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大戲《跨過鴨綠江》完美收官,我從沒有這樣,認真地看完全部四十集。
這部電視劇所以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廣大觀眾,除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本身賦予它史詩般的事件外,參與本劇表演的老戲骨和演藝界的無名晚輩們表演成功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而吸引我每天在期待中追劇的是幾十位老演員,老戲骨還有那些本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名字的青年演員。
飾演彭德懷的丁勇岱,飾演鄧華的劉之冰,飾演毛澤東的唐國強,飾演洪學智的姚剛還有飾演梁興初的趙波等等。他們以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投入,為《跨過鴨綠江》這部開年大戲新增了濃重的色彩。
在眾多的知名演員中,彭德懷的扮演者丁勇岱,洪學智的扮演者姚剛,粱興初的扮演者趙波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姚剛有曾經演繹過《上將洪學智》的經驗,在《跨過鴨綠江》當中繼續扮演這一角色,在這部電視劇中作為主管後勤保障的副司令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組織為前線志願軍提供後勤保障,其表演不溫不火,把這一人物的氣質、情感、愛恨情仇表演的生動到位。
還有兩位主演為這部電視劇添分不少一位是丁勇岱,飾演彭德懷司令員。雖然長相與彭老總差異較大,但是因其氣勢和神韻在身,把抗美援朝時期的彭德懷錶演的惟妙惟俏,得到大多數觀眾認可。
特別是在毛岸英犧牲時的表演非常出彩。當司令員得知毛岸英沒有回到防空洞時,他不顧一切的衝出去,幾乎用盡全身力氣想掙脫同志們的保護,那急切而擔憂的表情,那一時疏忽的悔恨,其情其景讓人動容。
當彭德懷司令員返回國內見到主席後,站在主席的面前表達出來的那種深深的悔恨和惋惜之情讓人信服。
一位是趙波,飾演38軍軍長梁興初,最突出的一場戲、是出國後的第一戰。
因部隊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貽誤戰機,無法實現迅速包圍全殲美軍的戰略任務,粱軍長受到司令員狠狠的批評後。此刻,他表現出來的那種“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誓死捍衛軍人的使命,敢於挑戰困難,頂著巨大的壓力,勇敢亮劍。經過英勇頑強的拼殺和犧牲,38軍終於取得勝利,贏得司令員給予的高度褒獎,獲得“萬歲軍”的殊榮。
一個愛護自己的隊伍勝過生命的志願軍首長形象由此屹立在觀眾心中。
除了老戲骨老演員外,沒有名聲的青年演員,在這部開年大戲中表演的有聲有色。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飾演幾位著名戰鬥英雄的演員,他們的表演征服了觀眾。可以預見,他們當中的許多演員,在今後的演藝生涯中必有更多機會和精彩表現。
邱少雲 由侯俊光出演。他是地道的東北人,有與生俱來的東北人那種豪爽,他刻畫的戰鬥英雄邱少雲沒有一句臺詞,卻能把英雄戰士英勇頑強,為完成潛伏任務,忍受身體逐漸燃燒起來的烈火表現的十分逼真。
侯俊光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堅韌的目光,痛苦的忍耐,表現出邱少雲以生命為代價,嚴守潛伏紀律,為勝利而獻身的英勇壯舉,讓人倍感震撼。
侯俊光畢業於上戲,本科生。可以相信,在演藝事業中定會有更大發展。
黃繼光 由張峰出演。歷經八年部隊服役,是部隊培養了他軍人的氣質,他出演的戰鬥英雄黃繼光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讓黃繼光家喻戶曉的英雄形象再度深入人心。
楊根思 由青年演員黃塏翔出演。小夥眉宇間透著靈性,人也漂亮,稱得上“帥小夥”。曾經在多部影視劇當中擔任角色。
給觀眾的印象是,他是在用心走進志願軍第一個特等功臣、特等戰鬥英雄的精神世界中去飾演英雄形象。他把楊根思懷抱炸藥包向敵群衝去的瞬間定格在人們的眼前。觀眾彷彿親眼看到了英雄撲向侵略者的一瞬間。
鄭銳是本劇當中的虛構人物,集志願軍眾多英雄人物與一身,由韓棟出演。
韓棟已經小有名氣,人又長的帥,在本劇當中,把志願軍偵察排長的機敏和精靈,對母親的愛以及對來到朝鮮戰場妹妹的擔憂,以及戰友之間的生死情誼表達的很好。
還有毛岸英的扮演者吳鍵,一位堅毅又略顯秀氣的年輕演員。
國家領袖的長子,志願軍戰士,高貴的品格,英勇無畏的氣概,嚴以律己的形象刻畫的非常完美。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作為開年大戲,鴻篇鉅作,人們期望已久,自然期望值也高。觀眾對演員表現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總理形象出現的較大差距,感到遺憾。
孫維民 遼寧大連人,中戲畢業,大連話劇團一級演員、在多部影視劇當中飾演周總理。
抗美援朝時期周總理50剛過,本劇由孫維民出演因為年齡差距較大,也許因根深蒂固的話劇表演功底,在《跨過鴨綠江》飾演總理時,語言表達生硬,話劇演員的舞臺表現風格幾乎完全貫穿在這部電視劇中。
周總理那種與生俱來的瀟灑與穩重、慈祥與風度、被飾演者誇張的舉止、過度強調語速的停頓掩蓋了。《跨過鴨綠江》中人民愛戴的總理形象沒有能表達出來,實在遺憾。
我以為,合適才是最好的。包括年齡、表演經歷、本人氣質等等。合適了表演才會到位,觀眾才能接受,才能是為佳作,尤其是一部大劇。
飾演毛主席的老戲骨唐國強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