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主競賽單元金獅獎,《無依之地》瞬間成了影迷朋友翹首以待的影片,也成了各大電影節炙手可熱的候選影片。
趁著瓜田暫時休息,我們也來聊聊這部電影。
這部奧斯卡種子選手,讓導演趙婷成為繼侯孝賢、蔡明亮、張藝謀、李安、賈樟柯後第6位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導演,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女導演。
還有一個冷知識:她是宋丹丹女兒。
雖然是重組家庭,但從小就一起生活看得出關係還是不錯的。
搜尋趙婷可以知道,她15歲起就先後在英美求學,思想開放;
自己親爸呢又是前首鋼總經理,超典型富官二代,是真正心自由又創作自由的那類人。
她去紐約大學就讀電影系後拍攝的長片處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就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作為美國官方競賽片之一。
第二部電影《騎士》在第70屆戛納影展上的導演雙週單元放映,併為此贏得了藝術電影獎,在爛番茄上持有97%的新鮮度。
也正是這部影片,讓“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多倫多電影節上看了之後立即打電話給製片搭檔:“我找到我們的導演了!”
20年前就是奧斯卡影后
她和趙婷一拍即合,一見如故,立即一門心思投入專案製作中。
由於原作是非虛構小說,電影也是濃濃的紀錄片風格,無論鏡頭還是敘事,都讓人恍惚間覺得這是部紀錄片,就連片中好些流浪者也都是真實的素人漂泊者。
影片主要圍繞年過花甲的美國女人弗恩展開——她原本和丈夫生活在叫Empire的小鎮,但在經濟大蕭條中失去丈夫、工作和小鎮,成了一個住在廂式貨車裡的現代遊牧人,踏上了一邊打工一邊流浪的旅程。
在流浪過程中,她和許多廂式貨車寄居者相遇、相識。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傷痛,有父母雙雙患癌離世的女孩,有戰後PTSD的老兵,有嚮往自由的嬉皮士,還有想要活出精彩的黑人女士。
她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中,Swankie讓人觸動最大。
癌症晚期,鍾情於石頭,獨自出行只想再看一遍最美好的時刻。
她的那番話讓人似乎摸到了生命的邊界,可謂全片最高光對話:
她說等她離開,大家只需要往火裡扔石頭來紀念她。
的確,大家就如此做了。
在和其他遊牧者一起圍著篝火分享故事、紀念他人的過程中,弗恩找到過歸屬感,也收穫過友情和依靠。
但一輛輛房車駛離,她也會孤獨。
尤其當她身處荒郊野嶺又沒有備用胎的時候,簡單的一個輪胎扁了就能讓她陷入困境。
因為已故的丈夫。
上無父母,下無子女,居住的小鎮也消失到連郵編都沒了,如果連她也離開,丈夫就好像沒存在過一樣。
她父親說:回憶在,人就在。
所以,到目前為止,她一方面是迫於生存壓力無奈上路,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回憶丈夫。
於是有了她和這位失去兒子的老先生的對話,私自將它評為全片第二高光段落:
See you down the road.
弗恩帶著這句話繼續上路,一邊做臨時工,一邊親近自然,享受獨行的樂趣和孤獨。
在廣袤的自然中,她也逐漸體會到自己不再需要一個房子作為家。
她時刻和自己家在一起,和自己的車在路上,就是人生最徹底的自由。
於是她回到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賣掉了一大批物品,然後開著車,繼續上路。
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
總的來說,敘事整體都很平。這種缺乏波瀾,很少衝突,甚至對白都比較平淡的作品讓普通觀眾很難沉下心來領略。
但似乎很對影評人和電影節的胃口——至今已斬獲45個獎項,是爛番茄今年獲獎領跑影片top1!
因為從視聽語言來說,它給人帶來享受——
畫面美得像畫,在以往的西部片中從沒感受過如此詩意的自然之美。
攝像是趙婷超有默契的男朋友Joshua James Richards,《騎士》也是由他一手攝製。
而音樂呢,是精心挑選的義大利鋼琴家Ludovico Einaudi的曲子。
鋼琴曲和西部荒原的搭配,讓導演的意圖在浪漫中更加赤裸、鮮明,讓觀眾感受到或自由或貧瘠或滄桑的情緒。
在良好聲畫效果的作用下,即便敘事平,也能抓住一部分觀眾的心。
而且還有許多詩意又浪漫的亮點時刻。
比如她的手上搭著新生嬰兒的手;
比如她給一個陌生流浪者背誦自己婚禮上莎士比亞的第18號十四行詩;
簡單,卻又觸動人心。
主演弗蘭西斯說:“我年輕時曾做過底層勞動者,在弗恩身上,我看到了美國無數普通百姓,我覺得她讓我找到了人性中最樸實的內容。”
做個荒地女王也沒什麼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