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著深海恐懼症的我來說,看這部《鯊海逃生》有著特殊的體驗,全程的感受就是,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外加喘不過氣來,這也成為該片的最大賣點,一部融合了動作冒險電影的驚險刺激,以及深海幽閉氛圍的壓迫感,這樣的雙重體驗,尤其是大銀幕效果,簡直不要太好!
一般來講,同類電影往往是隻渲染反派多麼強大而忽視主角如何戰勝脆弱。所以我們看到了太多逆襲和反擊,卻沒有《鯊海逃生》這部影片的那種感同身受。直白點說,這是視聽衝擊力和視聽感染力的區別。如果是一部普通的冒險電影,緊張刺激必不可少,但是觀眾卻只是“受到了刺激”而已,這是視聽衝擊力。
但《鯊海逃生》則不然,它的視聽感染力太讚了。
電影的大部分場景發生在海平面以下,一座水下瑪雅遺蹟,水下斑駁的古城中石人、石臺階等場景帶來別樣的美感,而黑暗的深海之絕望與窒息感由女主手中一點點燈光反襯的更加異樣刺骨。值得一提的是,而且作為一部與當年《大白鯊》《紅海魔影》類似的生物類冒險電影,能上院線也是鳳毛麟角,別說是一月唯一一部這樣的冒險商業電影,就連全年同類電影也是非常少見。
所以這部大部分場景在水下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提供了罕見的觀感,用“沉浸式”形容在合適不過了,大銀幕上對水下環境的渲染,使得整個電影院偌大的放映廳就好似深海區,在這樣的環境下上演的逃生,才會形成本文卷首那種壓抑中的緊張刺激感受。而且電影中游弋的洞穴巨鯊,幾乎時時刻刻都要游出來一樣,這樣的觀感,只有在電影院裡才會體驗到。
視覺效果是檢驗此類影片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從整體來看,本片的視效在大處凸顯氣勢,於小處突出真實。水下場場景和氣氛鋪陳到位,從全景展示到中景特現,將人面對自然時的渺小予以全方位的展現。而真實性則更多的體現在如此環境下的鯊魚侵襲,與影史經典影片《大白鯊》不同,本片中的鯊魚不再總是藏頭露尾,它們總是在難以預料之時躍然水上,讓觀眾直面殘酷,影片最大限度的體現真實感。
其實與感官上的刺激一樣,《鯊海逃生》將水下幽閉環境和鯊魚完美結合本身就是視聽感染力的體現,兩者共同出現也意味著影片中的人類將收到雙倍的考驗。以籠統的型別歸類,本片可以劃歸于禁閉冒險片,水下古城遺蹟的場景,代表著將鯊魚放置在一間房子裡,鯊魚將人類置於方寸之地,人類之間或勾心鬥角或人性光輝的展現以及人與自然、動物的對抗成為主要的敘事點。
正是基於表現禁閉之中人類相互間的行為關係,影片在人物設計上便有了“塑料姐妹花”的渲染,中段那場迫在眉睫的逃生戲份,幾乎是該片唯一的敞亮開闊場景,結局卻令人唏噓,而這樣的劇情設計,也明顯對比於結尾,所以,影片中深海和鯊魚所帶來的雙重體驗越是壓迫驚險,就越能夠散發出對人性的思考,在這樣的環境下,人性的力量某種程度上,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鯊海逃生》中,人鯊大戰並不只是智慧戰勝嗜血的對決,幽閉深海與原始獵殺的雙重感官刺激便意味著雙重考驗,考驗未泯的人性和情感,至於生或者死,便由人類自己來把握。雖然人鯊大戰的結果毫無懸念,即便面對雙重考驗,人類也能化險為夷。
不過,危險和考驗從來都不曾隱去,就像結尾那突如其來的鯊魚,惡狠狠地撐滿銀幕,女主角最終可以二次脫出,這便是電影,也是人類的自信和希望,也在提醒我們在面對自然和生命時要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