來為死去的巖求女報仇的,下令斬殺半四郎,可是半四郎劍法高強,家主的武士死亡慘重,半四郎邊打邊退,來到了家主祭拜先祖的地方,祭拜的是先祖的鎧甲。武士們沒有辦法速戰速決,只好拿出了火槍,半四郎也知道自己沒有還手的餘地,將鎧甲扔向武士後,切腹自殺了。
半四郎仍鎧甲
家主只能感嘆,並且命令這三位武士立刻切腹謝罪,對於家主來說,這是祖上莫大的恥辱。緊接著,家主大筆一揮,把歷史改寫,僕人們把大院重新打掃,大院又像半四郎來之前那樣乾淨利落了。值得一說的是半四郎被以武士的身份安葬,並且這種事沒有在發生。
故事到此結束了。
《切腹》是一部會很好的反應武士階層虛偽狡詐的電影題材。武士的尊嚴,武士榮耀,武士的精神在生死麵前變得是那麼的無力、脆弱。武士們口口聲聲的將武士道掛在嘴邊,但是正真實踐的卻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巖求女為了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賣掉了武士引以為傲的武士刀,放棄了武士的尊嚴,並且作為騙子恥辱的死去。相比較之下,那個才是武士道真正的精華所在呢?
與文章相關的是,前幾年有媒體做過一個調查,如果大戰在即,你願意為自己保護祖國獻出自己的生命嗎?我們中國70%的人答案:願意,位居世界第三位。可是如果真正的大難臨頭,又有多少國人能夠有言行如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