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為一部在暑期登場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明日邊緣》有著同類電影一貫的特色:獵奇與奇觀。他們之間的共同點便是能夠帶給觀眾欣賞時的愉悅,同時也沒有讓觀眾醞釀此起彼伏的睡意的龐雜主題。這類電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爆米花電影。爆米花是沒有營養的,其價值核心在於讓人們心甘情願的去花錢享受那瞬間的甜蜜焦糖味道。埋沒“黑名單”終見光,劇情似遊戲S/L大法。

電影改編自日本小說家櫻坂洋2004年的輕小說《殺戮輪迴》,小說講述主角桐谷啟二不斷重生與外星怪獸作戰的故事。該小說當年在科幻星雲賞(日本年度科幻文學獎項)上大放異彩(候補資格,未能獲獎),隨即被好萊塢買下了電影改編權,不過一般好萊塢的片商們是不願意碰這樣的科幻戰爭題材,一來需要架構一個比較宏大的世界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二來改編自日本小說相對群眾基礎薄弱,不如改編漫威英雄或《變形金剛》這樣的有觀眾緣的作品。電影拍砸是小事,重金打造的激戰場面打了水漂才是傷不起的。所以《明日邊緣》曾入選過好萊塢劇本“黑名單”。

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根據原著所提供的故事模板,本片的劇情可以簡化為一個士兵陷入在戰場上被殺後回到前一天再度投入戰鬥這樣無限輪迴的人生漩渦中,也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好比一個人在玩遊戲,存檔之後無數次讀檔、接關最後終於一命通關。這樣類似遊戲save/load的方式(簡稱S/L大法)並不新鮮,往遠了說有知名的《土撥鼠日》,近了說有英國喜劇片《時空戀旅人》,甚至《大話西遊》、《疾走羅拉》等片也有類似設定。仔細一想,這樣的輪迴劇情撐起一部投資不菲的科幻大片確實有點難度,說白了就是劇本“有看點但無賣點”。所以華納兄弟公司找來了道格李曼擔當本片的導演,從成片效果來看,華納這個決定相當正確。

反常敘事加明快剪輯,導演凸顯“玩故事”功力道格李曼電視製作人出身,拍得電影不多但各個名氣不小,他是屬於好萊塢同行中比較會“玩故事”的導演,拍攝動作片別具一格。《諜影重重》一個特工失憶的俗套故事在其手中樸實而充滿張力,《史密斯夫婦》同樣也是老舊的特工大戰,但在掌控下故事變得野性而又溫柔。同樣將《明日邊緣》這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交給道格李曼,後者將本片玩出新的花樣。電影沒有遵循好萊塢黃金敘事法則(即平緩進入,低調發展,而後進入高潮的三段式),而是開場立刻進入正題,湯姆克魯斯血雨腥風之後“死而復生”,沒有任何鋪墊,卻用大量視覺衝擊震撼了觀眾(全片效果最棒的大戰幾乎也在開場),同時也留下了懸念,導演用了這種比較冒進的方式增強了本片的代入感。隨後的任務交給了明快的故事節奏和剪輯完成。

雖說電影的設定已經不算首例,但本片卻最完美的詮釋了遊戲S/L大法的精髓,尤其是早年間的遊戲沒有存檔功能,不少玩家日夜磨練技術,無數次從頭開始,最終一命通關的成就,在《明日邊緣》中尤為明顯。本片用了大量跳躍式剪輯手法,詳實的描述了湯姆克魯斯利用這種時間輪迴功能,如何從菜鳥成長為久經沙場的職業老兵,包括武器使用、走位飄忽、敵人下一秒從哪裡出現等技巧運用純熟。而且在電影結尾,主人公失卻了時間輪迴的能力但不得不面對終極boss,好比一個玩家好不容易打到最後一關卻發現遊戲幣用光了,擺在面前的只有華山一條路,從而增強了劇情張力。簡單而言,道格李曼將這個簡單的故事拍得節奏感強烈,正是其“玩故事”的本色。

時空迴圈生笑料,場面全景特寫交錯金屬質感強烈:《明日邊緣》是一部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電影,卻沒有如《獨立日》那般人類抵禦外敵大無畏的高尚精神,也沒有《世界大戰》戰火下小人物的人性寫照,更沒有《洛杉磯之戰》那般聒噪炫技,《明日邊緣》是一部注重情節的電影,“外星人入侵”只不過淪為了電影襯托劇情的道具,電影的情節在片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主角由於穿越時間造成種種“未卜先知”的能力,帶來了大量笑料情節,這在劇作中有個俗稱叫“熟悉的陌生人”。觀眾以上帝視角審視整個故事脈絡,類似於《月光寶盒》中“我為什麼要說‘又’”,造成類似喜劇效應,這樣的段落在片中佔據了大量空間,能夠提升觀眾的觀影愉悅感。

作為科幻商業製作,眼花繚亂的CG特技和以假亂真的科幻戰爭場面讓影片鮮有中景和近景的平鋪直敘,代之以攝影機跟拍、俯拍等帶來的驚心動魄。的確,空降登陸、沙灘大戰、盧浮宮土崩瓦解等場面也只能將攝影機架在飛機上的俯拍和大全景的場面排程,才能讓狂轟濫炸的燒錢之舉來得值,晃動鏡頭下的跟拍增加了很多身臨其境之感,尤其大量對人物的面部特寫畫面,讓片中的各色人物都能夠看到他們或陽剛性感、或贅肉飽滿的下頷,包括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女主角艾米麗布朗特等人的氣質與角色極為相符。但對於其他角色而言,幾乎沒有任何空間對他們進行描述,徹底淪為了劇情的道具。好萊塢商業電影不怕人物單薄,但能夠融入角色、融入劇情之中也就足夠了。

本片的美工似乎是工業金屬的超級粉絲,除了機甲造型和金屬外星人外,電影恨不得將所有的場景都搬到廢棄的工廠中,造成本片有著強烈的金屬質感。視聽的全面衝擊,狂轟濫炸著觀眾的視網膜和耳膜,讓人看得驚心動魄。大全景和特寫佔據本片鏡頭比例的大頭,一來是為了創造出更加目眩神迷的震撼效果和塑造本片的史詩氣質,客觀上也是好萊塢商業鉅製不可避免的拍攝手段。

結語:值得補充的一點,《明日邊緣》與原著《殺戮輪迴》之間的差異。電影劇本的改動相當大,只是採用了其相關設定,原著裡主人公在時間輪迴中,目睹了戰友一次次的死亡,體驗了無數次自己肢體破碎的感覺,從早期的驚恐到憤怒、再到麻木和悲憫的死迴圈的戰鬥,為原著蒙上了比較陰鬱和悲觀的精神核心。其實《殺戮輪迴》的基調從某種程度上很像《新世紀福音戰士》(包括女主角像極了凌波麗)。

但好萊塢電影走爆米花路線,靠故事情節和特效吸引人,並沒有深挖原著的內涵。當然並不能否定本片的可觀程度,只是換了一種不同的、更受眾的、更商業化的方式來呈現而已,也避免瞭如2013年《遺落戰境》這樣擁有深邃核心導致娛樂效果不佳的案例。就像原著的英文名字叫做《All You Need Is Kill》,電影則換成了《Edge of Tomorrow》 。建議先看電影,再看原著或漫畫,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2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一部豆瓣高分電影,幫我們看清自我和事件複雜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