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講述福建對口幫扶寧夏的電視劇#山海情#,以豆瓣9.4分的高分圓滿收官,#黃軒發文告別山海情#也讓網友既感動滿滿、萬般不捨。

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扶貧劇有一天也會成為“爆款”,不少觀眾、尤其是年輕人“自來水”式積極“安利”。

那麼,《山海情》是如何抵達年輕受眾、受到追捧的呢?

一、情境營造,打造沉浸式場景體驗

《山海情》是一部扶貧劇,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福建對口幫扶寧夏,西海固的移民們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一眼望去綿延不斷的黃土高坡、貧瘠的土地、閉塞的交通、簡陋的土坯房,一下子把人帶到了西海固那個貧窮的年代。

演員接地氣真實的演繹,被烈日曬得土黃的膚色、臉頰的“西北紅”、皸裂的嘴唇、洗舊的汗衫、濃重的方言口音,讓人相信他們就是這一片土地裡生長起來的。

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也是肉眼看到蘑菇是怎麼長出來的,滯銷後的蘑菇是怎麼發黑的,關於蘑菇的一切都讓人牽腸掛肚......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山海情》真實的情境營造,為觀眾提供沉浸式場景體驗,讓在物質豐富年代裡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一切都與我有關”,自然進入另一個他們原本很陌生的時空。

二、打碎刻板,分解戲劇點扣人心絃

以往的扶貧劇大多數給人以空喊口號、圖解政策的刻板印象:一個好政策下來,幾個專家提供技術幫忙,脫貧的事情就唾手可得了。

《山海情》打碎了這些刻板印象,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是常態,也是現實

比如凌教授帶著村民種蘑菇,並一度賣了好價錢。但是其他村的村民也爭搶著種蘑菇,很快供過於求,蘑菇的價格一下子貶低很多。這是符合凌教授農學專家身份的,他不懂得怎樣賣蘑菇。

而且,《山海情》把扶貧化解為幾個戲劇點:吊莊移民、福建打工、養菇致富、教育為本、閩寧建鎮等,各個戲劇點用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展現出來。

當馬得福一一攻克難關的時候,年輕觀眾也非常具有參與感,彷彿一起“打怪升級”,與他一起親歷這段歷史。

三、人物刻畫,年輕人真實演繹形象

《山海情》令年輕觀眾有代入感的另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劇中的好幾個主人公是年輕人。

黃軒飾演的主角馬得福,19歲剛畢業就借調過來參與吊莊移民工作,他一一克服難關,靠的是他真心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這片土地上的人。

有馬喊水這樣的父親,有馬得寶這樣的弟弟,有張書記這樣的領導,有白崇禮這樣的老師,有李水花這樣青梅竹馬的夥伴……觀眾就會覺得,馬得福有這樣的品性是自然而然的事。

這樣的一群年輕人演繹真實的脫貧,他們的親情線、愛情線、友情線細膩動人、相互烘托,展現了他們的年輕、朝氣和銳氣,打破了與年輕觀眾之間的隔閡

正是因為以上,《山海情》深入觸達到年輕人,並得到了年輕觀眾“自來水”式的推薦,破解了以往扶貧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其實,這和品牌營銷年輕化的思路不謀而合,為品牌營銷年輕化提供了一些思路即品牌要打破刻板印象,在內容創新的基礎上,設定扣人心絃的分解式營銷步驟,打造沉浸式的場景體驗,並透過年輕化的代言人,構建與年輕使用者溝通互動的橋樑,傳遞品牌理念和價值,實現品牌年輕化營銷。

4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沈眉莊”穿紅嫁衣太嚇人?37歲斕曦'嚇'到網友,曾無戲可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