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勳章·
昨晚在家,等到孩子睡了,我來到客廳開始欣賞《跨過鴨綠江》,孩兒她媽在那收拾著有的沒的,邊忙邊看,兩個大齡90後也交流探討著對歷史的看法(夫妻胡侃);媳婦兒不時的問我一些諸如斯大林是好的還是壞的(小孩子看片才分好壞哈哈)、林彪為啥發言不敢打(消極態度)等等亂七八糟的。看到中南地區部隊穿著單衣在東北集結,我問媳婦兒,你知道冰雕連麼。媳婦兒可能是有點生我氣對我說:我不知道!我從沙發上一躍而起,準備嘲諷加科普一下。我媳婦兒也一躍而起走向衛生間說: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拖地呢!(去衛生間百度去了)。
這圖是今年的邊防戰士,當年的志願軍沒有這麼好的保障
躺到床上,我想起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有很多事說出來可能很多不信,但確實是我親身經歷的。《八佰》這個電影上映的時候,問了我很多,一個98年的小兄弟不知道淞滬會戰、不知道四行倉庫、不知道什麼是八佰,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叫某國為棒子(崇拜權某龍),不知道某國首都原先叫漢city(因為我們是他祖宗,不管是文化上還是生物上),不知道七七事變,不知道什麼事盧溝橋,不知道我們一棒子總說的“向我開炮”的梗(英雄兒女裡,我是王成,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同齡人的童年記憶),不知道上甘嶺、長津湖,甚至不知道九一八;基本對於祖國最屈辱最苦難的那一段歷史知之甚少,當時讓我很生氣,我也給講了很多。還是這個98年的小兄弟,對所有軍事和歷史人物的認知基本來源於某某榮耀和吃某雞,但他對我說他特別喜歡槍,是軍迷,我問他咱國95是多大口徑的?他說喜歡就非要了解麼?我說,你說的對。另一個01年的小兄弟,看到公寓樓走廊上貼的名人名言,華羅庚,他念的是華羅慶。因為一些原因我總能接觸到,重新整理我對祖國義務教育三觀的事兒太多!
我們走廊貼的
其實生活中一直有這麼一部分群體,只是因為圈子的不同,我們沒有認識到罷了。我見過太多十四五六歲就輟學的小孩兒,我曾以為這種情況只會在多年前或者山裡才會出現。還有一種初中畢業就去上了一個不怎麼地職高或中專那種,十幾歲就被職業道德不怎麼高的紋身師當成了試驗品(我絲毫不歧視紋身,我一直想紋,只是向未成年紋身不對),年輕人氣質跋扈卻囊中羞澀,經過社會的毒打只好去洗紋身或者走向犯罪的道路。
咱們小時候除了各種各樣的動畫片,誰沒有在吃飯時看過老版三國、水滸、西遊記?(紅樓夢我是真沒咋看),愛看打仗片的男孩兒們誰不喜歡那個高喊著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王成?哪個不為上甘嶺坑道里分食一個蘋果的景象感動?猶記得一個畫面是在坑道口排著隊去操作機槍進行火力壓制,倒下一個補上一個。兒時的我銘記與感動到骨子裡了。不論是教科書還是課外書還是電視電影的影響,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孫佔元哪個名字不耳熟能詳?
現在呢,各種通訊工具綁架我們,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的各種有用沒用的資訊,年輕人的時間被大量的八卦、獵奇、一夜暴富或者功利性十足的網路新聞(騙點選)所佔用,剩下的呢也許還要去緊跟明星們的花邊、興趣愛好、穿衣打扮甚至是隱私等等。現在年輕人很少看電視了吧,作為電視也有很多“戲說”,甚至是被歪曲、被編造的所謂歷史真相來誤導年輕人。還有一點點時間那當然是要來把某某榮耀或者吃個雞要麼就857?當然我也很片面,不知道會不會像當初70/80的前輩們看我們一樣,有些偏見。當我知道,大齡90後們已經逐漸走上了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們努力不讓前輩失望!
70年前,英雄的先賢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他們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打出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打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打出了中華兒女的烈烈雄風!他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永遠都不應該被忘記,不知道等我們也老去的時候,還會有多少人沒有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