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開年最大瓜的主角莫過於藝人鄭爽。新聞剛曝出來的那幾天,全網都在追代孕和棄養的熱點,我不想追,因為我總覺得“代孕”、“棄養”這兩件事,離我們的讀者很遠——我相信常讀我們文章的,都已經為人父母,對孩子教育十分上心的家長。
我們雖然也追熱點,但是一直以來的原則都沒有變:不為吃瓜而吃瓜,則是希望探討一下社會熱點新聞能給我們自己的成長或育兒方式帶來什麼樣的反思和改變。
“我小時候沒受到過好的教育,所以我要在下一代身上補償”
鄭爽的母親從年輕時起,一直有個明星夢,她覺得自己的長相和天賦,都被自己那“不懂教育”的父母耽誤了。
所以鄭母給女兒制定了一個“十年明星養成計劃”,鄭爽從5歲開始就開啟了連軸轉的生活:舞蹈、長笛、鋼琴、聲樂、表演、游泳……鄭母坦言,讓鄭爽上這麼多興趣班,是為了實現她自己的理想,因為她小時候想從事演藝事業,卻因條件所限沒幹成。
“一歲半起,鄭爽就被母親控制著飲食防止變胖,從牙牙學語的年紀,鄭母就把演員夢不斷地植入鄭爽的腦海中。”
“讓媽媽和評判者滿意,成了鄭爽最大的使命。”
“鄭爽在《一起來看流星雨》出名後,母親看著女兒鏡頭中的某個側身,心裡一驚,‘呀,我家的姑娘怎麼和我年輕時候一模一樣’。”
“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女兒互換人生,哪怕一年也行。”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句我們常說的話:“我小時候沒受到過好的教育,就這麼被耽誤了,所以我不能耽誤你,我這是在為你好。”
人到中年,我們回看自己的人生,總覺得如果父母當初“懂”一些、家裡條件好一些,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平庸,所以孩子的童年一定不能 “浪費時間”,孩子的人生也不要走我們的老路,無所成就。
善意的補償心理、對“孩子要比我過得好”的希冀,所有的父母都會有。
但鄭母錯就錯在她所遺憾的、想要的,都不是孩子真正渴望的、想要的。
鄭爽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發表言論:我做這一行做得不開心、做演員不是我的選擇。
長大後緊張的母女關係,也讓鄭母感到惱火:我把女兒託舉、培養到這個份上了,她為什麼不感激我?如果有人當年願意為我傾其所有、讓我當上演員,我肯定感激涕零,她怎麼就不知感恩?
我們也同樣地:我為你好、為你花了這麼多代價培養你,你怎麼就是不識好歹?
其實這一切都源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需求,去理解他們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一切都是強加的,孩子都是頂著“為我好”的親情壓力被迫接受。
我們以為的“為你好”,並不是真正的“孩子想要”。
我們的那些不甘心和遺憾,應該從自己身上著手去彌補,為什麼要讓孩子來圓我們自己的缺憾?
“我問你想要什麼,你又不說”
孩子不懂自己要什麼,我幫她選才是對的
“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給孩子”,這個道理我們都懂,但並不妨礙我們一邊批評鄭母,一邊也在無形中踐行著和她相同的養育思路:
“孩子其實不知道哪種選擇對他好,所以我們替他選、幫他安排是最穩妥的。”
就像鄭爽的母親,從小就給孩子立下了一條特別清晰的發展道路:當明星、當演員、出人頭地。我們覺得她極端、不可理喻,但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
大學專業是父母幫著選的,工作是父母託關係找的,物件是父母安排相親的,房子是父母幫著買的,這樣從小被“安排”到大的孩子,好像過得也還不錯。
孩子只是聽話、配合的執行者,主宰者依舊是父母。
因為這背後往往暗含了這麼一個邏輯:
人生不容出錯,孩子什麼都不懂,當然要父母做主,這樣孩子的人生才“保險”。
這些從小到大沒自己選過、但看起來過得還不錯的孩子,有什麼“不好”?
沒有自主的空間,去自由探索“我是誰”、“我喜歡什麼”、“我想要做什麼”,而只是活在父母的要求和期待裡的孩子,很難形成穩定的自我價值判斷,大多依賴外部評價(小時候主要是父母)衡量自己的價值。
鄭爽168cm的身高,一度減肥到35kg,瘦到皮包骨,正是因為公眾審視的目光讓她焦慮,於是瘋狂地自我剋制。而她又曾在節目中說:“如果公眾希望我是個胖子,那我就吃,我沒什麼不可以做的。”
成長不僅僅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的,也是在自己探索想要什麼、尋找自己的目標、價值觀、理想的過程裡完成的,所以真正的成長,是父母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結合,而我們時常也會錯誤評估自己的作用,而剝奪了孩子自己發展、成熟的機會。
而即便選錯了,孩子也能從中學到“承擔責任”這一課,讓他明白人生大大小小的決定,最終都還是要自己負責和兜底的,我想如果鄭爽在成長過程裡學到了這一課,她會在選擇代孕和棄養這件事上慎之又慎,或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此前的直播翻車事件:明明收錢做了帶貨主播,鄭爽卻在播到一半說不接受這樣的銷售行為,被公眾指責不負責任)
而很多人也會說,我讓孩子選了,孩子自己沒想法,那隻能由我幫他安排。鄭爽曾經向母親示意反抗,暗示自己的人生從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但是鄭母不承認:“小時候我問過你喜歡哪個,你說‘媽媽你說’,現在我不認。”
我們給孩子的安排太滿、太多,孩子連發呆放空的自由時間都沒有,他不可能有時間去思考和探索“我要什麼”,而是疲於應付“我媽讓我幹什麼”。沒有選擇的權利,久而久之,自然也喪失了選擇的能力。
“我的乖女兒,為什麼變成了如此‘瘋癲’的模樣?”
你以為的“聽話”,其實是一場愛的交易
小時候的鄭爽,是非常順從且聽話的。
12歲就離開東北老家去成都求學,被同學欺負了也不會和父母抱怨。
小姑娘在外獨自上學想家,每天寫日記偷偷哭,也從不向父母訴苦,因為要做個獨立的好孩子。
小時候和長大後在公眾面前的“瘋癲形象”,以及和父母拒絕交流的態度,一度讓鄭母非常不適應。
鄭爽的父親也曾在綜藝節目裡說,我真是懷念她小時候的樣子。
其實一個乖孩子出現這樣的反轉,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並不意外。因為總是聽從父母、壓抑自己訴求的孩子,總有想要掙脫束縛和控制的那一天。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親職化(Parentification),說得通俗、好理解一些就是:孩子會像個“小大人”一樣反過來照顧父母的情緒,他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才能讓父母高興、欣慰,而代價就是,他會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這種懂事,不是在自我成長之後,真正體諒和理解父母后,發自內心純粹的、不求回報的、出於良知而產生的愛,而是為了獲取父母的愛,所做的一場壓抑自我需求的“交易”。
它往往非常隱蔽,因為敏感的孩子擅長察言觀色,知道爸爸媽媽喜歡什麼,於是把父母的期待包裝成“我也很喜歡”的樣子,而我們總是忽略,因為我們做父母的太希望孩子“好教”、“好帶”、“聽話”、“懂事”。
身處高壓娛樂圈的鄭爽或許是個極端個例,但我還是希望給我們做父母的提個醒:
如果你身邊的人覺得你的孩子很累,但你的孩子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懂事、好學、能吃苦,那我希望我們在慶幸自己“生了個懂事的孩子”之前,可以先警惕和反思自己,我們給予的愛是有條件的嗎,孩子的“懂事”是不是為了獲取父母的愛而做的壓抑自我需求的“交易”?
(當然,不排除有些孩子就是比同齡人懂事、好學、能吃苦,跟親職化無關。但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這裡只是提個醒,不是非要對號入座。)
① 比起我們一廂情願“為你好”、補償自我式的安排,更應該瞭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哪怕他不知道想要什麼,但他的“我不要什麼”的想法,也應該被看見、被尊重;
② 不給孩子選擇權,全盤包辦式的教養方式,會導致孩子無法發展出健全、獨立的自我;
當然,一切都有個“度”的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閱歷淺,邏輯思維能力不健全,家長肯定還是要在很多時候幫著孩子選擇,或者引導他們選擇。只是不要為了彌補自己成長的缺憾,把孩子當成自己圓夢的工具,也不要因為怕孩子“行差踏錯”,就幫孩子做所有的決定。“孩子無法繞開那些父母幫躲的坑 ”!有些坑就得孩子自己踩一踩,才能真正得到教訓,幫他下次做出更好的決策。
孩子的教育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而正視這些挑戰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基礎。最近網上傳的娛樂圈的瓜有點多,誰跟誰生了娃,誰又跟誰分手了,這些其實跟我們沒半毛錢關係,希望大家不為吃瓜而吃瓜,則是藉著社會熱點新聞,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以期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