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馨予在綜藝節目《浪姐2》中的短髮造型和中性風穿搭引起爭議。1月24日,演員張馨予發文迴應此事,表示“看膩了自己的‘美女’樣子,欣賞更多面的自己。男人可以美,怎麼女性中性一點就要被議論了呢。”
張馨予的這番迴應,無疑是在反擊外界的質疑聲。她渴望能撕掉“美女”這個標籤,欣賞自己更多面的美。張馨予的處境跟我們大多數人的處境是一樣的。社會將個人穿搭與性別死死捆綁在一起,你只要越界了,必然會受到指指點點。
此次我特別能理解此刻張馨予的心情,因為我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迎面過來兩個男生,我們互相打了照面,隨後小男孩拉一下他哥哥的手問:“哥哥,剛才過去的是姐姐還是哥哥啊?”於是那名男孩轉過頭看了一下我說“是男人婆啦!你看啊!她剪短髮,又穿褲子的”。當男孩毫不避諱的話傳入我耳朵時,我的心被狠狠揪了一下,好難受啊!為什麼有人會有這種想法,認為不化妝、不塗口紅、不穿裙子、高跟鞋就不是女孩子呢?我不禁想知道這種想法起源於何處,為什麼大多數人會有各種羞辱女性的觀念?
而波伏娃的《第二性》巧妙揭開了女性羞辱的秘密。波伏娃認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構建的。社會長期存在的觀念塑造了女性這一角色,許多女性由於內化了女性必須美這一要求,所以甘願遵守外界對女性美的單一標準。如果女性沒有遵循這些標準就會被外界認為不是女人。就像吳昕在綜藝節目《你怎麼這麼好看》吐槽女博士方鏡“一個女生,怎麼能沒有社交、沒有口紅、沒有化過妝呢?”“一個女生,就應該喜歡社交,喜歡化妝,喜歡潮流”。同時韓火火得知方鏡“沒有口紅,沒有化過妝,沒有高跟鞋”後,他的第一反應這是男的。我們可以看出外界對於女性印象太過刻板,他們關於美的定義也太過於狹隘。
但無奈的是,這就是當下中國女性的生存現狀:一邊是她們急迫地想要撕掉帶有偏見的標籤,可另一邊,又有人在以“主流”“標準”的名義瘋狂給她們貼上了更多標籤。此次張馨予發文迴應的背後反映了當今社會獨立女性們最想要撕掉的性別標籤。性別標籤一直捆綁著女性欣賞自己多樣美的勇氣。
所以美應該根據性別而定義嗎?
我的回答是:不!
那麼美的定義是什麼呢?
美是難的。
這是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對美所下的定義。
美是難的,難在它無法用單一刻薄的定義去概括美,但美是可以有標準的。
而美的標準是什麼?
美的標準應該是對自己由衷的欣賞與自信。
因此我們可以簡約,可以高雅,可以不溫柔賢淑,可以不妝容精緻。美可以是我們自己喜歡的、舒服的,最簡單的樣子。
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女性化”的美,而那可以是任何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