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劉歡,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作為歌唱家,創作並且演唱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有的歌就算沒聽過整首,很多人也都會哼唱幾句,可以說是真正的優秀歌唱家。
劉歡作為歌手,他的事業可以說是到達了頂峰,他在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方面卻沒有歌唱事業順利。
劉歡面對女兒也有過後悔,快樂教育下成長的孩子,越來越平庸劉歡是個歌手,他也成為了大家心中的“優秀歌唱家”,劉歡也收了袁婭維當徒弟,袁婭維其實也成為了非常優秀的歌手,但是對於自己的女兒劉一絲,劉歡總是留著一些遺憾。
劉一絲曾經就被袁婭維誇獎過,在聽過劉一絲唱歌之後,袁婭維認為劉一絲的樂感和音樂天賦都是非常好的,比常人要高出很多。
其實劉一絲小的時候,對彈鋼琴產生過興趣,可能孩子小小的音樂萌芽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劉歡對於女兒想要學鋼琴自然是全力支援,可是女兒的音樂路不如爸爸想得那麼順利。
小孩子相比起大人,自制力還是相對來說差一些,相比起學習他們更願意出去玩耍,尤其練鋼琴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情,劉一絲沒多久就煩了,她跟爸爸說不想彈琴了。
劉歡是想法比較前衛的人,他和妻子更奉行國外的“快樂教育”模式,為了女兒的快樂童年,劉歡表示,不學就不學吧,他就讓女兒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很多年以後,劉歡談起女兒,坦言道“我後悔當初沒有推她一把,當初我和太太覺得快樂教育是對的,所以沒迫使孩子學很多東西,現在有點後悔。”在女兒從紐約大學畢業了,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也算是一樁美事。
幼兒時期的學習,父母到底要不要“推”孩子一把很多父母其實都會有這種疑問,到底要不要逼迫孩子學習或者學習才藝,是實行“快樂教育”還是“壓力教育”?
歌手周杰倫,做音樂的能力非常強,以至於他靠自己的歌和寫歌能力坐上了樂壇天王的位置,他的歌曲幾乎沒人沒聽過。其實周杰倫小時候學的是畫畫,後來放棄畫畫去學鋼琴。
周杰倫的媽媽可能覺得孩子不能再換一種興趣了,於是就拿著棍子站在孩子後面“監督”周杰倫彈琴,這樣才成就了周杰倫傳奇的一生。周杰倫也直言:“當時沒有媽媽的逼迫,就沒有如今的自己。”
可見有的時候推孩子一把,有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不定性”的,因為專注力和堅持都是在鍛鍊中獲得的,孩子從小的時候專注力只有5分鐘到後面的30分鐘要幾年的時間。
而且孩子還小,他並不會意識到這件事對於自己的將來會有什麼幫助,他這幾年的眼界和見識,並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現在的堅持是有什麼作用的。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站出來推孩子一把,有時候在孩子面前做個“惡人”,等孩子長大後,他才會感謝曾經父母在兒時讓自己堅持下去的事情。
學習知識或者鍛鍊技能,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明白自律的重要性不管是學習課本還是學習一個特長,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的不僅是收穫結果的時候帶來的喜悅,還有學習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自律。
學會自律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好處
很多孩子都有父母非常頭疼的一個缺點,就是拖延。做什麼事情都“我等一下再去”,這種等待就是拖延的根源。做作業拖延、學習拖延,將來步入工作崗位還拖延的話,孩子很難有很高的成就。
自律能讓孩子養成“馬上動手”的好習慣,同樣一件事情,早做晚做都要做,為什麼要一直擔驚受怕地拖到最後才做呢?“馬上做”這個習慣是會讓人上癮的,也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教孩子學會自律,家長是第一要素
自律不僅要逼迫孩子“馬上完成任務”,自己也要做好表率,在孩子面前不拖延,孩子才能從父母身上學到自律這個優點。手機是現在很多人拖延的誘因,建議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要總是看手機。
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根源,尤其是孩子處於敏感模仿期的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更要注意好,不給孩子學習到壞習慣的機會不然將來也會像劉歡一樣後悔沒有對孩子進行“壓力教育”。
你會逼迫孩子學習一個才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