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部開播了,第一季的姐姐們奉獻給了大家一段非常難忘的舞臺記憶,所以觀眾對於第二季的姐姐們也是非常期待。在第二部開播之後,反響也是非常熱烈。這一季有大家比較熟悉的那英、楊鈺瑩、張柏芝和容祖兒等大咖,但也有一些已經過氣的影視劇演員。
最近張碧晨和華晨宇的事情其實鬧得動靜挺大的,但我不是來說華晨宇和張碧晨未婚生女這件事的。
提起張碧晨,是因為張碧晨曾經在韓國待過一段時間,在韓國的時候,張碧晨的身份是一位練習生,所謂練習生,就是還沒有出道而在為出道做準備,辛苦錘鍊自己的娛樂圈發展的本領的這樣一群人。
幸運的是,張碧晨憑藉自己的辛苦付出,最終被自己的經紀公司相中,併成功成團出道。
不過這個團隊後來在韓國的發展不是特別好,張碧晨因此選擇了回國來參加《中國好聲音》,沒想到拿了那一年好聲音的冠軍,在中國的娛樂圈有了一席之地。
一:韓國娛樂圈張碧晨在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時候,曾經就被問到為什麼選擇了回國發展,因為最開始她是在韓國出道的。
張碧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講到了自己在韓國當練習生的辛苦,有時候為了練習和保持身材,只能一天吃一頓飯。
她還提到了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她有點接受不了韓國娛樂圈的論資排輩。
她講道,韓國娛樂圈的論資排輩現象非常嚴重,作為剛剛出道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一切都必須聽從前輩的安排。
這讓她下定決心要回國發展。
選擇回國發展的張碧晨,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一炮而紅,她成為了2014年中國好聲音的年度冠軍,也就此正式進入了中國娛樂圈。
張碧晨的經歷,在韓國幾乎沒什麼機會的她,回到中國卻迅速在娛樂圈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似乎印證了她說過的話,韓國娛樂圈的論資排隊非常嚴重。
但是,這並不代表論資排輩在中國就不嚴重。
這只是因為中國的娛樂產業發展還沒有韓國那麼發達,競爭那麼激烈罷了。
韓國的練習生機會很少,是因為韓國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特別多,競爭激烈,機會自然就少。
如果把練習生的機會少只是歸結為論資排輩,我覺得是不太合適的。
事實上,論資排輩在我國的娛樂圈也不見得就少到哪裡去了,從《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部一開始姐姐們的彙集其實我們就能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
二:論資排輩《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部剛剛開始的時候,姐姐們陸續來到湖南長沙的錄播廳開始錄節目。
但是有一個有意思的想象出現了,最中間的座位卻誰也不想去坐。
大家都知道,那個位置,也就是我們稱之為C位的位置。
第一位出現的容祖兒,她的咖位應該不算小了吧,但是她卻依然選擇了最靠邊的位置。
後面出現的小花們就更不用說了,然後楊鈺瑩出場,王鷗cue楊鈺瑩坐到C位上去,楊鈺瑩也拒絕了。
楊鈺瑩在娛樂圈的地位自然不需要我多提,她是中國娛樂圈的絕對前輩。
1990年,在很多小花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她就簽約了自己的經紀公司,是中國內地第一代簽約歌手之一。
如此前輩的楊鈺瑩也不肯坐這個位置,直到那英出現了。
大家於是一直推薦那英坐到中間的位置上去,但是那英卻一直推辭,也是挑了一個角落裡的邊邊落座。
這個位置後來誰坐了呢?答案是張柏芝。
為什麼是張柏芝,因為她來晚了。
張柏芝是倒數第二位出場的,然後進場之後就顧著和大家打招呼。
等到黃曉明進來的時候,宣佈比賽開始,大家匆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時候,沒得選的張柏芝匆忙坐到了唯一剩下的C位上。
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坐到C位上?因為位置就是咖位。
別說中國娛樂圈沒有論資排輩了,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三十位姐姐心中,就有,而且是自覺遵守的論資排輩。
大家默認了只有最大咖的前輩才可以坐到那個C位上去。
三:出場順序除了選座位這一點以外,《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部中,大家的出場順序其實也非常講究。
如果你真的以為大家的出場順序真的是按照她們抵達的時間去錄製的話,那你就是太天真了。
在中國,出場順序不僅僅只是在官場上有,在娛樂圈也不鮮見。
那英是中國樂壇毫無疑問的前輩,在這三十位姐姐們中,咖位不算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她第一位出場呢?
那麼我反問你一句,你見過領導開會的時候第一個進場嗎?
第一位為什麼是容祖兒呢?
容祖兒的咖位不算小,但和那英相比,至少在內地,還是差一個等級,所以容祖兒是很好的第一位出場的姐姐。
因為節目組除了要照顧到每個姐姐的咖位,還要兼顧到節目的效果和吸引力。
如果節目一開始上來的是十個你完全不認識的小花,恐怕你看了兩分鐘就已經換臺了吧。
再講講為什麼倒數第二位是張柏芝。
很多人通常覺得倒數第一才是壓軸,這其實是一個錯誤很多年的觀點,真正的壓軸,就是倒數第二位。
如果你還認為倒數第一是壓軸,一定要糾正一下自己的這個錯誤觀點,湖南衛視可能都比你有文化。
張柏芝能夠倒數第二位出場,就是對她咖位的最好證明。
結語:所以,別再只說論資排輩在韓國娛樂圈比較明顯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告訴我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論資排輩在我們的江湖裡也不少見。
-END-
時光漫漫,車馬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