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40集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已經播完,抗美援朝題材影視因為這部作品獲得了史無前例的關注。

《跨過鴨綠江》

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辦公室專家的幫助下,導演董亞春等主創以抗美援朝的重大史實為主體,從出兵決策到五大戰役,其中穿插了空戰、細菌戰等一系列豐富的內容,全景式地展現了整個抗美援朝的過程。

從毛澤東、周恩來、杜魯門、斯大林,到彭德懷、麥克阿瑟等等,這些人從國家元首到將帥再到普通士兵,清晰勾勒出了戰爭當中的人性和人情。

《跨過鴨綠江》

整體上來說,《跨過鴨綠江》不僅僅貫穿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豪情,更重要的是,在保證不失真的情況下,把被無數的影視作品表達過的橋段,進行了全新地、充滿詩意地表達,觸動觀眾心絃。

也正是抗美援朝這一恢弘而感人的題材,讓《跨過鴨綠江》獲得了8.6分的豆瓣評分。

《跨過鴨綠江》

1、《跨》戰鬥場面“不孚眾望”

戰爭場面類似於抗日神劇,一出現戰鬥戲,志願軍戰士就是一窩蜂地直挺著身子衝鋒,營養不良的志願軍戰士近身肉搏、赤手空拳能放翻對面身強體壯的美國大兵,刺刀安在槍上明明更有長度優勢,偏偏要反手握在手裡跟拍功夫片似的。

事實上,戰士躍出塹壕反衝鋒時候沒有直接起身的,都是滾出去,起身要向側方斜著起來,沒有集體喊衝鋒的,對抗時也是採取各種機動靈活的方式。

而且,《跨過鴨綠江》中涉及到的松骨峰戰鬥、飛虎山戰鬥等缺乏基本的軍事戰術常識,說明了編劇沒有仔細查閱歷史資料,對志願軍的戰術瞭解很少。塹壕挖得極不合理,士兵之間的距離也太近,迫擊炮、機槍戰位也沒有形成交叉火力,完全是抗日神劇裡的戰場佈置。

小張鐸飾演範天恩

▲《跨過鴨綠江》中小張鐸飾演範天恩團長

松骨峰戰鬥中,範天恩團長竟然親自拿著衝鋒槍去殺敵。我們能理解編劇餘飛的用心良苦,是想塑造出觀眾喜歡看到的《亮劍》中“李雲龍”似的團長形象——耍大刀、把著重機槍不放手。

但是這些內容與史實太不符了,估計健在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看到這樣的場景要“哭笑不得”了。一般的要求是,營級以及以下的指揮員,要在一線,而團級以及以上的指揮員,要在塹壕最後方制高點觀察指揮戰鬥,因為要把控全域性。同樣地,範天恩團長也是在指揮所的,有關這點,在範天恩將軍的一些訪談和回憶記錄裡都可以看到。

《跨過鴨綠江》

▲《跨過鴨綠江》中張笑君飾演蔡長元

鐵原阻擊戰中,蔡長元首長甚至創造了一個化整為零、天女散花的防禦戰部署發明權,還借彭德懷之口表揚這種玩兒法。如果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與日軍的“鐵壁合圍”對抗還是值得一用的,但這是跟王師的特遣隊戰術、磁性戰術和火海戰術對壘,這化整為零的玩法兒顯然不靠譜。

攻佔漢城等戰役幾乎是一筆帶過,長津湖之戰只設計了“冰雕連”的戲份,我們姑且理解為劇組時間太緊張吧。

冰雕連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戰爭場面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沒有刻意貶低對手,對杜魯門、李奇微等人的刻畫很細膩。

2、《冬與獅》或能彌補《跨》的遺憾

《跨過鴨綠江》是首部全景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視作品,與此同時,眾多抗美援朝題材影視作品正在拍攝中。

陳凱歌、徐克、劉偉強、林超賢聯合執導的電影《長津湖》正在東北拍攝,顧名思義,《長津湖》是以著名的“長津湖之戰”為背景創作,吳京、易烊千璽主演;

《狙擊手》

張藝謀、張末父女執導的電影《狙擊手》也已經開機拍攝,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講述了狙擊手張大弓與美軍鬥智鬥勇併成功擊敗對手的故事,據悉這部電影是以“上甘嶺狙神”張桃芳為原型創作;

康洪雷執導、蘭曉龍編劇的電視劇《冬與獅》正在籌備中;

《冬與獅》

《冬與獅》以1950年長津湖戰役為背景展開,講述了“鋼七連”的前身故事。

客觀地講,這幾部抗美援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電視劇《冬與獅》更有成為經典戰爭鉅製的潛力,或許能彌補《跨過鴨綠江》中戰爭戲份的不足。

原因很簡單,康洪雷、蘭曉龍的再次合作就是硬道理,兩位此前創作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和《士兵突擊》家喻戶曉,也代表了抗戰劇與現代軍旅劇的巔峰。

《我的團長我的團》

以《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例,裡面的槍支、子彈、繃帶、磺胺等道具極寫實,不同的槍是有不同的聲音的,不同的軍隊會唱不同的軍歌;戰鬥場面上極其考究,手榴彈是可以延時爆炸的、輕機槍是需要換彈夾的、馬克沁機槍是需要水冷的、戰士們衝鋒是有足夠的間隔距離的……

此番康洪雷、蘭曉龍再次合作,也沒有創作時間上的限制,不覺讓觀眾期待值大增。

陳凱歌

而電影《長津湖》選擇了香港導演徐克、林超賢等人和文藝片導演陳凱歌執導,毫無疑問他們很優秀,但是能不能真正理解“抗美援朝戰爭”還是要畫上一個問號。

張藝謀、張末父女執導的《狙擊手》更側重於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塑造,所以可能極少會出現大規模反映戰爭場面的戲份。

3、蘭曉龍如何理解戰爭片

蘭曉龍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片的理解,在他看來《集結號》不能算戰爭片,《大決戰》是“沙盤”片,而《紅海行動》則屬於動作片。

對於《冬與獅》,他這樣解釋了這個略顯文藝的名字,“獅子是不屬於冬天的,但是冬天的獅子還是獅子”,這是對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形象最恰當的理解。

長津湖之戰

《冬與獅》寫的是長津湖之戰,一場本來就打得很亂,甚至以連排級單位抵達即戰,隨時投入戰場的大規模戰爭,也沒有一個大決戰式沙盤式的東西,所以蘭曉龍創作《冬與獅》仍然是回到“大背景、小人物”的傳統的做法。

《冬與獅》這個劇本是蘭曉龍通閱各類抗美援朝史書和資料後歷時多年創作出的,凝聚了其對“立國之戰”的深刻理解。

基於這些,我們很期待蘭曉龍該如何刻畫長津湖戰役,如何把抗美援朝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戰爭戲寫好。

《我的團長我的團》

此番,深耕軍事題材的蘭曉龍與康洪雷再度合作,是國內戰爭影視的幸事,也是觀眾的幸事。

21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唱一首歌35萬,演出必住五星酒店飛機接送,網友:砸錢養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