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又重溫了一遍《守法公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還是在大學,只記得男主的經歷很是可憐,報復過程大快人心,結局不太盡如人意等等,時光荏苒,再看卻感受頗多:如果不是命運讓人絕望,誰不願選擇善良,男主不僅不殘暴,甚至還有一絲偉大。
"你鬥不過命運"是劇中經常出現的一句話,達比殺害男主妻女時說過,被釋放時和檢察官說過,男主虐殺達比時同樣說過,這句話可以算是電影的一個主題:所謂命運到底應不應該反抗?
命運虛無縹緲,卻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譬如丟東西、失戀、患病、貧窮等等,與其說是相信命運,不如說是自我安慰,每次別人勸解:"命中註定","命該如此"等等,就感到寬慰許多。
達比搶劫、殺人、吸毒,是典型的人渣,他把自己的所作所為歸結於命運,其實只是藉口而已,他的世界無疑是病態的,他把自己看做獵人,無視了道德、戲耍了正義,而且認為別人經受的苦難也是應有的命運,命運於他,只是兒戲,更像是自暴自棄的理由。
執法者尼克同樣如此,雖然擁有權力,卻無法背離制度,就如他所說:"年輕的時候,很想改變這個體制,想抗爭,不惜代價。但是這裡讓一步,那裡讓一步,最後陷入到這個遊戲中,才意識到,體制改變了我"。
他曾試圖抗爭,最後卻也坦然接受,他所謂的"有一點司法制度總比沒有強",在我看來只是遮羞布而已,他仍在讓步,畢竟現在工作穩定,家庭美滿,命運於他如坦途,安然接受也是情理之中。
但對男主克萊德來說,妻女在眼前被殺,而司法體系卻沒能帶來公正,犯人依舊逍遙法外,設身處地,又有幾人能夠坦然接受命運之說,命運於他如荊棘,一路染血,痛入骨髓,又怎能不抗爭。
很多人將電影評價為一個父親的復仇之路,我認為是不準確的,他是一個謀士,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其目的性,如果僅僅是復仇,他有能力做的更好,可以悄無聲息,不傷及無辜。男主絕不僅僅是在復仇,而是在控訴、在洗禮、在革命,而物件就是整個司法體系。
也正因為如此,即使男主殺了很多人,我卻始終無法將其與窮凶極惡的暴徒聯絡起來,甚至男主身死時都感到惋惜不已,直到生命最後,他謀求的也不僅僅是復仇,更是大義。
男主開始很善良,而善良的人謀求正義的手段往往過於簡單,他也曾像個普通人,寄希望於司法制度,就如大多數人一樣,他坦言:"尼克,只要你嘗試過,你可以挺胸抬頭的走出法庭,我也可以忍受這一切"。但"最恰當"的解決方式並沒有帶給他公平的結果,審判變成了交易,於是善良才變得極端。
如果妻女的死亡只是讓他感到悲傷、憤怒,那司法體系的不完善、不公正則讓他真正絕望,命運的不公已然無法得到救贖,善良於人又有何用?這才是男主變得極端,甚至開始傷害無辜之人的根本原因。
而就影片而言,我認為死去的人也並不無辜,男主只是縮影,片中司法體系如此腐朽,已然違背了存在的意義,正義對執法者而言只是工作,但對渴求之人卻是生存的信念,他們已經傷害了太多的人。
改變制度並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就能做到的,克萊德也肯定清楚,但即使這樣,他還是花了十年時間進行謀劃,即使妻子、女兒已經感覺不到,即使忍受殺人凶手多活了十年,即使以毀了自己的一生為代價,就為了傳達自己的訴求,謀求那可能的一絲改變,給依然相信、依賴司法公正的人留下了火種,這就是我感覺他偉大的原因。
所以最後克萊德才說:"或許我並不是個差勁的老師",因為他在尼克身上看到了那一絲改變,尼克領略到了:正義的達成並不存在讓步,克萊德的手段雖然極端,卻不失有效。
所以結局他死的很坦然,不僅大仇得報,還讓執法者開始自省。但無奈之下他終究做出了太多暴力行為,劇中數次都能感受到他的不忍,既然已身負罪孽,又不可能接受腐朽制度的審判,那麼死就是對自己善良一面的最好救贖。
電影超脫現實,卻又來源於現實,司法途徑作為普通人尋求正義的唯一手段,它的腐朽必然會造成人性的扭曲,畢竟正義不在,善意何存?
在現實中,司法制度的完善也是一件持久而複雜的事情,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依然有許多人正在為之努力,體系仍在不斷完善,正義始終沒有讓步。
願司法體系越來越清正,願司法制度越來越完善,願世間善惡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願命運永遠善待你我,願電影終究只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