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第一次看到觀眾這麼統一看法,認為電視劇《山海情》二十三集太短了。這幾年的國產電視劇三十四集都算是良心劇了,有的動不動就整個五六十集,還有七八十集的,追到最後都忘了前面的劇情了。

有的戲打著男主角女主角的旗號,可是追下來才發現與男女主角關係不大,他們就是來打醬油的,注水的劇情全是男二男三女二女三什麼的,觀眾被這樣的電視劇愚弄很久了,都懶得去看了,不得不感謝網路平臺有倍速這一個詞。

其實好的電視劇真的不在於你出鏡多長時間,而在於你出鏡的那一秒鐘一個鏡頭,你有沒有充分抓住,讓它驚豔起來,否則沒有演技,讓你滿格出場,看得也只是尷尬,只是有些明星沒有意識到強捧是捧不起來的。

所以開年大劇《山海情》才讓觀眾發現真是良心劇。

首先是劇集短。一部扶貧大劇,跨越二十多年,支線多,人物多,二十三集就講完了,還讓觀眾意猶未盡多好!甚至有觀眾腦補劇情,讓這二十三集變成二百三十集。

其次是人物飽滿。這部劇裡只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演技好,再小的角色也能閃耀光芒,如果我一提靠牆坐著曬太陽聊天的F7,大家腦海裡是不是出現了一幅畫面,記住了七個村民?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吧?

原以為宣教色彩很重的扶貧劇,沒有想到讓山影拍出了味道,拍出了精髓,拍出了老百姓想看的煙火氣。

這部劇之所以成功,原因有很多,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演員的精湛表演。同樣的一句臺詞換一個人來演,可能就演出那個味道來了。在追部劇時,總有著在看紀錄片的感覺,感覺不到演員是在表演。

開年就一出這麼精彩的大戲,到了年底如果評獎還不橫掃各個獎項?劇中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或許還有競爭對手,但是最佳男配只能內部競爭了。

當張嘉譯扮演的馬喊水出場時,你還能想起來剛播完的《裝臺》中的刁順子嗎?馬響水與刁順子同樣是底層老百姓,都是在西北生活的老百姓,但是張嘉譯就是讓人看不到重複。

他扮演的馬喊水有著農民的精明之處,作為村幹部又懂得顧全大局。兒子出息了很是驕傲,看兒子工作出現難處,他又處處為兒子著想。他對馬得福寄予希望,愛體現得很明顯,對於小兒子馬得寶看起來有些不近人情,可是打在兒子身上痛在自己的心上,只是馬得寶太年輕還不懂得這一份沉重的父愛。

看到張嘉譯扮演的馬喊水出場,你驚歎他的演技時,你又發現了一個寶藏,那就是尤勇智扮演的李大有,那是全村的也是觀眾的歡樂源泉。

尤勇智扮演的李大有,身上有著農民的小九九,移民吃不了苦跑回家了,躲著不願意見村幹部,蹲在院子裡還吃了老爹一個鞋子,正中腦袋。

為了不斷救濟糧,他二次移民,苦沒少吃,埋怨也沒有少半句。看得寶種蘑菇,他先是嘲笑得寶沒有辦成功什麼事情,一副看笑話不嫌事大的表情。看到馬得寶賣蘑菇數錢的樣子,他馬上後悔不應該貸款買拖拉機,應該早早種蘑菇。

一聽說要貸款不要利息,他又懷疑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事情?最後他終於種上了蘑菇,結果用心栽培的蘑菇掉價了,他又開始後悔,與水旺吵架一氣之下還把蘑菇棚給燒了,坐在牆根那又委屈又心疼哭泣的樣子真是可愛極了。

當你感覺李大有這個角色太驚豔時,你會被黃覺扮演的凌一農教授圈粉了。說實話,以前沒怎麼看過黃覺演戲,總感覺他看起來不像個好人,現在他扮演一心為民的凌教授,竟然還有些反差萌,特別是看他丟下知識分子的面子打架那一場戲,真的好笑又感動。

當你在心裡糾結到底是馬響水李大有凌教授誰最搞笑,誰最有意思,誰最出彩時,你突然在歌唱比賽時發現原來祖峰扮演的白老師才是最厲害的。

一開始你可能認為祖峰扮演的白老師方言有些彆扭,認為他在這方面是一個漏洞,不夠嚴謹,可是當麥苗在福建打工時提到她的父親是南方人時,你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BUG,這是靠近人物啊!一個外地來的還是南方過來的人,他講方言怎麼也不可能和當地人一樣保持原汁原味啊!

當孩子站在舞臺上演唱《春天在哪裡》時,眼淚會不爭氣地流下來,這是西北孩子的渴望,對春天的渴望,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那樣樸實又真摯。這個時候會突然明白過來白老師為什麼這麼多年堅守在這片土地上,他是要給孩子們希望!

扶貧不只是物質生活的改變,最重要的是扶精神的貧困,只有教育才能擔當這個重任!這就是白老師存在的意義,可以說是西北張桂梅的最佳詮釋!

如果《山海情》參加各個獎項,最佳配角真的很難選擇,我希望來一個雙黃蛋三黃蛋四黃蛋也行,最好來一個團體獎!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4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大型“翻車”現場又來了,這屆浪姐還是那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