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娛樂圈的瓜,一個比一個大,鄭爽代孕、棄養的事還沒完,張碧晨華晨宇又被爆出未婚生女。雖然各位大咖都紛紛做出表態,各大明星都隔岸觀火,只怕殃及魚池,但這些事件卻有著行千絲萬縷的聯絡。即:都與感情有關,都與婚姻有關。

今天,很多年輕人,不是打著工作忙,就是沒遇到適合的人,來拒絕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其實婚 內地享受權利,他們卻無一不享受,卻還少了承擔責任,這對誰來說,都是好處大於壞處的。只是華晨宇、張碧晨雖然比鄭爽更人道,但他們還是犯了錯,都沒有遵守我國正常的婚姻法。

事關別人,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作為旁人也無從說起,但我們可以就事論事,來談一下時下年輕人這種不願結婚,卻願意享受婚內權利的行為。

我們先不說鄭爽、華晨宇、張碧晨等人的戀愛觀是否正確,但但只從其在自己職業場上的成就,及他們所受到的關注度,就能看到時下年輕人的戀愛觀。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呢?

真的如他們所說的是工作忙,沒有遇到合適的嗎?如果不是,為什麼這些年輕人一個個如躲避瘟疫一樣,躲避著結婚呢?

隨著社會化快節奏的加大,職場競爭的激烈,職場年輕人也越來越有了拒絕入圍城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些年輕人之所以不想結婚,都是因為有自己更深層、隱蔽的原因。

成家立業已經落伍,崇尚自由才是真。

對於 我為大眾所奉行的先成家後立業,雖然已經實行了千年,但這個古話,其實從一開始並沒有安排兩者的順序。成家立業最早出自於宋代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中,指的是男的結了婚,有職業,能獨立生活。

只是在後來的傳統文化演繹中,慢慢就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也就是先成家後立業。這種意義與我國古代的男耕女織生存模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時至今日,真的是年輕人都不想結婚嗎?非也,這實際上也只是部分男人的想法。時下的社會評價體系中,男性因為在結婚時,不得不考慮房子、車子、存款等條件,所以就帶著巨大的壓力。再加上人們天生對自己未知的領域就帶來牴觸感。

所以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了一個不確定的幸福,把自己置身於壓力與尚不能掌控的環境中。更何況,現在網路環境中,四處充斥著婚姻就是愛情墳墓的論調,更有一些放大結婚不好痛點的案例,及連年不斷攀登上漲的離婚率,都是讓時下年輕人不想結婚的誘因。

觀念的變化,責任的明確,即是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又影響著人們膽大的追求幸福。據有關部門統計,月薪3萬以上的“成功人士”中,有結婚想法的人的比例不到1/3。

為什麼這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年輕人,從小生活在“四對一”的模式中,被人關懷備至,絲毫沒有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卻如此牴觸婚姻呢?

心理學家說,這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他們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沒有感受到結婚的幸福感。再加上網際網路,使這些年輕人見識增大,他們有自己所追求的幸福,有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

所以他們不願意讓自己的一生,犧牲於成家立業的傳統中,不想讓自己的後半生與一個沒有什麼感覺的人一起躲過,不想承擔那本可以不用承擔的責任,不想脫離自己現在的自由生活。

12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演員公會榜單引爭議,張嘉譯馬伊琍梅婷二線,汪峰陳赫居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