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天網上閒逛,看到一個段子:

這幾天胃不舒服,今天去醫院查了一下,醫生說我的胃裡一粒米都沒有,全是瓜!這種症狀,你是今天的第101個了!

2021年的1月,簡直可用“魔幻現實”四個字去形容。黃教主和baby的瓜還未磕完,鄭爽的瓜來了;鄭爽的瓜還未完全消化,華晨宇和張碧晨的瓜又滾滾而來。

就在昨天,繼網友爆料、輿論失控之前,華晨宇和張碧晨先後官宣承認“無婚姻關係,共同撫養孩子。”

我們先來閱讀華晨宇的小作文。

從這篇小作文裡可以看出,他應該追過《奇葩說》。不信你看他的作文核心:

論點1:這娃突然來的,之前我不知情。

論點2:知情後,我就跟她玩親子。

結論:我是一個好爸爸。

邏輯簡直沒有毛病。作為一個合格的辯手,是不是多於當一個合格的戀人?多於當一個合格的爸爸?

我們再來看張碧晨的大作文。

她到底在說什麼?

這篇大作,我們拆分拆分,其實就是說了三個小段子。

段子1:當年發現意外懷孕,我懵逼了。

段子2:懷著娃玩消失,我又懵逼了十個月。

段子3:生娃後繼續懵逼了1年多,突然有天醒悟了,我要給娃一個親爸。

以前我聽說華晨宇和張碧晨都是歌手,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他倆一個是(詭)辯手、一個是段子(剁)手。

一個玩“不知情”,莫名其妙多個親閨女。一個玩“懵逼”,一懵就是好幾年。

作為一個網路屁民,我們也很懵逼啊。

但是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本著對人性光輝的一點殘存信念,以及他們給女兒取名叫“華迎晨”,我倒是願意相信:“二晨”彼此之間也許已無愛意,但這不能成為懷疑他們愛孩子的理由。

都說這個世界,最沒有選擇權的就是自己的出生。

張碧晨的孩子說:都沒有經過我同意,你們怎麼就偷偷生了我?

鄭爽的孩子說:都沒有經過我同意,你們怎麼就偷偷扔了我?

天底下的男人女人們,沒有經過培訓就直接無證上崗做了別的“人”的爸爸或媽媽。

愛孩子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但是怎麼去愛一個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這門藝術課的主題就叫:愛的表達。

暢銷書《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說,表達愛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以下這5種:愛的言詞、愛的禮物、愛的時刻、愛的抱抱以及心願交換。

對於張碧晨和華晨宇來說,我認為他們最需要的恐怕就是愛的言詞(一要說)和愛的抱抱(二要做)。

01 愛的言詞

“我愛你”每天說100遍

日本經典繪本《說100次我愛你》,是很多幼兒孩子的睡前讀本。

孩子知道父母愛他們,可他們就是還想每天聽到“我愛你”,聽多少次?故事裡的女孩想要100次。

兩篇小作文顯示,華晨宇和張碧晨都是不善溝通、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的性格。而親密關係的底層邏輯就是要從溝通開始,而良好的溝通,就是從肯定的言詞、讚揚的句式以及每天說100遍“我愛你”開始。

02. 愛的抱抱

好的陪伴永遠不嫌多

鄧超有次在節目中說,他經常在外拍戲,一走好多天。但是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他甚至來不及放下行李換件衣服,就先一把抱起衝上來的孩子。

每次外出,鄧超也是手不離娃。陪伴他們,擁抱他們,親吻他們。裝滿孩子的“幸福儲蓄罐”,小時候的愛是一輩子自信滿滿的底氣。

華晨宇說,看女兒邊唱邊跳,陪她吃零食。他還說,“看見她我就覺得很幸福。”看來,華辯手的親子之旅已經有了一個挺好的開始。

03 愛的儀式感

讓每一天都與眾不同

愛的言詞、抱抱、禮物、時刻、服務,其共同點其實都是在說儀式感。

聖誕節過節、新年過節、生日也過節,一年裡其他的那些平常日子怎麼辦呢?答案就是賦予生活儀式感。

《小王子》裡的狐狸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和其他日子不同,是某一刻與其它時刻不同。”所以,儀式感讓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刻都與眾不同。

正是每天上班前的“愛的親親”,正是不定期的驚喜小禮物,正是全心投入的陪伴時刻,讓讓生活與眾不同,讓今天與與其他的日子不同,讓每一天都有不同。

瓜熱在一時,總會過去的。對孩子的陪伴,卻是一生的。

祝願“二華”懂得“愛的表達”,這一生雖沒能做好別人的伴侶,至少還來得及做好孩子的父母。

10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一月播放量最高的4部劇,陽光之下躋身前2,榜首至今無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