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自:三點一彎鉤
3000萬粉絲頂流歌手華晨宇,居然有孩子了!
昨天下午,華晨宇和工作室連發三條微博,中心思想是:
他有個女兒,母親是張碧晨;
他決定養娃,但沒提結不結婚;
女兒很可愛,不曝光是為了保護她;
就在他發微博前幾分鐘,張碧晨發了一條長微博,大意為:
她2018年秋懷孕,但沒跟華晨宇說;
孩子出生後,才跟華晨宇坦白真相;
兩人雖然分手,為了孩子決定重新磨合。
好傢伙,鄭爽的瓜熱度還沒過,又一頂流官宣生子,網友都炸了:
“新浪微博到底是什麼神奇軟體?居然每天都能發現新鮮孩子。”
很快,有網友扒出兩人與女兒的合影,華晨宇和張碧晨一左一右,分別舉著孩子的出生日期牌。華晨宇抱著孩子,臉上掛著初為人父的笑容。
千萬粉絲頂流歌手,偷偷未婚生子,上演娛樂圈真實“帶球跑”,對兩人的粉絲來說,這事實難以接受。
但有鄭爽“打都打不掉,TMD煩死了”在前,現在粉絲對明星生子的接納度,史無前例的高。
華晨宇微博底下,清一色祝福的聲音,張碧晨也是。
有粉絲說:只要不是代孕,完全能接受。
我們也衷心希望他們能幸福。
但就這件事情本身而言,也有一些要思考的地方:
分就分了,為什麼還懷孕?
生就生了,為什麼還要瞞著對方偷偷生?
偷偷生就偷偷生了,為什麼還要回來找孩子爹?
捋一捋兩人的感情線路,答案其實早就埋下伏筆。
2017年,張碧晨和華晨宇被娛記爆料:正在熱戀。
還放出了兩人錄製節目的幕後花絮。
華晨宇躺在沙發上,撒嬌說“幫我按一下”,張碧晨伸手幫他按脖子。
動作親暱,怎麼都不像普通朋友。
2018年,狗仔拍到兩人同居,更多曖昧跡象,被細心的網友扒出:
同款情侶帽子,同款情侶戒指,微博暗送秋波,情人節曬玫瑰花秀恩愛……
但兩人的經紀公司態度一致:沒交往,純友誼,都是謠言。
直到2019年,張碧晨“離奇消失”,人間蒸發整整半年,華晨宇也和鄧紫棋被拍到“疑似同居”。
“華晨宇和張碧晨分手”,似乎成了定局。
娛樂圈談戀愛,分分合合很正常。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沒人會再去追究下落。
但1月21日,有網友爆料:
3000萬H姓頂流歌手有孩子!母親是圈內人!
網友炸了,湧進來質問訊息是否屬實,然後順藤摸瓜,翻出了各式各樣的爆料:
頂流是華晨宇;
華晨宇在上海做的親子鑑定;
女兒兩歲了;
女兒叫華迎辰;
張碧晨給孩子上的戶口……
訊息越演越烈,華晨宇的堂哥看不下去了,“仗義出手”澄清謠言,打了一波假。
華晨宇堂哥微博
於是更多明星開始闢謠:
張藝興楊紫談戀愛,假的;
趙麗穎馮紹峰離婚,假的;
易烊千璽周冬雨有一腿,假的;
張子楓黃磊有一腿,假的;
楊冪魏大勳結婚了,假的……
場面之浩大,讓人懷疑昨天是不是什麼闢謠日。
但不得不說,作為流量藝人,主動承認未婚之子,還是勇氣可嘉的。
有鄭爽代孕棄養的事情在前,這一對顯得擔當多了,尤其是張碧晨悄悄當媽,驚豔了所有人。
網友稱,這簡直是“總裁嬌妻”情節的現實版。
可什麼情況下,女方知道自己懷孕後,第一反應選擇隱瞞逃避?
——完全不信任男方的情況。
孩子本是喜事,張碧晨也渴望成家,可她想當然覺得:
這說明,懷孕之前,兩人的關係就已經淡了。
懷孕是雙方的事,任何一方都不能撇清責任,無論會發生什麼問題,都需要一起面對。
張碧晨在零溝通的情況下,擅自離開,比起逃避,更像是一場以愛之名的甩鍋。
感情斷了,關係散了,無法抽身離開,剛好,孩子來了。
以“孩子”為藉口,從情場上倉促逃離。
又以“孩子”為藉口,重拾這段感情。
她以為短暫的逃離可以解決問題,然而事實上更容易釀出新問題。
張碧晨長文中寫道:兩人分開,可以重新磨合。
華晨宇和工作室的3則微博,卻從頭到尾沒提一個“合”字。
他愛孩子,但沒有提到要修復關係。
不信任是毀滅關係的火苗,早在災難發生之前,就斷了逃生通道,很難再破鏡重圓。
2019年,華晨宇的朋友評價華晨宇:
“他給人的感覺很孤獨,好像沒有地方去,也沒有地方回。”
那一年,華晨宇不是在閉關減肥,就是在出席活動,很少提及心情感受。
粉絲總結了一個詞形容他:失戀感很濃。
華晨宇《國王與乞丐》
我不願意相信,是張碧晨的逃跑傷害了華晨宇,親密關係出現裂痕,任何一方都撇清不了責任。
《親密關係》認為,夫妻出現衝突,標誌著感情確實有缺陷。但配偶沒有表達出的煩心事越多,另一半其實越不滿意。
我很難受,我很痛苦,我很絕望,但我不告訴你。
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孩子的話,孩子只能焦急地看著,卻無能為力。
因為他無法理解父母的關係問題,卻被內捲進了矛盾裡。
可現實中,孩子總是在出生之前,就揹負上“修復父母關係”的責任。
“有了孩子就好了”,這話大家一定聽到耳朵起繭:
夫妻吵架感情不合,“生個孩子就好了”;
丈夫出軌離家不歸,“當了爹他就成熟了”;
婚姻糟糕度日如年,“有了孩子你就有事做了”;
……
真的是這樣麼?
孩子出生,能夠延續關係,但不見得會讓父母關係變好。
成年人都無力解決的矛盾,小嬰兒怎麼可能解決得了?
我們情不自禁這樣做,是因為背後藏著一個潛意識:
我生的孩子,也是我的父母。
他從天而降,不是為了被我照顧,而是為了照顧我,幫我處理爛攤子。
孩子分享了我們的痛苦,讓我們從糟糕的親密關係中,得到一絲慰藉,但問題本身並沒有得到解決。
比如,不成熟的丈夫仍然頻頻出軌,總吵架的生活還是一地雞毛。
甚至因為生育帶來的壓力,夫妻感情更差。
一段原本原本可能的關係,因為孩子,強行牽扯在一起,會得出四種關係模式:
暴躁的仇敵:夫妻懷有怨氣敵意,長期互相傷害;憤怒的同伴:父母雖然合力育兒,但總是互相指責;合作的同事:一對沒有感情的男女合作,公事公辦;完美的朋友:離了婚也是家人,仍然相濡以沫。除了最後一種關係,前三種關係模式,都充滿衝突,而且會對孩子造成多多少少的傷害。
愛是一對一的關係,任何人都無法插足,也無法修補,哪怕這個人是你的孩子。
若無力解決,就妥善告別,不要把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寄託到孩子身上。
他無法承受,也無力改變事實。
孩子讓親密關係得以延續,但真正決定關係能走多遠的,是每個人的自我成長。
願每個人都擁有愛的力量,收穫美好感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