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跨過鴨綠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部內容詳實,製作精良的影視作品也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其讓我們看到了七十年前先烈們的英勇事蹟,重新點燃了我們心中的英雄情結。
上圖——人民志願軍浮雕
不過可能是由於篇幅以及拍攝時間的限制,這部電視劇還是遺漏了部分重要的歷史事件,比如其對於東北邊防軍成立始末交待的就不是很清楚,曾經被毛主席確定為東北邊防軍負責人的粟裕大將更是沒有什麼戲份。
而東北邊防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前身,其在成立之後便迅速開展了嚴格的訓練,提升了戰士們的戰鬥能力,為之後抗美援朝的勝利打下了基礎,熟悉這段歷史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抗美援朝的整個過程。
上圖——東北邊防軍戰士
一、 東北邊防軍成立過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人民解放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肅清了全國各地的反動勢力,讓國家恢復了安定統一。在這種局面下,以毛澤東為首的國家領導人提出了讓軍隊到全國各地投入生產,幫助經濟恢復的方針,我軍的大量戰士也紛紛投身農田,和百姓們並肩勞作。
上圖——投身農業生產的解放軍戰士
但是在1950年的時候,我們的鄰國朝鮮卻並不太平。在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都對這個東亞的戰略要地垂涎三尺。他們分別在朝鮮的南部和北部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並約定以北緯38°線為界分別管理。
根據開羅宣言的精神,美蘇兩國本應該協助朝鮮組建統一的人民政權,但是兩國都不願放棄自己的利益,因此朝鮮半島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結果在1948年的時候,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和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先後成立,這讓朝鮮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上圖——蘇聯領導人斯大林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斯大林和朝鮮方面的領導人達成了共識,即會對韓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以求統一朝鮮半島,之後再將南部部分港口的使用權交給蘇聯。斯大林和金日成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後,金日成便來到了北京,將這一計劃告知了毛澤東,並傳達了斯大林的部分要求,即中國方面應派遣部隊在東北地區佈防,以備不時之需。毛主席對於統一朝鮮半島的決定持有支援態度,但是他要求朝鮮方面應該將具體的作戰計劃告訴自己,以便於部署國內的兵力安排。
上圖——毛主席與金日成會面
但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朝鮮正式發動戰爭的時候並沒有告訴中國,因此在1950年六月底戰爭開始的時候,中國在東北方面並沒有佈置充足的兵力。不過在戰事剛剛開始的時候,朝鮮方面勢如破竹,很快就越過了北緯38°線,並攻陷了韓國的首府漢城,將韓國軍隊擠壓在很小的空間之中。
不過此時美國方面也反應迅速,他們利用聯合國通過了援助韓國的提案,組織了一支聯合國軍,迅速加入戰爭,給這場看似就要結束的戰爭帶來了變數。
看到這種情況,我國領導人也開始擔憂起鄰國的戰局,他們敏銳地感知到美國軍隊在加入之後很有可能將戰局的走向完全改變,曾經佔盡優勢的朝鮮軍很有可能會遭遇沉重打擊,我國的東北也有可能受到威脅,因此他們立即著手組建東北邊防軍來應對瞬息萬變的局勢。
二、 東北邊防軍的初步組建在朝鮮戰爭開始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周恩來總理就組織召開了一場關於朝鮮戰爭以及我國國防安排的重要會議。在會議上,與會代表通過了組建中國東北邊防軍的命令,東北邊防軍的主體部分為當時十三軍團下轄的四個軍,以及三個炮兵師,一個工兵團和其他特殊部隊。他們被調動到鳳城、遼陽、丹東等地,以備不時之需。
在此次會議上,還敲定了東北邊防軍的司令人選,那就是粟裕將軍,而他的兩個最重要副手則是肖勁光和肖華。這份決議在經過整理之後,被拿給毛澤東批示,他很快就通過了全部內容,並要求立即組建東北邊防軍。之所以周恩來等人會選擇粟裕來出任司令員,主要是因為之前他負責臺灣相關事務,是唯一還在從事軍事工作的高階將領。
上圖——粟裕將軍
不過當時粟裕將軍正遭受著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徵的困擾,這讓他很難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甚至連閱讀檔案都十分困難。針對這樣的情況,周恩來等人便讓東北軍區的高崗司令員擔任臨時總指揮,之後再將部隊交接給粟裕等人:
粟裕、蕭勁光、蕭華均一時難以到任,建議東北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委指揮",邊防軍司令部待"粟、蕭、蕭去後再成立"。
被編入東北邊防軍的戰士們在到達東北地區之後,便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軍事訓練之中,著針對美軍的裝備特點,邊防軍戰士進行了艱苦的防空以及反坦克訓練。他們還以班、排位為單位,學習了"四組一隊""三猛戰術""三三制"等小隊戰術,豐富了自己的技戰術水平。與此同時,邊防軍戰士們在訓練分組的時候,也會把老兵和新兵安排在一個小隊中,讓老兵起到以老帶新的作用,這對於新士兵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東北地區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和朝鮮地區也比較類似,邊防軍戰士們也在當地展開了山地作戰訓練,其中包括山地行軍以及防禦工事的建造。與此同時,各支部隊之間也進行了協同作戰的演練,這讓東北邊防軍的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上圖——時任東北軍區司令員的高崗
不過在士兵訓練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粟裕將軍的身體狀態卻遲遲沒有好轉,雖然他帶病參與了部分重大問題的商議,但是依然沒有辦法親赴前線領兵,這讓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出現了一定的困難。
三、 志願軍名稱的確立與入朝作戰在東北邊防軍組建之後,毛澤東等領導人覺得中國軍隊在參與朝鮮戰爭的時候,應該儘可能縮小國際影響,經過商議,他們決定在出徵之後,將東北邊防軍改為志願軍性質的軍隊,這一提議得到了透過,並迅速下達到邊防軍各級。
上圖——聯合國軍士兵
雖然高崗當時在邊防軍的後勤保障和軍事訓練上工作出色,但是他畢竟不是專業的軍事將領,邊防軍急需一位正式的統帥。不過粟裕的病情卻依然沒有任何的好轉,而且朝鮮戰爭正在向著不好的地方發展。
在東北邊防軍組建的同時,朝鮮戰場的局勢已經徹底扭轉,在美軍進行仁川登陸之後,朝鮮軍隊被韓國軍隊和聯合國軍所包圍,他們中的部分雖然完成了突圍,但是損失慘重,只能退回三八線。聯合國軍則趁勢越過三八線,追擊這些殘兵敗將,這對於我國的邊境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當時美軍甚至越過國境線,對我國的丹東等地進行了殘忍的轟炸,這觸犯到了我國的底線。
上圖——彭德懷元帥
與此同時,朝鮮方面也正式向中國政府求援,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他先是將東北邊防軍的名字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又欽點彭德懷將軍擔任志願軍的總司令,併為其配備了鄧華、楊得志、韓先楚等得力干將,要求迅速率領軍隊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由此可見東北邊防軍就是志願軍的前身,是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主要軍事力量,其組建和完善的軍事訓練體現了偉人的高瞻遠矚,是我國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
上圖——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戰士
四、 結語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大部分軍隊都暫停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投入到工農業生產之中。不過隨著朝鮮半島風雲突變,我國的領導人敏銳地發現了這對於我國的威脅,並開始做相應的準備。
毛澤東等領導人在得知朝鮮開戰之後,就立即調動了二十餘萬解放軍戰士進入東北地區待命,並要求高崗等人負責開展了一系列的軍事訓練,讓邊防軍戰士熟悉了在東北地區山地作戰的方法,也精進了各支部隊之間的配合,為之後的入朝作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東北邊防軍成立之後不久,朝鮮戰場的局勢便開始向不利於朝鮮人民軍的方向發展了,並很快將戰火引到了中國國境線上。在這樣的局面下,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的東北邊防軍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並在彭德懷將軍的帶領下開赴朝鮮,投身到壯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注:
本文關於高崗同志負責開展東北軍一系列的軍事訓練的史實,來自東北邊防軍邊防工作會議檔案《東北邊防軍先歸高崗代管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