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每年一到過年的時候趙本山投資拍攝的農村愛情輕喜劇《鄉村愛情》系列,就會很快上演,裡面的許多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詳,比如劉能;趙四;謝大腳;謝廣坤等。

劉流

這部號稱史上長壽的農村愛情輕喜劇(《鄉村愛情》系列)之所以長壽,劉流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鄉村愛情1》熱播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原來的導演張惠中不再擔任導演。趙本山非常想繼續拍攝。《鄉村愛情2》的創意就誕生在火車上,一次劉流和趙本山坐瀋陽到滿洲里的火車,二人在車上經過30多個小時的談論,討論出《鄉村愛情2》劇本的雛形,然後把《鄉村愛情2》劇本的雛形交給了編劇張繼開始寫劇本。

劉流還擔任了該劇的執行製片,參與了策劃,拍攝,剪輯,後期發行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讓《鄉村愛情》系列得以延續下去您也許還不知道其中“劉大腦袋”的飾演者——劉流,不僅是一位影視演員,小品演員,他還是一位相聲演員。是和馬季,侯耀文,師勝傑一個輩分。

劉流,1963年出生於黑龍江,原名劉延賓,別看現在的劉流身體肥胖,小的時候他是體校的冰球運動員吶,喜歡運動的劉流非常愛聽相聲,1981年劉流考上了省曲藝團的一個培訓班,當時培訓班一共60人,培訓結束的時候,劉流是唯一留在團裡的演員,並拜趙春田(北京相聲的掌門人趙靄如的兒子,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與常寶華搭檔)為師,後來劉流還擔任了黑龍江省曲藝團副團長、團長。

那時候的每天的演出要演4場,每一場既要說相聲、又要當打擊樂演奏員,演出結束後還要當裝卸工,雖然辛苦,卻讓劉流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付出就有回報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掀起了下海經商的浪潮,劉流也幹起了副業,在哈爾濱開了一家酒店,雖然生意不是特別好,卻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其中就包括趙本山,其實二人早在1984年東三省曲藝調演比賽上就相識,劉流當時代表黑龍江參加比賽,趙本山則是遼寧省的代表。

劉流在臺下看到趙本山演的《摔三絃》後,對趙本山的演技十分佩服,主動找到了趙本山,從此以後二人成為了朋友。從朋友又發展到合作者,成為本山傳媒的副總,負責電視欄目及電視劇的製作、發行等工作。還參演了《馬大帥》《關東大先生》《鄉村愛情》等影視劇。

1998年趙本山的春晚小品《火炬手》也是劉流提供的素材,1998年的時候趙本山一開始的作品央視不太滿意,希望他換一個題材,而此時春晚日子越來越近了,趙本山卻還沒有合適的劇本。劉流就對趙本山說:“有個白雲當火炬手的包袱……”趙本山聽劉流的講完以後,讓編劇班子趕緊創作,還邀請劉流出演該小品,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春晚舞臺上的小品《火炬手》。

而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鄉村愛情》系列裡的“劉大腦袋”,他走道踮腳是編劇張繼劇本里面設計的,眼睛一大一小是趙本山設計的,那句口頭禪“必須的”口頭禪“,則是劉流自己獨家設計的

劉流不但參演了《鄉村愛情》系列等影視劇,還自己導演了《傻兒傳奇之抗戰到底》,《大村官》,《綠水青山帶笑顏》影視劇。

1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從頭痛到尾的《女人的碎片》,與失去“和解”,是人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