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前段時間,我剛給大家聊了2021年值得期待的國產劇。

本以為“爆款”還需要些時間醞釀,結果沒幾天,“2021年首部爆款國產劇”就華麗麗地出現了!

故事源自真實歷史,全員演技線上——《山海情》。

劇集講述上世紀90年代起,寧夏西海固貧困地區的人民與幹部,響應國家扶貧政策號召,開展的“吊莊移民”工作。

大家從山荒坡陡、缺水沒路的山區,整體搬遷至幾百公里外的平原,如同把村莊整個“吊”過去一般。

之後,國家制定了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政策,那片平地而起的區域被命名為“閩寧村”,大力發展科技扶貧產業,逐步將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建設成了“金沙灘”。

在現實中,當年擔任福建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的,就是習大大。

經過20餘年的建設,賀蘭山下那片曾經飛沙走石、荒無人煙的戈壁,已經發生了驚人的鉅變,給大家上個對比圖感受一下:

對於這類主旋律題材的電視劇,我和小夥伴們一樣,觀看前內心複雜。

既想了解真實的歷史,又不想被假大空的口號洗腦,更害怕看到《最美逆行者》那樣三觀奇歪的“史詩級”爛劇。

不過,看到本劇集結了導演孔笙(《父母愛情》《琅琊榜》)、孫墨龍(《我是餘歡水》),主演黃軒、張嘉益、閆妮、姚晨、尤勇智這票靠譜的陣容,我就稍微放了心。

而從開播後積累的口碑來看,這部登陸北京、浙江、東方、東南、寧夏衛視黃金檔、“愛優騰”三平臺同步播出的《山海情》,完全可以被稱為“2021年首部爆款國劇”。

豆瓣評分目前高達9.4,七成人打出五星好評,劇集在各衛視的收視率也一直穩紮穩打、名列前茅:

還有不少網友一集上頭、不可自拔,三天兩頭為劇中人物的遭遇牽腸掛肚……

一部主旋律題材劇竟然如此魔力,實在不常見。

咱們還是先從劇情開始說起——

199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開展 “吊莊移民”工作,號召山區村民分批次搬遷至平原地區的玉泉營,其中的指標就包括無泉可湧的湧泉村。

然而,首批搬過去的村民中,就有幾戶中途反悔。

他們連夜逃命似地回到山區,無論縣裡來的幹部怎麼勸,死活都不願回去了。

因為吊莊的目的地玉泉營,住房、耕地等基礎設施全無,一切得靠村民從頭再來。

當時的生存條件,甚至還不如山溝裡的土坯房:

“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不說了,難受”

而且這幾個反悔的人,還是湧泉村最具話(煽)語(動)權(性)的中生代。

幾句話一說,讓全村的人都打起了退堂鼓。

整個村民大會,瞬間變成了老農吐苦水現場……

這讓黃軒飾演的男主角馬得福,內心各種無語。

作為借調到吊莊辦的新晉幹部,他本來對工作信心滿滿。

再加上他就生於湧泉村,爸爸又是德高望重的代理村支書,勸同村的叔輩們這事,理論上分分鐘就能搞定。

可骨感的現實是,因循守舊的叔輩們無論如何也不願離開故土,去戈壁灘建設新家。

最後,還是在村裡老支書帶頭搬遷、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大家才暫時放下顧慮,相繼前往玉泉營紮根。

之後的故事,便從幹部馬得福的視角,詳細刻畫玉泉營地區如何克服通電、通水、開發菌草種植產業等重重難關。

並在福建省幹部和專家的幫扶下,一步步蛻變成自給自足、脫貧致富的閩寧村。

整體來看,《山海情》的劇情節奏緊湊,2-3集一個主線矛盾,每集一個小高潮。

不灑狗血、不賣苦情,讓人笑出鵝叫的對白,反而層出不窮。

尤其是方言版,更是能直觀感受到,演員們在傾盡所能地用臺詞功底去塑造角色。

比如“地道的北京人兒”郭京飛,飾演福建來的幫扶幹部,憑藉一口流利的hú建fà,收穫了男主的各種問號。

“我從hu建來~hu責hu貧gang作~”

比如張嘉益飾演的支書馬喊水,集威望與城府於一身,背後偷偷打量縣裡來的幹部,舉手投足間透著鄉土氣息,

儘管這個角色的戲份並不算多,但演員精準詮釋出了人物身上的精明、沉穩、樸實、善良。

還有飾演“作爹”李大有的老戲骨尤勇智,把人物身上的保守、市儈與狹隘,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幾乎看不到表演痕跡,堪稱全劇的演技天花板。

更難得的是,劇中身為扶貧幹部的馬得福,從未開過主角的金手指。

他一路跌跌撞撞,靠著軟磨硬泡的笨辦法,一步步為村民解決吊莊工作裡的大事小情。

20+的男主臉上的皺紋和曬斑都在證明,他每天面臨的工作有多麼令人抓狂。

《山海情》最具突破性的地方,就在於它摒棄了過去扶貧劇居高臨下的視角——扁平化地塑造百姓的保守落後、幹部的高風亮節、國家的高瞻遠矚。

而是循序漸進地透過群像式刻畫,展現扶貧工作中各方遭遇的困境。

苦水、湧泉、喊水、得福、得寶、水花……光是這些地名和人名,都在潛移默化地暗示觀眾,故事裡的人們最初的生活有多艱難。

在第一集裡,幾個細節就精準勾勒出湧泉村的窮困與封閉——

兄弟三人穿一條褲子,誰有事出門誰穿;

前期扶貧工作,村裡分得81只珍珠雞,原本是用來促進養殖業發展的,結果被好吃懶做的村民吃得只剩下1只;

村裡的女人地位低下,對學業和婚姻毫無話語權,甚至會因為一點彩禮錢就被父親“賣”給別人家;

村裡的年輕一輩,連火車都沒見過,人人迫切地想要逃離這個頓頓吃洋芋的窮苦地。

這些事,就發生在離我們不遠的90年代。

但即便山區的生活如此艱苦,老一輩村民還是不想做吊莊移民。

他們怕把畢生的積蓄都搭進去,怕真的移過去,日子過得還不如從前。

國家越是往未來想,他們越是焦急地往當下看。

身處中間的吊莊辦幹部,便是這個承擔“當下”和“未來”的重要環節。

劇中的馬得福,為了讓村裡能通上電,一連五天去變電所“靜坐”,請求領導特批;

為了讓村民的莊稼澆上水,他直愣愣地闖入會議現場,苦口婆心地找書記討公道;

面對四處阿諛奉承、邀功請賞的副縣長,他更是拿仕途做賭注“以下犯上”,向縣長揭露外界不瞭解的真相。

尤其看了第15集,閆妮飾演的縣長當場批評昏庸幹部,讓很多網友都不敢相信,這樣的解氣場面,居然出自主旋律的國產劇。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情》裡的諸多情節,都原樣取材於真實生活,有的角色就脫胎於真實人物。

《山海情》編劇之一,未夕

比如黃覺飾演的福建教授凌一農,為村民帶去先進的蘑菇種植技術,發展“庭院經濟”,期間與大家同甘共苦。

在市場嚴重飽和、蘑菇積壓腐爛的焦灼時刻,凌教授更是火急火燎地四處為村民尋找銷路,

後來還瞞著村民自掏腰包墊差價,為大家爭取最大額度的利潤。

凌教授的原型,就是連續支援寧夏20年、自稱是“半個寧夏人”的黃國勇教授。

他是第一批進入寧夏進行對口幫扶的福建專家,在當地推廣菌草種植技術,讓村民真正掌握了脫貧技術。

20年間,黃教授雖然逐漸蒼老,但他支援的閩寧鎮,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正是因為一批批奔赴寧夏的福建扶貧工作者,以及那一輩甘願吃苦開荒的寧夏人,才促成了閔與寧之間的“山海情”。

你可能不知道,當年的閩寧鎮所在地,曾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兩地人民跨越了山與海的距離,才生生改寫了這片戈壁灘的歷史。

一口氣追劇下來,不得不說,這樣還原真實歷史、人物豐滿立體、情節深入人心的優質國產劇,來一部我安利一部!

11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劉耀文拔智齒未消腫就上舞臺,萌萌噠像小倉鼠,又可憐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