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說到歷史上的最偉大的懸疑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說第二沒人能說第一。

他一生中留下了許多流傳影史的懸疑佳作,比如《驚魂記》、《迷魂記》、《西北偏北》等。作為一個手法純熟的型別片導演,希區柯克最擅長的是給電影加入各種懸疑和驚悚情節。

無論是諜戰風格的《三十九級臺階》、探討愛情的《深閨疑雲》、戰爭大背景下的《怒海孤舟》,都做到了與懸疑的完美結合。

而今天要說到的這部電影則是希區柯克所有拍攝過的電影中爭議最大的一部,從上映開始,批評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

倒不是說這部電影拍得很爛,或者皆為故弄玄虛。正相反,電影的每一個情節點在結尾處都得到了很清晰的呈現,哪怕是對於兇手的刻畫,也並沒有留下任何可供觀眾爭論的暗示(比如其實案件另有隱情之類的)。

它最大的爭議點,來自於它所描繪的故事視角,來自一個男人的偷窺。

它就是希區柯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的《後窗》。

《後窗》改編自作家康奈爾·伍爾裡奇的短篇小說,不過客觀上來看,電影比原作小說要優秀得多,情節更豐富、人物刻畫也更吸引人,甚至可以說,希區柯克給電影注入了獨一無二的靈魂。

因為時值盛夏,家家戶戶都開著窗戶透氣(考慮到故事發生的年代,並沒有空調一類的納涼電器),所以他們做什麼都被傑弗瑞看得一清二楚:

年輕的小夫妻剛搬來不久,迫不及待就要親熱;一樓的獨居女士找不到伴侶,被傑弗瑞笑稱“寂寞芳心”;獨居的鋼琴師最大的愛好就是彈鋼琴;舞蹈家時時刻刻都在邁著優雅的舞步,哪怕幹家務時也一樣;三樓的中年夫婦喜歡在陽臺上納涼,還喜歡將小狗從吊籃上放下去讓它在院子裡撒歡;二樓的推銷商有一個臥病在床的妻子,兩人偶有口角。

當然,傑弗瑞也並不寂寞,除了每天來照顧他,像母親一樣的護士斯泰拉,他還有一個堪稱“完美”的女友莉莎。莉莎深愛傑弗瑞,旁敲側擊想要結婚,然而傑弗瑞有自己的顧慮——他是一個嚮往自由生活的人,喜歡拿著相機滿世界跑,而莉莎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個十足的淑女,他擔心結婚後兩人不能愉快地相處。

與此同時,傑弗瑞發現某一夜,推銷商家中漆黑一片,他本人在夜裡下著大雨依然出了門。第二天傑弗瑞就發現推銷商的妻子不見了。

透過一系列觀察和細節,傑弗瑞推斷推銷商的妻子遇害了,推銷商就是兇手。隨著劇情的推進,莉莎和斯泰拉也從一開始的不理解,以為他在玩什麼偵探遊戲,到後來積極參與到案件的偵破當中。

莉莎更是展現了她過人的膽識,獲得了傑弗瑞的讚賞。而最後,就像所有“老套”的電影一樣,推銷商最終落網。

人物刻畫

如果說《後窗》電影有什麼地方是遠超原作的,那必然就是人物刻畫了。原作從頭到尾只出場了兩個人物,傑弗瑞和推銷商,更多的筆墨也是在描寫傑弗瑞發現不對勁以後的心理活動,並沒有多少心理變化曲線。

而在電影中,傑弗瑞經歷了一個明顯的心理變化:從一開始的大男子主義,認為女性都是嬌滴滴的,吃不得苦的生物,到最後折服於莉莎的膽識。這一心理變化也讓他們的情感變得順理成章,更加令人信服。

身為女主角的莉莎則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稍微瞭解一點希區柯克的都知道他偏愛金法律朗,而和他合作過的所有女明星中,格蕾絲·凱利可以說是他最喜歡的一位。

在電影中,格蕾絲飾演的莉莎有好幾套美麗的衣服,她每一次登場都被拍得極美。但很明顯希區柯克並不打算讓她當一個美麗的花瓶。

在電影中後期,莉莎逐漸展露了自己熱愛冒險,且不具危險的性格特徵。尤其是夜闖推銷員家檢視情況的那一段,算得上全片中最驚險的一幕,但莉莎依然保持冷靜,展現了自己過人的膽識。

從那時起,她從“一個美麗的花瓶”,變成了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女性角色”。

除了男女主角,其他配角,比如慈愛的斯泰拉、毒辣的推銷商也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這就是希區柯克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

情節內涵

《後窗》的表面故事說的是一場殺妻案,但核心其實是一個關於愛情與婚姻的故事。無論是傑弗瑞還是傑弗瑞偷窺的那些鄰居們,希區柯克都著重刻畫了“愛情”在他們生活中的比重。

左右逢源的單身女郎其實從結尾處看能看出她有一個當兵的男友;

孤獨寂寞的單身女郎最後和樓上同樣無人理解的鋼琴家走到了一起——因為她能聽懂他的琴聲;

濃情蜜意的新婚夫婦也會爭吵;看似生活平靜的推銷商家裡也暗藏殺意。

電影中折射出了許多不同的婚戀觀和婚姻狀態——自身的訴求和情感的濃淡直接決定了婚姻中的幸福與否。

像是傑弗瑞和莉莎——一開始傑弗瑞對莉莎的定位就是一個美麗的花瓶,他也許喜歡她,但遠不到為了她放棄自己自由生活的程度,直到莉莎在案件中表現了自己的膽識,才讓傑弗瑞對她真正改觀。

又比如推銷商和妻子,在妻子病中,他的愛意被消磨殆盡,最終決定殺死這個“累贅”。希區柯克展現了不同人在不同情感狀態下的多面。而除了肯定推銷商的殺妻行為是絕對的錯誤以外,對於其他角色的情感表現,他並沒有做出什麼評判。

也許正是因為愛情這東西本來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結尾

道德,一向應該是為藝術讓道的。電影中傑弗瑞的偷窺行為固然是不對的,但這並不是電影主要要表達的點,在評價這部電影時,也不必只抓著“偷窺”這一個點來大肆批判,這本身就是一種狹隘的體現。

《後窗》的整體故事並不獵奇,它能作為一部經典流傳下來,自然有自身的獨特之處。而電影中探討的婚戀觀與自身訴求,如何維護感情、如何表達自身,即使是到了現在,也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可能正是因為,電影可以迎來大團圓結尾,而生活卻是不可琢磨的吧。

13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2020華語電影年度排行榜前三,你看過幾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