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科幻鴻篇鉅製《2001太空漫遊》中,黑色石碑出現在茹毛飲血的史前猿人面前,漂浮在深邃靜謐的太空中,矗立在毫無生機的月球的曠野上……無處不在。
這部影片上映前,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本片上映後,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作為一部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橫空出世為人類文明帶來了深遠持久的影響。
盧卡斯因此創作了《星球大戰》系列,斯皮爾伯格因此走上導演之路,NASA宇航員的鬧鐘因此改為片中出現過的《藍色多瑙河》,甚至當阿波羅計劃的宇航員登上月球的一剎那,都在感嘆真正的月球風景與電影中的場景多麼相像。
然而,令庫布里克沒有想到的是,53年後,這個瘋狂的世界又以特別的形式,無意中向他的作品進行了致敬。
大約一週前,英國倫敦出現了一座類似這部電影中的巨型“石碑”。
然而,這不是人們在經歷了浩劫後,特意向電影《2001太空漫遊》尋求哲理與人生答案致敬之舉,而是英國政府在“黑命貴”運動暴行下,為保護公共藝術品而不得已採取的措施。
而這座公共藝術品,正是曾帶領英國人以冷靜、堅定保衛了和平的戰時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塑像。
在如今的倫敦街頭,我們已然看不到,他在細雨中手持柺杖、顫顫巍巍的身影。
庫布里克式的荒誕故事闖入現實,將這位英雄拉下神壇,斥為罪人。《2001太空漫遊》式的“直立棺材”將他的塑像密閉在黑暗空間中,不知何時才能重見天日。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的白宮,丘吉爾的塑像也遭受了相似的命運。
上週,前總統特朗普帶著他的說唱Homie離開白宮。拜登就任後便釋出多條“痛改前非”的政令。
除此之外,更是快速移走了橢圓辦公室裡、從英國政府借來的溫斯頓·丘吉爾塑像,取而代之的是羅莎·帕克斯、塞薩爾·查韋斯等美國民權運動家的半身像,還有一尊由印第安藝術家製作的、曾經屬於一名日裔議員的騎士雕塑。
看到拜登對橢圓辦公室的最新佈置後,我們不得不感嘆這位老政客豐富的經驗與周道的考慮。
幾尊新雕塑分別包括女性、黑人、拉丁裔、原住民,以及亞裔身份或元素,在政治正確上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在全球“黑命貴”運動的浪潮下,清除丘吉爾塑像這一行為也能博得反種族主義者們的歡心。
在歷史上,丘吉爾與白宮也有著頗深的淵源。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溫斯頓·丘吉爾造訪白宮時,曾發生過一件詭異之事。
公務纏身的大英首相通常很晚入睡,1941年的聖誕節前後,丘吉爾正在白宮客房中小口品著威士忌,泡著熱水澡。
於繁重思慮中,他不知不覺間赤身裸體踱出浴室。忽然,一個人影闖進他的視線,丘吉爾定睛一看,壁爐前一個高大身影倚靠著帷幔,正是林肯總統。
大腹便便的英國首相趕忙取下嘴中叼著的雪茄,彈了彈菸灰,畢恭畢敬地說道:“晚上好,總統先生,讓您見醜了。”
而飄忽在空氣中的林肯則報之以微笑,驀地消失了蹤影。
這段白宮鬼故事流傳甚廣,在各類靈異盤點中也被反覆提及。
林肯不僅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依靠丘吉爾的“流量”,他也成為白宮熱度最高的鬼魂。
不過,據埃利諾·羅斯福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1941年,白宮煞費苦心地接待遠道而來的丘吉爾首相,甚至特意選擇了林肯臥室來招待貴賓。
這可是一項殊榮,熟料,丘吉爾12月22日抵達白宮時卻毫不領情,拒絕入住林肯臥室,轉而選擇了1939年喬治六世國王訪美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下榻的玫瑰閣。
既然丘吉爾當晚並未住在林肯臥室,那麼兩人究竟在何處相逢?
這段首相與總統的鬼故事雖然亦真亦假,但在溫斯頓·丘吉爾確實在橢圓辦公室與民主黨總統小羅斯福相談甚歡。
不過,被拜登“請”出白宮的丘吉爾塑像似乎一直以來都與民主黨總統不太“相容”。
這尊由英國雕塑家雅各布·愛潑斯坦爵士創作的丘吉爾塑像最早擺放在英國駐美大使館中。
小布什執政期間,由於白宮的丘吉爾雕像正在維護,所以總統向布萊爾首相提出借用英國使館中的塑像代替。
於是,丘吉爾塑像便來到了白宮的橢圓辦公室。
然而,奧巴馬執政期間,這尊丘吉爾塑像不知不覺中被歸還給英國使館,當人們發現這一變化時,奧巴馬解釋稱,這只是因為桌子太亂,東西太多沒地放。
後來成為首相的倫敦市長約翰遜不接受這種敷衍的解釋,並抨擊擁有肯亞血統的奧巴馬總統“懷有祖傳的對大英帝國的厭惡”。
不過,這尊被呼來喚去的塑像並沒有就此安定下來。
四年過去了,拜登入主白宮,再次對丘吉爾塑像下達了“逐客令”。
丘吉爾塑像與白宮的故事,就像民粹主義逐漸成為精神毒藥的過程中,為中毒者帶來的抽搐反應。
這看似搞笑的倒地抽搐,正如庫布里克作品中的黑暗諷刺那樣,讓人們嗤笑不止,而後冷汗四下,後背發涼,比直面林肯總統的鬼魂更加恐怖。
編輯說明
校對 / 歐皇喵
封面 / 姜博約
排版 / 散步魚丸
活動策劃 / 心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