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部:《天堂裡的煩惱》
這是1932年的美國黑白片,片時八十三分鐘。大導演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是電影的無聲時代快結束的時候從歐洲移民美國的,他進入了好萊塢,並確立起自己的藝術地位。他是喜劇節奏技巧上把握最為精準的一個藝術家。他擁有大量崇拜者。電影史上把他的這種別具一格才能直接稱叫“劉別謙風格”。其實喜歡他的人都錯了,恩斯特•劉別謙從來沒有在他的影片中使用一種固定模式或者說是小聰明手法。
事實真相是,由這位藝術大師從歐洲給美國電影界帶來了一種最微妙的敏感,也正是以這種敏感作為基調,劉別謙在細雨無聲中震撼了好萊塢,從而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美國喜劇基調。他所仰仗的敏感,由此也啟發了霍華德•霍克斯(Howard Hawks)和比利•懷爾德(BiIly WiⅠder)在“神經喜劇”中的一系列滑稽動作表演。
不過,也正是他的這種微妙細節,及藝術處理,使劉別謙沒有轉向鬧劇或者是更為誇張的肢體語言幽默。他熟練巧妙地把自己的性觀點表達了出來,用似有若無的眨眼來完成藝術表述,手法聰明至極,藏於潛流中,又超出語言以及故事文字之外,在海斯法頒佈之前,他用無聲無息地試探來規範了美國電影業的一些相關古板規則。
《天堂裡的煩惱》最肉慾,最聰明的部分就是體現了“劉別謙風格”這個重要特點,本片表現了性,又沒有直接涉及性問題。
故事是這樣,赫伯特•馬歇爾和米利亞姆•霍普金斯兩個人都是專業盜賊和騙術高手,他們的求愛過程包括在威尼斯搶劫行動中。這一夜居然是如此重要。在晚餐上,兩人試探性彼此稱讚,用偷竊私人物品代替了更為傳統的調情。兩人的關係是搭建在欺騙上的浪漫,一次帶諷刺的情慾激盪,他們完全不顧忌,不理會對方職業選擇。
電影情節中所有陰謀詭計都是為了把各類人物聯絡在一起。故事更在意的是同伴關係而不是騙局。馬歇爾最開始想要弗朗西斯的錢財,而弗朗西斯即孤獨又寂寞,卻想要馬歇爾。愛情是不能被偷,也無法用金錢買到的。這詮釋了劉別謙不由自主犯法的主角處於兩難境地。他們為各自需要,甚至不惜犧牲他倆關係為代價,但兩人獨特盜竊佈局使各自最終都意識到了,彼此是完美的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