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假期過半,備受矚目的三部獻禮電影,也開始初露端倪。

截止至10月3日晚11點,《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累計票房均已過10億,而《攀登者》則稍顯落寞。

事實上,這部電影在未播之際就遭遇了口碑的滑鐵盧。

《攀登者》的誕生,是為了紀念59年前中國登山隊登上珠峰的壯舉。以“冒險”為題材的中國產電影,原本就夠新鮮。

從卡司來看,《攀登者》各方面的陣容都堪稱豪華。

吳京、章子怡、張譯、胡歌、井柏然、王景春、成龍,不是影帝就是影后,就連青年演員也是絕對的實力派。

編劇阿來是茅盾文學獎與魯迅文學獎的雙料得主,徐克、李仁港共同執導,二人拿過的獎項加起來可以照亮電影界的半壁江山。

光是陣容就已吊足胃口,不想電影在定檔前卻在豆瓣收穫了上千條一星差評。其中繞不開一位演員的名字,吳京。

而事情的緣由,可以從一個新詞“含京量”說起。

中年成名的吳京憑藉《戰狼》系列、《流浪地球》殺出重圍,愛國與英雄題材的電影成為了他事業的轉機。

但也因為如此鮮明的個人特點,遭到了一些人的反感。

有人發明了“含京量”,用以形容吳京出演電影的比重,諷刺吳京打著“家國情懷”的幌子做生意。

新片《攀登者》正是因此,才受到了不分青紅皁白的一星待遇。

動不動給影視劇刷一星,似乎已經成了觀眾發洩不滿的唯一途徑。

再比如,去年迪麗熱巴憑藉一部《漂亮的李慧珍》,一舉拿下金鷹獎雙料視後。結果,無數人跑去豆瓣“屠分”。

前者是因為作品,後者更多在於流量本身。兩部作品的豆瓣評分至今穩定在2.9,並且毫無“洗白”跡象。

作品和演員,或許也能作為評價《攀登者》最直觀的兩個地方。

對電影而言,電影記錄的是一段珍貴的歷史,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在那個年代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彼時,建國約十年的新中國需要在各方面證明自己,在國際上站穩腳跟,而獲得世界的認可需要在各個方面展現,其中就包含重要的一項——領土。

從未登頂珠峰的中國被國際社會叫囂:“你們中國人都沒登頂過,還有什麼資格爭領土?”

要捍衛的不止領土,還有一個國家的尊嚴,周總理下令組建中國登山隊,勢必要登頂珠峰!

1960年2月,中國登山隊正式成立,由各行各業的青年組成了一支214人的登山隊,唯一的任務就是成功登頂珠峰。

然而,最低零下72°與8000米的高度,使這支隊伍在最後的攀登中只剩下4人繼續前行。

稀薄的氧氣與刀子般的風讓人舉步維艱,在極為陡峭的“第二十階”,隊員劉練滿用身體做梯子,送隊友登上巔峰。

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終於實現,但國際社會卻以沒有影像資料為由拒絕承認。

適逢經歷自然災害,國家經濟疲軟,登頂之路道阻且長。

15年後,中國登山隊再次組建。這次,他們不僅要登頂,還要測量出珠峰的中國高度——

8844.43的高度凝結著無數攀登者的血與淚,是深情與使命,是榮耀與抗爭。

《攀登者》正是反映了這段無畏不屈的歷史,並且試圖還原登山隊面臨的險境和精神面貌,一星評分有失客觀。

就吳京個人而言,他的奮鬥史也如登山,一步一步走出了現在在電影圈的位置。

能稱之為“功夫巨星”或被視為“硬漢”的演員,大多為了拍戲以身試險,譬如成龍和阿湯哥就是行業的模範代表。

吳京是武打演員出身,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只覺得他眼熟而不記得他叫什麼。但吳京自《戰狼》而起的“火”,不只因為他傾家蕩產、只此一搏,還因為那些年他為電影玩過的命。

拍《戰狼》前夕,他去部隊服役兩年,對槍械了如指掌,排雷、開坦克、跳傘的技能也手到擒來;

拍攝《戰狼2》,他在非洲停留將近一年,深入貧民窟取景。電影拍了十個月,炸廢了一百多輛車,水下搏鬥的六分鐘鏡頭連拍十幾天,以上全無替身;

到了《攀登者》,他提早半個月到達崗什卡雪峰訓練,缺氧、凍到生病依舊要訓練,被登山隊強行勸退……

正式開拍還是冰天雪地,吳京在片場腿傷復發只能拄拐。作為演員,他的確足夠敬業。

毫不誇張地說,吳京的成就是自己用命換來的,而對於這樣的演員,一星亦有失公允。

那麼,“含京量”究竟是在諷刺什麼呢?

是個人的英雄主義,是突然火爆的50億票房,但換個角度,這種諷刺中難免有些“酸”的意味。

在說話成本極低的網路年代,這或許是另一種形式的自以為是,是一種新型偏見,也是一種暴露無知的手段。

僅僅因為自己的好惡就宣判“死刑”,是為了維持自己心中的正義,還是為了肆意地拋灑惡意,我們不得而知,只是這樣喪失客觀的主觀臆斷,絕對算不上什麼清明的聲音。

其實相比吳京,還有一個群體是被偏見霸凌的重災區,那就是流量明星。

還是以《上海堡壘》為例,男主角鹿晗在電影上映前也有類似的經歷,更有甚者,一星評分打給的是“流量明星”這個大的群體。

雖然《上海堡壘》在各方面確實低劣,但電影和“流量明星”本人是兩碼事,一棒子打死的做法並不可取。

無論是吳京還是鹿晗,一星制裁的人群似乎並不總是期盼著,事情能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更傾向一種自我發洩。

他們從不綜合地評價一個人,而是因為自己某方面的好惡而大加指責:

“我不了解,我也不想了解,但我就是要黑他!”

究其原因大體出於以下兩點。

一是無知。

管中窺豹只可見一斑,井底之蛙只能看到頭頂的一方天地,一個人眼中的世界越小,他的侷限也就越大,而看不慣的事情也會越多。

有時候,這與學識無關,總有善良的人即使大字不識也知道不可隨意抹黑別人,不可隨意評價別人。

那麼,這裡所說的“知”是一種對於真善美的認知。

二是娛樂。

或許是生活太無聊了,每當有樂子總有人忍不住尋一尋。

有些人並不會思考很多,他們的念頭極其簡單,只覺得“好玩”。行網路暴力之事,相當一部分人是出於有趣的立場,順便也秉承著自己內心的一點點正義。

或許是一時的歡樂,但助長的卻是一種風氣,沒人願意成為網路的施暴者,但就像那句: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而悠悠眾口可以爍金,言論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這個世界因為不同的思想而充滿活力,然而客觀才是一切思想存在的合理性。

每個人的認知都具有侷限,每個人都有情緒被煽動的某個瞬間,而儘量保持客觀才可能維持事情的原貌,追求事情的真相,做出客觀的評價。

正如你可以不喜歡一位演員,但這不妨礙你去欣賞一部電影。是好是壞,看過再做評判。

最後不妨也問一問自己,你所認為的正義真的是正義麼?

或許那不過是你蒙上眼睛的瞬間,真理的又一次叛逃。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古天樂新電影上映,這次會不會輸得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