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不注水不狗血,想提前知道下一集劇情的電視劇。《山海情》當真是使人眼前一亮,立意高遠,製作精良,演員演技了得,劇情緊湊接地氣,很多情節都是根據真實事件而高度還原。
這部劇能夠在眾多年代劇中脫穎而出,除了歷史背景、故事節奏和服化道之外,我想,首先演技是關鍵,從主角到配角,捨棄流量明星的選角是最大的吸睛點。
這類以扶貧攻堅為主題為核心的年代劇,一般鮮肉和小花的瞪眼類演技是難以擔當大梁的,老戲骨和實力派演員的入戲程度和節奏感更好,還原度更高,更不容易齣戲。演員一出場的形象與氣質,彷彿就是某個村裡的農民。第一感就立住了!
劇裡每個演員角色塑造得很成功,為了村民過上好日子四處奔波的村官得福,溫柔堅強的水花,幫助扶貧研究種蘑菇的凌教授,還有精打細算的大有叔。每一個人都有血有肉,帶動我們的共情能力!
心被劇情牽著有哭有笑,很好表現了那個年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努力,村民水花骨子裡對命運的抗爭、大有叔精明又不聰明、喊水叔的私心和圓融、甚至是最沒有存在感的王莎莎,也演出了一個村民對好生活的嚮往,坦白說,她的出場機會和臺詞都不多,但是我就覺得,她非常鮮活,彷彿是農村裡真實的、為好日子努力奔波的小媳婦。
其次,劇情不拖拉,不枯燥。
從"吊莊"開始幹部為了通電通水各種盡心盡力,到陳金山跟得福方言不同,溝通的各種搞笑,到得寶開始種雙孢菇,各種擔心,怕出現不好的事,再到凌教授走的時候,感動到到要哭。
觀眾所擔憂的狗血情節,例如兄弟反目、父子恩怨、物件出軌、舊情復燃等一個都沒有。
短短23集,彷彿和馬得福一起走過了從風華正茂到老成練達,走過了從湧泉村吊裝移民的艱難困苦到整村搬遷的康莊大路。
整部劇不僅僅講述了湧泉村幾代人的歷史,更講述了在時代的河流中每一位為推動時代進步默默無聞的時代開拓者,凌一農教授對菌草技術不畏艱難的鑽研精神,白老師對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敬業精神,張樹成書記對人民群眾盡心盡責的奉獻精神,劇中每個人物都是一個豐滿的個體激勵鼓舞著新時代脫貧攻戰的我們。
最後,這劇即現實又理想劇中的西北方言有很強的代入感,堅毅、樸實,不自覺地想起我的搭檔,帶有"胡"建口音的女生與當地農戶訪談的情景。大山裡的民眾真的不易,可參見劇中的前半段,現實主義視角在這裡展現出極致!但是,該劇後半段的理想主義因素略顯突出,但都可以把它解讀為"希望",未來是理想主義者解構出來的,但也是無數大山裡的人奮鬥下去的動力。
如何讓脫貧形成產業規模,劇裡最後有介紹到了閩寧鎮的葡萄酒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 規模,為推介閩寧鎮的葡萄酒,劇裡就召開了推介會,於是就有了葡萄酒"賀蘭紅"的植入。
其實,不少觀眾並不知劇裡的這個葡萄酒是個植入,因為閩寧鎮的葡萄產業發展成那程度時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當看到馬得福自豪地介紹到這是我們閩寧鎮的葡萄酒時,感覺那就是真的。由鎮長馬得福親自帶的這個貨,其實就反感不起來了。
寧夏並不是很大,但是自然條件多樣。賀蘭山麓腳下,地勢平坦,風景秀麗,稻香魚肥,被譽為"塞上江南",確實具有世界上適合釀酒葡萄生長的所有優質條件。緯度、日照、降水量、溫差,土質都非常適合,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產出來的葡萄酒品質就可想而知了。
山川換顏,水土重生。湧泉村,水最甜的地方。寧夏的山,福建的海,牽起了山海情,造就了閩寧鎮。西海固人民真偉大!
以"真"吸引人,以"情"打動人,《山海情》堪稱是近幾年來國產劇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