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2021年的開年電視劇,居然就被一個漫天黃土地的扶貧故事佔了風頭。
《山海情》自豆瓣開分以來,就高達9.1分的高評分,而且開分後一路高歌猛漲,達到了9.4分的好成績。
看劇的觀眾紛紛化身精神“蔥民”,前一天還在擔憂雙孢菇滯銷,第二天就在大罵形式主義。
猝不及防,這部令人上頭的電視劇居然要結局了,觀眾才驚覺這麼原來只有23集。
地道方言地道故事如果遇到有人安利《山海情》,那一定會加上一句:記得看方言版的。
《山海情》原劇名《閩寧鎮》,閩是福建的閩,寧是寧夏的寧。
講述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背景下,在國家扶貧的號召下,西海固的村民透過吊莊移民完成了異地搬遷,篩沙沃土,改善土地,透過和福建的對口幫扶,關關難過關關過,一步一步攻堅脫貧的故事。
劇中涉及兩個地區的人民:西海固和福建,一北一南,在祖國大好河山的距離下,方言口音天差地別,如果沒有字幕,真的就是驢唇馬嘴。
在普通話普及的現在,除了本地的電視臺,很少有電視劇用方言演繹,作為一部上星各大衛視的電視劇,《山海情》自然也不例外。
而九十年代,吃不上飯的西海固哪裡像演員一樣一口標準普通話呢。在寧夏衛視和網路版本里,方言版的《山海情》才是真正帶觀眾回到那個南北一家親的年代。
方言版《山海情》的魅力在於親切,即便不是陝甘寧地區的觀眾,對於大有叔的“不屈不屈究不屈(不去不去就不去)”、“你個碎慫娃”之類的方言也越聽越親切。即便沒有聽懂福建話,也會被郭京飛的塑膠閩南語逗笑。
方言真實地還原那個年代的味道,方言用詞和普通話臺詞之前的差距,就是觀眾能不能融入環境的差距。
全演員方言演繹的形式也叫人佩服,像閆妮、姚晨這樣本來就是本地方言的演員來說沒有難度,當時像郭京飛這樣不是地道的福建或者陝甘寧地區的演員,講著塑膠方言版的普通話,還有些喜感。
故事精髓在於真實真的少有一部能夠讓人如此“上頭”、如此融入,究其原因,本質是讓觀眾相信,讓觀眾體驗到真實。
這部劇神奇的地方在於,“上頭”的不僅有歷經那個年代的中年人,還有對那個年代一無所知的年輕人。
聽到扶貧故事,觀眾難免會湧現出一群幹部圍坐會議桌焦頭爛額,然後拍板政策,靠著幹部和國家扶持走出貧瘠的無聊劇情,這樣的劇情是吸引不了觀眾的。
然而金灘村的故事可不是這樣的,它把“人民”拍出來了。
《山海情》聰明的地方在於,抓住了每個人最真實、最樸實的願望——過上美好生活。
劇中為了開展扶貧政策,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扶貧幹部陳金山帶來了養殖雙孢菇的教授傳授凌教授種菇技術,村民沒試過種菇,不敢貸款建棚種菇,德福的弟弟德寶帶頭種菇,賺到了錢,帶動了村民一窩蜂種菇,因為產能大量增加,雙孢菇又滯銷了,原本貧困的村民不但沒掙到錢,還要背上貸款……
不但劇中的人物焦急,劇外的觀眾也焦急,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牽動每一個觀眾的心。因為觀眾在一眾實力演員的演繹下,看到了爺爺輩、父輩乃至自己的身影,每一個想要活出樣子的普通人的身影。
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菇還沒怎麼賣,精神“蔥民”還沒當夠,便來到了2004年,水花鎮裡開了超市,德福都結婚生子,“蔥民”還沒隨份子錢,就已經要大結局了。
其實這中間還有很多故事可以展開講述,23集的體量實在太少,難得一部好劇,卻要早早收尾。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劇中的人物過上了好生活,而劇外的祖國也越發強大,劇外的每一個普通人,也在向著越來越美好的日子而努力。
如果看了文章想去看劇的,強調一遍,記得看方言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