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的變性人,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我們大名鼎鼎的金姐,著名的舞蹈家、演員兼主持人。
金星曾自曝從小就有很強烈的變性慾,苦於沒有付諸行動。她在變性前曾有過兩任妻子,第一位是在美國學舞的時候認識的金髮美女-肯波琳,這段婚姻維持了10年之久。後來離婚之後回國,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於虹並閃婚。最後也沒有好的結果,於是她決定完成自己夢寐以求的夢想--換一副女兒身。
1995年清明節,金星在北京香山醫院進行了變性手術 ;手術過程被導演張元全程紀錄,還被拍攝成了紀錄片《金星小姐》。雖然變性手術很成功,但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由於護士的操作疏忽,金星的左小腿肌肉及神經發生壞死。當時,金星被醫生判定為二級殘廢,很難有恢復的可能。但是,在金星堅定的意志下,經過不斷的鍛鍊,她的小腿終於完全恢復了原狀。
其實在金星之前,中國早已經有兩位做過變性手術的人;第一位是臺灣第一美女主播利菁,比金星早13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中市,是中國臺灣第一美女主播、模特兒兼舞臺總監。
中國第二位變性者,也是大陸第一位變性者,是一位官員的子女張克莎,比金星早12年。張克莎在家中排行第七,雖然是男兒身,但她從小行為舉止都更像是一個女孩子,特別鍾情於穿花衣服、玩橡皮筋、學編織、勾花。做一個女人的想法一直伴隨著張克沙成長。
1982年冬天,張克莎透過雜誌瞭解到,自己其實是患上了一種叫做“性別認同障礙”的疾病,由於幼年的生活環境和一些遭遇,造成對已有性別的排斥,有強烈的改變性別的願望。於是,她更加迫切的想要改變自己的性別,但是,那時候在中國還從沒有變性手術的先例,需要政府有關的高階部門批准。
在北京親友和相關醫生的積極工作下,1983年1月10日,張克莎不顧家人的反對,完成了變性手術。她是中國大陸第一個變性人,由於是絕對保密的手術,這一例非常成功的變性手術只作為內部的醫學研究課題,被記錄在科研的資料中。以至於自此以後的多少年間,新聞界對此改寫中國性別歷史的新聞毫無所知。即使變性成功,張克莎後來的生活也遇到了很多波折。最後輾轉到香港,嫁給了比自己大32歲的肖先生,因為在香港沒有人知道自己是一個變性人,以至於肖先生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老婆曾經是一個男人。
性別識別障礙/易性癖
過去,醫學界認為,上述人群是患上了一種叫做性別識別障礙的疾病,也叫易性癖。
一般正常人在3歲左右便能意識到自己的性別,喜歡與同性幼兒一起玩,遵從著內在的性角色要求。男孩通常表達出男性的相關行為,女孩表現為女性相關行為,性別的差異隨年齡增長越趨明顯,即使在相當中性的環境下成長也是如此。但部分兒童對自身性別的認識、言語行為卻與自己的真實性別(生理解剖特徵)相反,即在穿著和行為愛好上像異性或堅持否認自己的真實性別,被稱為性別識別障礙,現在又稱易性癖。
隨著科學的進步和人們對於性別問題認識的不斷加深,易性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從精神疾病中除名,實現了去病化。易性症既不是病,也不是罪,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隨後,美國和中國的精神病學權威機構也將易性症從精神疾病中除名。
易性症者通常對自己的指派性別感到不適或不恰當,往往穿著異性裝束,言談舉止與異性趨同,希望接受手術和/或性激素療法,以使自己的身體儘可能與自己的性別認同一致。
易性癖者的特徵:
1、堅信自己內在是真正的異性;
2、聲稱自己是異性, 但軀體發育並非異性, 亦非兩性畸形;
3、要求醫學改變軀體,成為自己所體會的性別;
4、希望周圍人按其體驗到的性別接受自己。
所以, 具有易性癖心理特質的人只是心理上有“變性” 的願望, 而在接受了變性手術之後, 才真正可以被稱為“變性人” 。
關於易性症的成因,學術界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亦有研究證實,易性症的形成與遺傳、生理、心理、環境等因素都有關係。
變性人的定義
一個人的性別有5個層次概念:
(1)染色體性別(X、Y), 也叫遺傳性別。
(2)解剖性別, 指乳房、外生殖器性別。
(3)社會性別(家庭撫養的性別, 公民性別)。
(4)心理性別, 自認為的性別。
(5)性腺(睪丸、卵巢)性別。
“變性”一詞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 由維吉尼亞·普林斯創造的,他是一個易裝癖者,喜歡著異性服裝,該詞開始是指象普林斯那樣的人, 他以一種社會角色而完全地生活,與他們的出生性別沒有特定相關性, 但他不會去尋求生殖器手術來支援他的性別表達。易裝癖者只是暫時性地改變他們的穿著, 而變性人是永久性地改變他們的性器官。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反歧視法》將變性人定義為:
識別或尋求為異性成員而生活的人;透過以那種性別生活而被鑑定為異性成員的人;因性別不確定, 透過以那種性別生活而被鑑定為特定性別成員, 包括被認為是變性人的, 不管他是不是, 或事實上就是變性人。變性人可能是男性轉變為女性的變性人, 也可能是女性轉變為男性的變性人, 反歧視立法的定義也包括兩性人, 即一出生就具有陰陽兩種性別特徵的人。
變性手術過程
男變女
主要是性腺的切除和外生殖器官的整形重塑。下圖是較常用的一種手術方式。
術後患者原來自覺性別與生物學性別之間的矛盾緩解,心理得到平衡,性功能恢復正常,可以結婚組成家庭,但沒有生育能力。
女變男
如下圖。
上述手術並不能讓患者有勃起功能,但保留了原陰蒂組織,可以有性高潮。
變性人的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的太監
變性人最早起源於中國的太監。據專家考證, 中國早在殷商就有“寺人”, 甲骨文中已有相關的記載, 歷史比西方悠久。西方直到希臘文明晚期才有“閹人”記載,《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九章中記載:“他是天生的閹人, 有被人閹的, 也有為天國而自閹的” 。閹割後的形體, 也帶有女性特徵:溜肩, 肥臀, 嗓音細啞, 不生鬍鬚。但這只是最原始的變性人。
泰國的人妖
泰國的人妖大多是那些失去雙親或家庭收入很低的幾歲男孩, 為求生而被賣並作變性手術而使體形與長相變成女孩的摸樣, 經過嚴格訓練及各種激素催化最後變成人妖。
關於泰國人妖演化史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從印度的“閹人”演變而來, 印度閹人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16世紀初在印度北方形成的莫臥兒伊斯蘭教國家。
二是從泰國本身歷史來解釋該現象, 泰國性文化悠久氾濫, 泰國女子對待性生活的態度與中國截然不同, 色情文化導致同性戀現象劇增, 便使得一部分男人漸漸朝女性化發展, 逐漸地人妖這種特殊產物便滋生起來。
三是泰國人妖起源於二戰, 美國駐泰國士兵召妓, 家中沒有女孩的父母就使孩子變性, 以賺取美軍的錢。
四是一個站不住腳的解釋, 泰國娛樂業發達, 女孩子可以在娛樂場所十分容易找到工作。五是, 人妖並非泰國特產, 人妖最早發源於新加坡, 新加坡當時的李光耀總理認為有失面子, 後來政府下“逐客令”強制取締趕走後就傳入泰國。
六是人妖最早起源於中國, 原本的定義是為“片精” (同性戀),因某種心理缺陷而產生負荷爾蒙以致造成自我性別系統錯亂。
西方變性科學的發展
在西方, 古典神話和歷史、文藝復興、19世紀曆史和文化人類學描述提到了變性人現象長期並廣泛深入地存在。易性癖在19世紀被診斷前已有很長曆史, 而現代診斷開始於19世紀80 年代, 在德國創設了性科學。1886年一位名叫克拉夫特-埃賓的德國醫生開始研究同性戀中的性分支, 他創造了一個術語“gynandry” (雌雄同體性)來描述這種現象。1902年, 他描述為“變形性妄想狂”, 認為自己是異性, 但埃賓認為, 除了同性戀, 這還純粹是一種錯覺和精神疾病。
第一例男變女的性別置換手術報告於1931年, 這是建立在赫希菲爾德和其兩位同事(Levy-Lenz和FelixAbraham博士)推薦基礎上的, 病人RudolphRichter, 後來以女性名字Dorchen生活, 在赫希菲爾德的研究所做女僕生活工作了10多年, 1922年Richter進行閹割, 1931年進行陰莖切除和人工陰道重置。也是那年, Abraham博士報告了兩男性進行變性手術的詳細情況。
美國以及各國變性手術發展歷史
儘管在歐洲越來越流行, 美國外科醫生卻不敢進行手術, 主要因為害怕被民事和刑事控告。沒有官方承認性別置換手術診斷是有效的醫學原因, 它可能被視為“醫療傷害罪”。1958年, UCLA一組醫生RobertStoller、HaroldGarfinkel和AlexanderRosen對名叫Agnes的兩性婦女進行了雌性化手術。在一位叫雷德· 艾利克森的女變男變性人的幫助下, 性別置換手術最終進入美國。
在隨後的幾年中, 很多大學開設了性別診所。尤其斯坦福大學診所以其開拓性工作而著名, 包括S形子宮切除和塑膠技術進步。1969年第一傢俬人職業醫生開始在美國進行性別
置換手術:來自霍普斯金診所的StanleyBiber博士, 他的開業被視為性別診所的替換方式, 要求想變性的人在進行性別置換手術前滿足嚴格標準。
其他國家很快就不再約束性別置換手術。1967年,英國法律的一次變更允許CharingCross醫院在Phillip博士領導下開始進行性別置換手術, 1969年德國將該程式非刑事化。在1971 年巴黎Saint-Francois醫院的一位博士進行了第一例性別置換手術。艾利克森教育基金會開始資助了一系列性別認同國際大會:第一次於1969年在倫敦、1971年在丹麥、1973 年在南斯拉夫、1975年在斯坦福、1977年在諾福克、1979年在聖地亞哥。1972年
澳大利亞醫學協會官方批准性別置換手術為易性癖的治療方式, 一年後NormanFisk創造了“性別障礙症”術語。
然而, 在20世紀70年代晚期, 形勢發生變化。首先在霍普斯金醫院發生變化, 精神病部主任JoelElkes博士被PaulMcHugh博士取代, PaulMcHugh博士將性別置換手術視為無必要毀損, 著手毀掉該計劃。他指派John Meyer博士對50名在霍普斯金醫院進行了變性手術的
變性人予以長期跟蹤研究。Meyer在1977年公佈報告,宣稱性別置換手術在對變性人的社會復原來說沒有客觀好處。儘管文章遭到廣泛批評, 導致1979年10月關閉了霍普斯金性別認同診所。變性人此時遭到了同性戀群體和女權主義群體攻擊, 主要例項是1979年JaniceRaymond寫的《變性王國:女式男性的製造》出版, 從女權主義角度攻擊變性人。
變性人的現狀
易性病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 男女皆可發病, 可見於不同的民族和職業, 發病者的生活經歷、文化背景和社會條件也不盡相同。其發病率各家報道不一, 在英格蘭男性約為1∶35000, 女性約為1∶105000;在瑞典和北愛爾蘭與英格蘭相似;在美國, 男性約為1∶100000, 女性約為1∶400000;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男性約為1∶24000,女性約為1∶150000;在荷蘭, 男性約為1∶45000, 女性約為1∶200000;在新加坡, 男性約為35.2∶100000, 女性約為12∶100000;我國的發病率不詳。
目前在泰國至少有10000名男變女的變性人。到2001年止, 三位最積極的外科醫生在該領域已經一起做了2000例左右的變性手術。Matzner1999年報告在一省的泰國大學15000名學生的“婦女聯誼會”中有100多位是男變女的變性人(大多在早期就變性)。
這代表了在總的學生人數中150名就有一名是變性人,佔男生人口的很大比重。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座名為特立尼達的城鎮, 全鎮居民共有9500名。最使其出名的一點是, 這裡號稱“世界變性之鄉” , 因為迄今為止已有4500位患者在這裡做過變性手術, 號稱全球之最。
變性人的生活狀況
對於絕大多數變性人而言, 他(她)們的生活只能用“悲慘”二字來形容。他(她)們渴望過異性的生活,厭惡自己的性別和身體, 但他們很少有人敢公開自己真正的心理和願望, 不得不天天硬著頭皮去扮演自己所厭惡的各種社會角色;他(她)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避開別人審視的眼睛來裝扮成異性或進行一些為異性所“專有”的活動,以舒緩心理上的衝突,但又總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因為一旦被人發現,遭到的不僅僅是嘲諷、排斥和咒罵, 而且有可能被投入監獄。
巨大的心理衝突和壓力使他(她)們根本沒有性生活, 卻往往沉溺於煙、酒甚至是毒品的麻醉中, 有的男性變性人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被承認為異性的滿足感)而去做娼妓, 以期望以此攢些錢去做變性手術。在做變性手術上, 他們也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來自家庭的、社會的以及國家法律的。即使有幸做了變性手術, 也將面臨著重新就業、重新改造自己的行為、長期服藥等一系列難題。這群可憐的人本身就處在“靈魂” 與“肉體” 分裂的痛苦中, 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敵視、排斥甚至“囚禁”更使他(她)們那本已悲慘的生活變得愈發無望。
對待變性人的態度
1 .變性現象有著悠久的歷史。正如對同性戀現象的研究發現同性戀也許和人類的歷史一樣長一樣, 用歷史的眼光看, 變性現象也不是什麼新生事物或“異端”。如果說變性人和我們有所不同的話, 那也只是偏離了我們這些佔了人口大多數的常態人的統計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 不應含任何貶義的“變態”人群。對於這樣一群歷史上從未消失過的,佔了人類少數的, 不同於常態的“邊緣”人群,我們就應該不假思索地按照主流文化教給我們的慣性思維和惰性思維模式一概加以排斥嗎?
2 .就變性現象的成因來看, 他們只是一群無辜的“犧牲品” 。染色體、荷爾蒙數量、腦結構的不同,正如你我臉上有顆痣, 頭髮不如別人的黑或者腿先天就有一點瘸一樣, 是“造物主” 的錯, 不是個人的錯。當然, 現代醫學並不能否認幼時經歷對變性形成的影響, 這似乎又給了某些人以抨擊的口實。可是, 想一想你我的幼年, 如此小的孩子又有誰能選擇或改變自己生長的環境呢(正如你我無法選擇或改變一場突如其來的使自己肢殘的車禍)?我們幸運地沒有陷入使我們成為“變態” 者的環境, 變性人不幸而成為某種環境的“犧牲品” , 我們是應該利用我們這種命運的優勢來排斥那些不幸的人呢?還是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來彌補他們的不幸呢?我們是應該忙著指斥他們為“神經病” 、“流氓” 以示自己的“清白” 呢?還是應該更多地關注我們的孩子成長的環境呢?
3 .應該說變性人對其周圍的環境是無害的。這些無害的人過著悲慘的生活, 這種悲慘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歸咎於周圍環境對他們的排斥和壓力。而我們也知道, 並不是所有的社會和文化都對變性現象進行排斥。變性人在那些寬容的社會和文化中按照自己所向往的方式生活, 沒有人會用猜疑的眼光審視他(她), 他(她)的日常生活中也許沒有冰箱、彩電和心理治療師, 但我敢肯定:他(她)的心理感受肯定比我們社會中的任何一個變性人都要快樂、幸福。我們的文化為什麼就沒有這群可憐人的一席之地呢?難道“文明”就意味著不斷地給與主流文化不同的事物貼上“不文明”的標籤以使自己顯得更文明嗎?
4 .變性人從人口比例上來看是很小的一群, 但從絕對數量上看, 全世界應該有20 萬人左右, 還沒少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有任何一個人數少到可以被忽略的群體嗎?)。而且他們不但不會自然消失,說不定還會有所增長。而科學技術尤其是醫學的發展, 也確實能幫助變性人中的許多人結束悲慘的生活, 走向新生。那麼, 我們的科學家們, 便有義務讓這些“邊緣”人感覺到更多更光明的科技之光。為了幫助這些人獲得公平的待遇和理解的目光, 科學家們更有義務去進一步探究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歷史上的傳統、預防或治療的方法, 並廣而告之, 以正確引導大眾的態度和行為。
參考文獻
1 邵傳烈, 1995,《變性的困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 1985 , 中國大百科全書
出版社。
3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8、17 卷, 1999,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 Harry Benjamin :The Transsexual Phenomenon , New York :
Julian Press, 1966.
5 David Sue, Derald Sue , Stanley Sue: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Bostorn :Houghton Mifflin, 1986 .
6 Timothy W.Costello, Joseph T.Costello :Abnormal Psychology, New York , N.Y.:HarperPerennia, 1992 .
7 現代整形外科
8 祁冬濤“靈魂”對“肉體”的背叛——變性人現象綜述
9 劉國生 變性人的發展歷史及其現狀
1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 - IV - TR[D]. WashingtonDC. 2000.
11 Benjamin H. Transvestism and Transsexualism in the male and female 1[J].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67, 3(2):107-127.
12 Beck,A. ; Ward,C. H. ; Mendelson,M. ; Mock,J. and Erbaugh,G.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depression[J]. Archivesof General Psychiatry,1961,4: 53 - 63.
13 Cooper,P. ; Osborn,M. ; Gath,D. and Feggeter,G. Evaluation of a modified self - report measure of social adjustment[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82, 141: 68 - 75.
14 Derogatis L. R. SCL - 90 - R: Administration,Scoring & Procedures:Manual[J]. Baltimore,MD: Clinical Psychometric Research. 1977.
15 Harry Benjamin International Gender Dyphoria Association’s -HBIGDA. The Standards of Care for 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 6th ed)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genderism 2001,( 5) : 1.
16 Hathaway,S R. e McKinley,J. C. Invent rio multif sico depersonalidade de minnesota - 2. Madrid: Publicaciones de PsicologiaAplicada[D]. TEA Ediciones.2000.
17 Millon,T. Inventárioícl nico multiaxial de Millon - II. Madrid:Publicaciones de Psicologia Aplicada[D],TEA Ediciones.1999.
18 Monteiro,I. Transexualidade: Perfil de personalidade eadaptaao social"[M].Instituto Superior de Ci^encias da Saúde- Egas Moniz - Portuga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