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播出以後,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4分 ,這是2021年最好的國產劇了,也許今年國劇的王冠就是它的了。
《山海情》也是目前為止拍得最好的扶貧劇,由此可見,中國從來不缺少會品鑑電視劇 的觀眾,缺少是的會拍好劇的導演與演員。
扶貧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國家關心的問題。國家扶貧計劃啟動後,扶貧成效顯現,目前貧困縣從832個減少至52個,全國已有9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這部劇播得很合時宜。它讓人深刻了解了扶貧工作者工作的艱難曲折。
很多人看了這部劇,感觸都很深,有人追憶當年的時光,或感懷如今生活的幸福,或從中找到砥礪前行的勇氣,或為前輩的無私付出表示尊崇與讚歎。
我也一樣,看了之後熱淚盈眶。感觸很深。我特別深刻地領悟到了,7條關於生活的真相。
一、懶惰是人生最大的敵人馬丁.路德曾說:“良機對於懶惰沒有用,但勤勞可以使平常的機遇變成良機。”
特別是看了《山海情以後》,我對上面這句話深以為然。
再聰明的人如果很懶惰,也會變成廢人。古代就有懸樑刺股的寶貴精神。自古至今,先輩一直都告誡我們要勤奮,不要懶惰,可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鼓吹勤奮不能致富,勤奮的人只會做苦力工。這是對勤奮的最大誤解,那不是勤奮,那是盲目努力,盲目努力實質就是一種懶惰。
不管是坐辦公室的人,還是在工地的藍領,同樣只有努力才能有回報。先秦的秦孝公雖然不帶兵打戰,但是他批閱奏文也是一種勤奮。只是各自的付出方式不一樣,有些人用腦更多,有些人用力更多。
《山海情》的馬德福最初從一個村幹部做起,先是勸西海固湧泉村的村民去戈壁灘上開墾,再是在閩寧村建立後,為村民們跑前跑後,解決一系列看似簡單實則非常艱難的困境,他雖然不像村民天天做苦力活,但是他的活有時比苦力活更困難,他無怨無悔,夜半三更還不睡,這也是典型的勤奮努力。
有人說,大學畢業後,或者當了老闆後就不用努力了。那不可能,上至高官領導,下至平民百姓,勤則成事,懶則廢事。
懶惰的人哪怕機會來了也爭取不了,勤奮的人哪怕暫時沒有機會,機會來了必定抓住機會,實現涅槃。
二、人窮不能志窮,否則一輩子難翻身俗話說,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
孫中山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於是他後來真的讓中華變好變強了。或許你不一定要有有為國為民的大志向,但一定要有一個生活的目標,這樣才不會迷失方向。
馬得福的目標就是讓村民脫貧致富,凌教授的目標就是研發菌菇草就是為了造福人民,改善生態環境。他們都做到了。他們都是有原型人物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們就是生活的真理。
而湧泉村村民們,當初如果不願意走出大山,不願意開山拓土,如今他們也都還是窮人。
所以,人有了志向,要走出小世界,眼看大世界,拓寬格局,為了翻身做持久的奮鬥
就連水旺與尕娃那些孩子們,當初也知道去尋找夢想,追求目標。大山就是小世界,外面就是大世界。闖了也許不成功,不闖就永遠固步自封。
三、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學會調整自己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既然太陽也有黑點,人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
人生下來就不是完美的。大部分出身家庭都是普通平凡的,所以需要後天改變命運。哪怕是富二代,也需要打磨歷練日後才能成事,否則就是個敗家子。
羅曼羅蘭說,理解生活,並且去熱愛生活。我們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並且改變人生可以改變的事情。
馬得福如果沉淪了,就是一個庸俗的官吏。在面對上級領導的層層壓力下,面對村民的指責下,他還是無怨無悔,把生活的窟窿補上了。
最有意思的是他與白老師醉酒後的對話,白老師與他解釋了高速公路與獨木橋的內涵。馬得福最後選擇了獨木橋,他要走得堅定、穩定、安定,他要走一條問心無愧的路,儘管有很多艱難曲折,但他沒有放棄。
四、風險與機會並存,要敢於折騰在村民們在考慮要不要種植蘑菇的時候,馬得寶已經在行動了。他為了不去外地打工,為了不做打工仔,他願意拿錢搏一搏。
其它村民都在看笑話,特別是大有叔。得寶成功了,賺了一大筆錢,村民覺得這件事可行 ,羨慕了 。於是所有人都願意種。村民的萬無一失的投資理念可以理解。但是後知後覺者只能被割韭菜。
得寶具有冒險精神,也會審時度勢,具有長遠眼光。他做什麼事都比別人先行一步,後來終於成為了村裡最快富裕起來的人,也成為了最有錢的閩寧村人。
人生要敢於折騰,勇於嘗試,世界上很少有萬無一失的事情。做對了,萬事大吉。做錯了,從頭開始。
五、有人幫很幸運,沒人幫靠自己人生大多時候只能靠自己,遇到貴人那是我們的幸運。
湧泉村很慶幸有這麼一個好書記,也很慶幸有國家這麼好的扶持政策。他們都得到了幫助,這是一種無比的幸福。當然有人幫自己也得使勁努力,否則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別人幫我們是情分,不幫我們是本分 。在孤獨無助的時候,應該靠自己努力。
更多的人對我們的幫助是授人以魚,別不是授人以漁。我們學會本領,比什麼都強。
不要試圖去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要抱怨幫助過你的人無情。大有叔抱怨得福,本身就是一種幼稚的行為。村民們抱怨凌教授害慘了他們,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思想。並不是因為他們心惡,而是他們沒有格局。
做人需要格局,拎得清是非,這樣就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成全自己。凌教授與得福不計較村民的魯莽 ,這就是格局。當一個人有了格局之後 ,就會吸引一大群有格局的人,這樣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了。
六、別相信讀書無用論,學習改變命運那些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一是沒讀過書的人,而是讀書讀得不夠好的人。
三十六行,不管那一行,只要本事高,就不怕無處使。
《山海情》裡的白老師是對的 ,他大公無私,哪怕讓學生可以多讀一天書。曾經學到的知識比現在更加實用,因為沒有文化的人多。而如今,學到了知識還需要應用,或者需要學更深刻的知識才能有用武之地。社會在變,人還想以初中的知識走遍天下那是不可能了。
不管是在社會,還是在學校,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孔子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管在什麼時候,只有學習才能比別人更優秀。不學習,就只能被淘汰。正所謂學到老活到老。
七、不忘初心,艱苦奮鬥,方得始終陸游曾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山海情》在結局那集,得寶、得福、尕娃、水旺四個人都娶了很賢惠的老婆,並且各有一個孩子。雖然得福沒能娶了初戀,但是後面也娶了一個好老婆 ,遇到了真正的愛情。
結尾,得福他們和老婆決定到家鄉陪孩子到處看看 。他們回到了曾經幾乎寸草不生、幾乎沒有水源的湧泉村,不過,如今那裡全部都是樹林與草地的景象了。
而得福他們也已經成為了茁壯的大樹,並且孕育了有生命力的樹苗。孔笙導演安排這樣的結局顯得非常用心。首尾呼應,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想想在最初的時候,他們在荒漠沙灘開荒,還經常遇到沙塵暴,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之下奮鬥生存,堅持到最後也造出了綠水青山。
想一下,這樣的奇蹟都能創造,在越來越繁榮的今天,還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呢?
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山海情》賦予了這句話無窮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