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最近最火的電視劇是什麼?
答案毋庸置疑會是《山海情》!
這部電視劇火到了什麼程度呢?在素來嚴格的豆瓣評分裡,它開評9.1分,隨後直接飆升到9.4分。
這在國產劇裡,實屬奇蹟。
在豆瓣評分裡上一部超過9.4分以上的電視劇,距離最近的還是五年多之前的《毛騙》。
只不過《毛騙》是一部小眾題材的電視劇,其影響力和傳播度和《山海情》完全無法比擬。
所以,《山海情》的優秀,頗有一番獨孤求敗的意味。
作為一部扶貧劇,《山海情》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劇情,也許會有觀眾認為這是藝術加工,過於煽情。
但事實是,這部劇中每一位主演都有對應的原型人物,只是,真實的英雄們面對的生活遠比電視劇中呈現得更苦更窮。
首先就是男一號馬得福的原型人物謝興昌
馬得福這個角色其實是糅合了好幾個人的故事,但最主要參考的還是謝興昌先生。
所以在電視劇開拍之前,黃軒就主動向謝興昌請教了當年扶貧工作的經驗。
據悉謝興昌就是福寧村原村支書,他也是第一批從西海固山區搬到閩寧鎮的移民。剛到閩寧鎮時,戈壁灘上真是風吹石頭跑,首先來的村民們經常就是一邊抗風沙一遍建房子。
有不少村民剛移民來就遇到漫天風沙,拉著行李就要回去。那是謝興昌總會挨家挨戶地勸“咱們要往前看,一定會有希望的。”
還有劇中牽動人心的蘑菇滯銷情節也確有其事,謝興昌也表示回看這一段過往經歷,還是會感慨村民們的不容易。
可喜的是,如今蘑菇產業已經成為了閩寧鎮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唯一不同的是,對比電視劇中的劇情,謝興昌承認,當年村民們的生活更苦更窮。
第二就是馬得寶的原型人物劉昌富
和劇中馬得寶有個村支書哥哥不同,劉昌富就是閩寧鎮普普通通的一個農民。不過,他的確是村裡第一個在種蘑菇上賺到錢的人。
據劉昌富回憶,當時整個村沒有一個人見過蘑菇,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的嘗試,村民們也少不了會挖苦和潑冷水。
但1998年的秋天,他收穫的第一茬蘑菇就賣了800多元,那一整年,劉昌富靠著種植蘑菇收入2.9萬元。
之後有了劉昌富的案例之後,閩寧鎮的其他村民才開始家家戶戶種植蘑菇,直到後來一步步發展成為如今的蘑菇產業。
第三位就是凌一農的原型人物林佔熺
可能很多觀眾都會認為《山海情》中的凌一農太無私,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如此不計得失的教授。
但確確實實凌一農的故事就是取材於“菌草之父”林佔熺。
1997年,54歲的林佔熺帶著六箱菌種趕到了西海固,經過一年的實地研究後,他終於將菌草種植技術移植到了黃土地裡。
後來蘑菇大面積滯銷,林佔熺不顧學生反對,自掏腰包購買農民手中的蘑菇,因為在他看來“如果不幫助農民銷售,那菌草扶貧這事就做不成了”。
再之後林佔熺帶著學生全國各地跑市場,總算是為蘑菇出口找到了銷路。
也是因為林佔熺的付出,他被農民兄弟稱為發家致富的"財神爺",而他二十餘年的研究,為我國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做出了無法統計的貢獻。
第四位就是吳月娟的原型林月嬋
這個角色在劇中並沒有叫過全名,總是以吳主任代替,由演員姚晨飾演。
據悉,林月嬋是在1997年擔任福建省扶貧辦主任,她形容西海固缺水缺到村民們可能一生中只洗三次澡:出生一次,結婚一次,去世一次。
那是一種沒有辦法描述的貧窮。
後來林月娟將她所看到的西海固樣貌如實彙報給了上級領導,才加速了之後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政策實施。
第五位就是娟子的原型董成璧
劇中的娟子是負責帶領女工到莆田務工的生活主任,劇外這個角色的原型是一名名叫董成璧的男性。
據董成璧回憶,最初就是由他帶著149名女工到莆田車間工作。此後的20多年裡,作為管理和協調人員,董成璧一共幫助了寧夏5萬多名女工到福建勞務工作。
而這些經歷在電視劇中幾乎都被原原本本的還原了。
還有劇中一心只為學生的白校長也是取材於當地校長的事蹟,支教老師郭閩航的原型來自於福建女孩李丹。
而真實的李丹更值得尊敬和銘記,她是瞞著家人來到寧夏支教,卻不幸在27歲時因患上白血病而去世。
離世之前,這個平凡的姑娘放棄了繼續治療,而是將自己的看病錢捐給了貧困家庭的學生。
除了以上這些原型人物之外,劇中的白麥苗,水花,大有叔,尕娃等都是閩寧鎮裡真實存在的人物。
他們可能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但總歸都是閩寧村自己人的故事。
也許,正是有了這樣一批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才有瞭如今接地氣的《山海情》。
只是,演員演得再出色,他們所能表現出的艱難困苦可能不及真實生活的十分之一。
所以,追劇的同時,我想我們更應該銘記那一段艱苦奮鬥的歲月以及過去那些勇於嘗試的“開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