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痛苦是無聲無息的……
1925年,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發表了一部長篇意識流小說《達洛維夫人》(Mrs. Dalloway)。
這部小說以一戰後的英國為時代背景,將女主人公達洛維夫人的一生濃縮排一天的生活細節中。
跨越77年的時間洪流,2002年,一部名為《時時刻刻》(The Hours)的電影在美國上映,而這部電影的內容與達洛維夫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在199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是一部沒有人應該錯過的電影。
為什麼這樣說呢?不僅僅因為它豆瓣評分8.5,不僅僅因為其上映後斬獲了多項國際獎項及提名,還因為其主演陣容,正如標題中所說,這一部電影中有三位影后。
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無論是《時尚女魔頭》裡的米蘭達,還是《廊橋遺夢》中的弗朗西斯卡,梅姨創造了數不勝數的經典熒幕形象。
而在這部作品中,她扮演的是生活在現代紐約的與達洛維夫人同名的克拉麗莎。
她一天的開始和書中一樣,她決定自己去買花。
與此同時,五十年代洛杉磯的一位懷有身孕的家庭主婦勞拉·布朗,坐在床上翻開《達洛維夫人》,讀到第一句“達洛維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
勞拉·布朗的扮演者是朱麗安·摩爾(Julianne Moore),一位影史上首位取得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影后大滿貫的女演員。
可能最近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她在《王牌特工2:黃金圈》中出演的反派Poppy,在商業動作片中依舊演技不俗。
而另一位大家更熟悉的就是美貌與演技並存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
就是憑藉這部《時時刻刻》,她斬獲了第7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而她飾演的,就是寫下《達洛維夫人》的弗吉尼亞·伍爾芙。
這部影片以巧妙的結構,相互穿插敘述了三個不同年代的女人一天裡的故事。
克拉麗莎,像達洛維夫人一樣,自己去買花,在這一天準備舉辦一次party。
她永遠精神飽滿,光彩熠熠,但眼中卻有掩蓋不了的哀傷。
她的朋友理查獲得了詩人終身成就獎,對克勞麗莎來說,理查是她的朋友,是曾經的愛人,更是作為精神依託的親人,可他患有艾滋,病痛纏身,過得生不如死。
克拉麗莎多年以來一直在照顧他。
買完花後,她來到理查的公寓,希望他能按時準備好參加晚上的典禮,然而,形容枯槁的理查卻對這一切沒有興趣。
他想的是什麼呢?
是對行屍走肉般生活的厭倦,是對世俗褒貶的輕蔑,是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懷念,也許他根本不想要什麼獎,他更想要的是解脫。
同樣的情緒,也出現在半個世紀前的勞拉·布朗身上。
她是一個看似幸福的家庭中的母親。
這天是丈夫的生日,她與自己的兒子計劃好,要給他親手製作一個生日蛋糕。
從臨時登門的鄰居口中知道,做蛋糕對那時的模範主婦們來說,是十分簡單,她卻怎麼也做不好,這時,已經能夠看出,主婦的身份根本不適合她。
而且,勞拉與兒子的關係十分微妙,看似親切,可對小朋友來說,母親時常如冰山一樣遙遠。
小朋友的氣質充滿了天真和憂鬱的矛盾,而眼前的母親似乎只是一副空殼。
時間再往前推,在英國郊區,弗吉尼亞似乎總在與丈夫和傭人“作鬥爭”。
弗吉尼亞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作家,而同時,她也是一個有精神病史的女人。
丈夫萊納德將她帶往郊區居住,就是希望她能夠心神安寧,可她卻找不到安寧,仍一心向往倫敦的都市生活(哪怕那樣的生活會讓她再次發病)。
她敏感,細膩,沉浸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不盡人意,為了款待從大都市前來做客的姐姐和侄兒侄女,要求傭人專門跑一趟倫敦,僅僅為了買姜。
她也會躲著丈夫,偷偷跑到火車站,用這樣的方式向萊納德宣告,自己作為一個人,而非一個囚徒,應當擁有的選擇回倫敦生活的權利。
由《達洛維夫人》串聯起的三個女人的故事相互交織。
雖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但由一些共同的主題產生了聯絡。
同性的吻各自的一天中,三位女性都得到了與同性的一個吻。
弗吉尼亞與姐姐
勞拉與鄰居
克拉麗莎與伴侶
這三次接吻,並不一定或不只是,表明她們的性取向。
在這裡,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三位女性對自我的表達,對自身的探索。
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弗吉尼亞和勞拉的吻是禁忌的,而克拉麗莎的吻是自如的。
她們彷彿從與自己相似的同性那裡,才能得到更多理解,才能更加認清自己。
在認清自己之後,迎來了另一個更深刻的主題。
自殺影片開頭,我們就知道,弗吉尼亞最終還是選擇了死亡。
將自己的一生和過往的所有沉入水底。
她筆下角色的命運呢?
弗吉尼亞說,詩人會死。
現實中的詩人理查,在克拉麗莎再次來到公寓時,選擇從窗戶外落下,結束已被自己唾棄的生命。
影片來到最後,我們知道勞拉就是理查的母親,而這位母親,也在丈夫生日那一天,差點親手終止自己和肚子裡孩子的生命。
勞拉最終選擇拋棄了理查,拋棄了她的家庭,看著每一個家人都先她離去。
但她沒無法後悔,不能尋求原諒,她別無選擇,她說“當我面對死亡,我選擇了生命”。
《時時刻刻》的導演,是拍出《跳出我天地》和《朗讀者》的英國導演及製作人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
他早年在英國皇家歌劇院任職,舞臺劇導演出身的他,十分擅長刻畫人物的細節,以及控制表演者對情感的精確表達。
在這部作品中,他用低飽和度的畫面,細膩的人物臉部特寫,讓觀影者的情緒浸入影片的時時刻刻之中。
不僅畫面的藝術感出眾,由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完成的電影原聲更是錦上添花,他也藉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的提名。
找一個安靜的空閒,獨自一個欣賞這部電影,無疑會是一次高品質的視聽享受。
當然,《時時刻刻》並不是一部能讓人人滿意的作品。
豆瓣上有短評說:
“這電影神經兮兮又沉悶”
“文藝青年害人害己”
的確,這是一部非常私人體驗的電影,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每一個人一樣,不一定能被所有人認同和理解。
如果一個人無法對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有任何共情之處,那麼也許,他/她真的十分幸運。
生活中不必有大風大浪,日常的細碎和空虛,無處不在的壓抑,精神世界的荒蕪,已足以使人無法承受,這其中的痛苦是時時刻刻無聲無息的。
痛苦的人選擇死亡,勇敢的人選擇生活。
我們應當如何勇敢?我們應當如何生活?
在影片末尾,弗吉尼亞留給萊納德的信中,或許給出了一種解答。
look life in the face
直麵人生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永遠真實面對生活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了解人生的本質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真正地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