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電影《師父》主人公陳識的開武館經歷,像極了我們奮鬥的一生。

我們懷揣著夢想,夢想出人頭地,夢想腰纏萬貫,夢想權勢滔天,夢想衣錦還鄉。詠春的陳識也有這樣的夢想,北上創業,當然他的創業自然是開武館。然而行業有行業的規矩,想立足,那麼就要挑戰。站上了擂臺,結果不外乎兩種,成功,或者失敗,成功,“苟延殘喘”地站著;失敗“灰頭土臉”地逃離。

電影開頭,陳識的路子很對,找的是天津武行的頭牌,鄭山傲。二人的交流中,言辭之間透露出來的無非是三個字——潛規則也就是“規矩”。“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各行各業都有著留一手的規矩。

陳識為了立足天津武行,用了幾年教出了耿良辰,踢了天津八家武館,然而最終慘死,有人說是是漢子,有人說是傻子,人活著總是要活出個樣子。耿良辰的慘死,最終的死因也是他自己,因何?不懂規矩!踢完武館,按照規矩輸的武館要一起擺酒宴,一為彰顯武館的大氣,二為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然而耿良辰是高傲的,所以請他們去喝了茶湯。最終被暗算,大家懂規矩,所以他可以不死,然而人如其名,耿直的他寧願肝腸寸斷也不願離開天津苟且活著。他有錯嗎?不!他的性格張揚,卻是張揚出了一個赤子之心,然而年少輕狂的他,或許正是我們年輕的縮影,縱然頭破血流依然是不願向那些“潛規則”低頭,直到我們有家了,不再是一個人了,我們慢慢地開始低下了頭。

電影最終,陳識出了氣,替徒弟報了仇,然而最終的結局是“灰頭土臉”地逃離了天津,但是逃不掉的是鄒館長的“半顆耳釘”。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那不如不清,不醒。

陳識最終選擇了替徒弟報仇,可以算作悔悟吧,畢竟開始他是抱著利用的心思培養的徒弟。

懂規矩,方能知方圓。我們不排斥規矩,但是也不能墨守成規。世間教會我們圓滑,但是我們也要明白,不能有壞心!鵝卵石滾得再圓滑,它的心人仍是堅強的!

10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深扒鄭爽發瘋之路,網友:2015年她發生了什麼?像換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