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吉橙君。
今天,要解讀的院線電影是《大紅包》,本文將由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客觀評價電影《大紅包》,值不值得推薦?
第二,“份子錢”這個風俗得以流傳的基礎是什麼?
第三,在今天,“份子錢”為什麼遭到反感和牴觸?
第四,關於隨“份子”,是我會怎麼做?
首先,第一個問題。
摒棄掉對包貝爾的成見,就事論事來說,《大紅包》是很不錯的一部荒誕喜劇。
其一演員方面,包貝爾天生的猥瑣形象給他加分了,看上去像是本色出演了一個猥瑣、油膩、貪財的中年男人,能夠幫助觀眾快速進入觀影模式,被電影節奏帶著走,能做到這點,其實電影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其他的配角們,比如張一鳴,我們從他身上似乎又看到了《西虹市首富》裡面那個好心做壞事的鐵憨憨莊強,還有延續《情聖》中嫵媚性感的克拉拉,賤萌賤萌的職業法師許君聰,其它還有賈冰、王小利等人,電影都能讓每個演員發揮他們最擅長的喜劇表演方式,所以整體上就不會有尬演,硬演的情況,這是電影選角上的成功。
其二笑點方面,《大紅包》是遠超預期的,本以為會是像《沐浴之王》、《溫暖的抱抱》那樣的常規套路化電影,所謂常規套路,就是你看演員的屁股一抬,你就知道他想幹什麼。
在這一點上,《大紅包》的劇作還是很用心的,常常有打破我預期的橋段設定,比如讓我印象深刻的,“Ellie真假父母”把杜瑩耍的團團轉那場戲,一個謊言搭一個謊言,真的假的不斷套娃,設定不斷反轉,十分巧妙的形成了一個邏輯自洽的閉環,結構嚴合,妙趣橫生。
其三主旨方面,從樸素的價值觀來看,騙取紅包的行為都是有道德瑕疵的,所以我主觀認為,電影結局肯定是賠禮道歉加上紅包退還的,但出人意料的是,道歉電影中給安排上了,但紅包是絕對不退的,我看到這裡面有很強的導演個性表達,他知道紅包退還是道德需要,但不退肯定會很爽,觀眾也會很爽,感覺就像是替他們出了口惡氣,表達一下對“份子錢”這個社會現象的深惡痛絕。
當然,電影為了能夠過審,只好強行讓男主和女主產生愛情,來一招“弄假成真”縫合這塊道德瑕疵,所以在電影的結局上,多少顯得有些刻意,有些生硬,但我不會過於苛責,我表示理解。
以上,三個方面綜合來看,《大紅包》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我會給到八分,畢竟能夠創新的喜劇電影真的不容易。
那好,電影講完了,我們開始延伸主題。
根據公開史料,學者們的意見也比較一致,他們認為“隨份子”的禮節是由朱元璋提出來的。
朱重八出身貧寒,他深知老百姓婚喪嫁娶的不容易,所以他規定,村裡人若有婚喪嫁娶的,同村人要 “一里人戶,每戶或出鈔一貫” ,大家一起湊錢幫人把事給辦了。
學過政治經濟學都知道,凡是政策必有對策,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開展,關鍵要看有沒損失老百姓利益,他們樂意不樂意。
而“隨份子”能夠推行,並流傳下來,說明在長時間內,它都是符合時代需求的一個產物。
在這裡,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在物質匱乏年代,在婚喪嫁娶這些大事上,大家都不容易,今天你幫幫我,明天我幫幫你,所以“隨份子”有點像是活期存款,今天在這家存一點,明天在那家存一點,等我需要的時候,也就是我結婚的時候,你們再給我還回來,我一次性取現。
其二,既然是一項金融活動,且不說收益,風險是肯定要低,就是我存款的這家那家“銀行”不能輕易跑路,不能輕易倒閉吧,而在安土重遷的農耕時代,鄉村的封閉性就很好保障了這一點,就像錢鍾書在圍城裡寫的那樣:
“鴻漸住家一個星期,感覺出國這四年光陰,對家鄉好像荷葉上瀉過的水,留不下一點痕跡。回來所碰見的還是四年前那些人,那些人還是做著四年前所做的事,說四年前所說的話。甚至認識的人裡一個也沒死掉”。
也就是說,村民們不用怕隨出去的“份子錢”收不回來。
其三,鄉村的文化娛樂太過貧乏,所以遇到有人家婚喪嫁娶的,大家也都比較樂意支援,熱熱鬧鬧的,眾人得歡心。
那麼相對應的,我能夠列出“隨份子”存在的歷史理由,自然也就能夠解釋的清,為什麼發展到今天,“份子錢”開始遭到反感和牴觸了。
其一,大家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了,份子錢成為了一種儀式感的存在,同時我還認為,“份子錢“有在向成為傳統糟粕的方向惡化,比如“份子錢”成為了一種面子工程,成為一種攀比,甚至成為關係親疏的價碼,這都無形中加大了行為人的壓力,成為一種負擔。
其二,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人際關係的流動性,以前一個村,現在地球村,很大機率你當年送出去的“份子錢”,今天是收不回來了,畢竟當年的同事都換好幾撥了,當年的同學朋友也許久不聯絡了,哪怕你還是把請帖送出去了,他們也會讓你體驗一下什麼叫做人間冷暖。
其三,現在大齡單身人士多了,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早結婚者早受益,晚結婚者就必須承擔更高的風險,另外還有不婚主義者,以及一些特殊群體,對他們而言,隨“份子”就純粹變成一種送錢活動了。
前面我說,“份子錢”是一項金融活動。
那什麼是金融?
香帥在她的《北大金融課》裡面說,“金融是迄今人類社會最有效實現跨區域、跨時間、大規模“風險共擔”的一個機制。”
那麼,我們把“份子錢”代入來看看,“份子錢”能夠跨區域,也能夠跨時間,但它已經不能“風險共擔”了,有些人就是風險高一點,甚至是純風險。
那能怎麼辦?
我個人的做法是。
第一,關係好的朋友同學,以及親戚,我會比行情多一點點,太多怕他們有壓力,太少怕他們多想。
第二,還處在關係中的領導,同事,客戶等,該給還是要給,但隨眾就好,“份子錢”權當維護費了。
最後,總結一句話吧,糾結給不給的,一律都給,糾結給多給少的,一律給多。
生命有限,時間寶貴,不要因糾結錢不錢的而浪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