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吃到了娛樂圈某位頂流小花旦的大瓜,我也不裝了,鄭爽的瓜。素人男主攜兩小兒困於疫情嚴峻的美利堅,明星媽媽在國內拍綜藝、上節目、買豪宅。男主忍無可忍,舉起藏了一年的雷神之錘,把拋夫棄子的女明星錘了個稀碎。
不過,我們不是娛樂博主,聊不來明星的花邊,而且娛樂明星的流量太大了,萬一那句話不小心得罪了他們家的粉絲,我們家的屋頂肯定要被掀個稀巴爛。
有明星自然就會有粉絲,明星有粉絲不可怕,可怕的是壞明星也有粉絲,比這個還可怕的是壞明星有很多nc粉,最最可怕的是壞明星懂得怎麼經營這些nc粉。當然,對於明星來說,最可怕的事情是:我是個好偶像,然而卻有一群nc粉,最後還要替他們埋單。
最讓人費解的是粉絲付錢購買明星的娛樂性,可是為啥明星的地位卻比粉絲高。按常理來說,顧客是上帝,誰付錢誰就是老大,為啥到了這裡關係就反轉了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明星是什麼群體?首先有一個問題被摁在腦門上,就是明星到底是一個什麼群體?不搞明白這個問題,那就沒法接著聊了。
明星這個群體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這屬於一類從古代就有的職業,只是當時還沒產生“明星”這個名詞。像是電視劇裡的那些歌姬舞姬什麼的,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在當時的社會里這些人都屬於明星。但是那時候這些個明星不值錢,甚至都不被尊重,那個白居易的《琵琶行》裡寫的那個琵琶女,超高顏值、超高技藝,那在當時起碼也得是個二線明星。
但是她們的地位出奇的低啊,不僅地位不高,有才有顏的姑娘還沒賺到什麼錢,年紀大了隨便找個做貿易的嫁了,結果還得住在船裡。和現代明星一對比,差距太明顯了。現在的明星不一般,不帶幾個保鏢都不好意思出豪宅大門,沒有狗仔尾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明星。那麼問題來了,為啥現代明星和古代明星差別這麼大?
咱們得看看在不同時期,明星服務的物件是什麼人。古代明星或者叫歌舞藝伎吧,他們要服務的可不是咱們這樣的平頭小老百姓,他們要服務的可都是古代那些達官顯貴,唱啊跳的那都是給權貴人家的子弟看的。再者說,就算他們有服務小老百姓的心,當時的普通百姓有購買服務的錢嗎?古代生產力不行,老百姓想吃飽飯都挺費勁的,哪來的閒錢去打賞歌姬呢。
看到這裡應該就能明白為啥古代明星地位低了,因為他們的服務物件地位高,全是達官顯貴啥的,和這些人比起來,明星的身份自然卑微。而且,在古代普通百姓和歌舞藝伎之間沒有形成市場,按常理來說歌姬與普通百姓之間沒有地位高低的分別。可實際上,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歌姬的地位在思想上先天的低人一等,雖然古代教育水平不高,很多人沒讀過什麼書,但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普通百姓也會認為明星藝人低人一等。
而進入到現代社會之後,生產力坐火箭似的快速發展,整個社會的財富暴漲。這時候明星就不再僅僅向富人提供服務了,他們開始向普通人提供娛樂服務。因為這時候大家手裡都有些錢了嘛,生活必須品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摸摸兜裡還有倆鋼鏰,自然回去購買一些娛樂性的服務,享受享受生活,食色性也,這話男女通用。
資本入場上面已經說明了,明星是娛樂服務的提供者,而粉絲是娛樂服務的購買者,按照顧客是上帝的邏輯,粉絲應該受到明星的追捧,可為啥現實卻是粉絲追逐著明星呢?
按原來的路子發展,娛樂明星本來是老老實實地提供娛樂服務,也能賺一些看官的打賞錢。各家憑本事說話,誰的才藝多、誰的顏更好磕,誰就賺得多,這是一個理想的市場規則。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買賣,單純的市場規則無法存在,因為資本盯上了娛樂這塊蛋糕。
資本要進入娛樂圈的目的也很簡單。有倆目的,一個是想洗錢,一個是想賺錢。
大家都知道資本積累增殖的過程中吧總有一些見不得、說不得的手段,透過這些手段增殖出來的錢就是我們常說的黑錢。可是黑錢在手上沒有用啊,錢需要流通起來才有意義,不然就是一堆廢紙。黑錢想要流進市場就得先漂白一下,不然它不合理也不合法。今天花來路不明的錢,明早警察叔叔就會站在你家門前。
另外,資本增殖需要市場,需要韭菜。放眼娛樂圈,這大片大片的粉絲,可不就是綠油油的韭菜。今天出一件明星聯名款衛衣收割一波他粉絲手中的錢包,明天出一款聯名版的鞋,收割一波粉絲的褲衩。收割完了,粉絲還覺著自己賺了。照顧了自家愛豆生意,用買饅頭的錢成功幫助自家愛豆住進了豪宅。
與此同時,明星們也有些想法,畢竟靠硬實力單打獨鬥太累了、太捲了,找棵好乘涼的大樹不比自己瞎混強百十倍嗎。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雙方都有需求,而且雙方的需求還出奇的互補,緣分都到了這個程度了,不合作簡直是看不起月老。所以入場的資本快速找到自己的合作物件,各個明星也都迅速調整戰略,從吸引粉絲轉向吸引資本。
資本一上場,手段自然是不同凡響。資本家對市場的理解可比明星的理解高深多了,馬上就為手中的明星量身定做一套走紅方案。比如說先給手中的孩子立個富二代人設,哪怕他爸媽是老賴,這點很重要,否則連出道的錢從哪來都說不清楚;再比如已婚的也要給他立個未婚牌坊,不然很難滿足粉絲的戀愛腦;情商低的要打上直爽的標籤,有病的要說成正常的。
反正粉絲喜歡什麼,他們就把明星包裝成什麼。
包裝好了,就需要燒錢出道了。資本向娛樂圈大量輸出,肯定不是在做慈善,畢竟資本沒有慈善這顆心,要是沒有法律保護,別說慈善了,資本恨不得把你給剝光。這個燒錢的過程其實就是洗錢的過程,資本家極其聰明,將洗錢和投資綁為一體,用黑錢去再獲利,洗錢的過程中再去賺一筆。
一個人透過這種方式獲得了成功,圈了大批粉絲,代言了各種商品。粉絲長著一顆戀愛腦,為了偶像買下了這些商品,偶像和他的團隊從粉絲身上獲得了收益,粉絲也心滿意足,畢竟對於nc粉來說,偶像開心最重要嗎,挺好的。
這個時候偶像和粉絲之間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偶像還是賣方,粉絲還是買方,但是偶像經過資本的站臺包裝,完全拿捏住了粉絲的心理。這玩意就跟股市似的,
散戶永遠鬥不過機構。這時候可以說資本在最上層,偶像在中間層,粉絲在最下層,nc粉就是弟中弟。
明星的內卷有一個素人依靠資本成功地變成了明星,就有千千萬萬個素人跑來模仿。面對這種情況,資本高興壞了,因為他們之前沒發現韭菜還能這麼割。於是,娛樂圈裡就流進了更多的資本,那些小明星片酬過億啊什麼的都是從這裡滋生出來的。但是這時候出現了個大問題,想捧紅一個明星很容易,但是粉絲池的容量有限,明星越來越多,競爭也就越來越大。
誰能在這種競爭中勝出,誰就能吃掉更多的流量。這就要看哪個偶像更會經營粉絲,哪個偶像背後的金主更給力了。於是,咱們可以看到關於娛樂圈的各種黑料,狗仔們為什麼能夠扒到偷稅漏稅、代孕出軌這種爆炸性十足的黑料呢,其實都是明星內卷的結果。
除了爆黑料搞垮對手,洗腦粉絲更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手段。不僅僅能夠把粉絲當盾,更能夠讓粉絲成矛。看哪個新出道的小鮮肉小花旦不順眼,發博暗示一下自己的粉絲,粉絲就浩浩蕩蕩跑去人家的微博下問候他的爹媽;哪天輪到自己遭受攻擊了,粉絲也會組成一道後牆站在前面抗住傷害,明星則躲在後面吃肉喝酒。
尾聲現在的娛樂圈,從偶像出道一直到走紅獲利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明星就是資本手裡的工具人,粉絲就是韭菜。就算是愛豆還有良心不想收割自己粉絲,但是被架在資本上的明星也沒有辦法,畢竟大多數明星出道之前是要簽下高額賣身契的,沒有哪個明星會拿自己的利益來保護粉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