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電影是在8年前,5個班的學生,為了“簡析人物安娜·卡列尼娜”這份作業,被老師安排在學校的綜合階梯教室裡上課——看電影。
清楚的記得,影片結束後,老師告訴所有的女生一句話:經濟獨立,決定人格獨立。
那時候的少男少女,會為伏倫斯基和安娜的“感情戲”歡呼,會為安娜的愛情糾結,為安娜走向悲劇傷心。我們對安娜充滿了同情,卻始終無法體會老師總結的話。
結婚7年,我已為人妻,為人母。重溫經典,不一樣的身份,必然有了不一樣的感悟。最明顯的就是,現在對安娜少了一份同情,多了一份譴責。同時,懂了老師總結的話。
下面我將從“匱乏愛”,“經濟獨立,決定人格獨立”,兩個方面,淺析安娜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悲劇。
1.極度匱乏愛的人,註定無法抵禦愛的誘惑一,原生家庭讓安娜匱乏愛,讓安娜壓抑、孤獨,並渴望愛
安娜出身於貴族家庭,從小就享受著良好的教育和衣食無憂的生活,這一切都鑄造了她浪漫的氣質。她的內心裡,有一個感情豐富而又詩意盎然的超凡脫俗的世界。
還是少女的安娜,有很多的追求者。但是孤兒和上流社會的雙重身份,讓她被姑母強迫嫁給了卡列寧(一個大她20歲,貧窮出身的的大官僚)。因為他可以養活安娜和她的哥哥。
看來,失去父母的安娜匱乏愛,這種愛沒有在她的姑母那裡得到彌補。
我曾在《幸福課》裡看到過一段話:
一個人,在生命的早期階段得到的愛,應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當我們缺少這種“愛”時,我們就會不斷的渴求和索取愛,我們會更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所以當我們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在乎我們時,我們會想遠離他們,就像遠離曾經讓我們失望的父母。因為我們擔心,他們會否認我們的價值。
安娜,就是那個童年匱乏愛的女孩。整部電影裡,只有兩句話涉及到她的原生家庭。
第一句,是在伏倫斯基第一次去拜訪安娜,卡列寧和莉迪亞在討論如何安置孤兒。伏倫斯基提議,應該聽聽安娜的建議。安娜說:自己是一個孤兒,從小和姑媽長大。
第二句,是哥哥來調節安娜的婚姻時,安娜告訴哥哥:自己嫁給卡列寧的時候才18歲,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女孩。她是被姑媽強迫嫁給卡列寧的,因為卡列寧可以養活她和哥哥兩個人。
安娜的童年遭遇,讓她經歷了愛的匱乏。而強迫她嫁人的姑母,無疑是讓她失望的。所以,她想遠離姑媽。以至於在她最困難的時候,只是找了嫂子多莉去訴苦。
反觀多莉,一個有著良好原生家庭的女人。在遇見丈夫史蒂華出軌,她直接選擇了回孃家。那裡是她的避風港,無論在外面受了多少委屈,那裡永遠有愛她的父母在等著她。她的委屈和憤怒,可以得到渲洩。但是,這是安娜沒有的。
正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讓安娜的內心感到壓抑和孤獨。她渴望愛,就像“一個飢餓的人渴望食物”一樣。這注定,她無法抵禦愛的誘惑。
二,婚姻裡愛的匱乏,讓安娜更加壓抑和孤獨,也讓她更加渴望愛情
我來描述一下,其中一段的對話場景。
安娜:“他們(哥哥和嫂子)必須再次說話,愛對方,你不同意嗎?”
卡列寧看了看牆上的鐘表,說:“同意什麼?”
安娜看著準備出門的卡列寧,說:“為什麼不一起去?卡列寧,我們已經好久沒有在一起了。”
“安娜,你想讓我為了你哥哥,停止國家的工作。”卡列寧一副驚訝的語氣。
“原諒我。”安娜無奈的說。
卡列寧安慰安娜,說:“去吧!去做你認為合適的事。我知道你會理解我的。”
“只是,當心要如何行事。”安娜無奈地說出了丈夫沒有說完的話。
然後,卡列寧因為工作走了。
簡單的對話,可以看出安娜在婚姻裡是孤獨的。那個大她20歲的卡列寧,會像她姑母說的一樣“養活她”,卻無法給她愛情。因為他是一個官僚機器,一個只會工作的官僚機器。
在安娜需要卡列寧的幫助和陪伴時,他有比安娜更重要的工作需要處理。他在工作的同時,分了很少的心去聽安娜說的話,以至於會發出“同意什麼?”的疑問。
在安娜要求他和自己一起去莫斯科挽救哥哥的婚姻時,他驚訝得說:“你想讓我為了你哥哥,停止國家的工作。”
安娜知道,丈夫的世界裡,工作大於一切。只能說:“原諒我。”在丈夫安慰她的時候,她很自然的說出了丈夫沒有說完的話。說明她經常被忙於工作的丈夫拒絕。
婚前,安娜匱乏愛,源於親情。婚後,安娜匱乏愛,源於愛情。
所以,8年的婚姻,也沒有彌補安娜所匱乏的愛。反而讓她對愛的嚮往再一次被壓抑,這讓她感到更加孤獨、無助。
殊不知,這種對愛嚮往的力量,壓抑的越久,反彈就越大。
所以,當她遇到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並對她進行瘋狂追求的伏倫斯基,她的愛情與生命力便被喚醒了。
在她的生命裡,從來沒有人這麼在乎她。這注定,她無法抵制愛情的誘惑。
電影裡,安娜和伏倫斯基第三次見面,是在火車中途的加油站,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中途的加油站。當安娜表示拒絕伏倫斯基的追求時,他說:我必須在你在的地方,你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會出現。”
安娜感動的流淚了,這種愛是前所未有的,是她一直渴望卻始終沒有得到的。這對她有致命的誘惑。
然而,真正讓她淪陷的是卡列寧,那個不肯給她愛的男人。這充分的體現在,安娜參加貝琪(伏倫斯基表姐)舉辦的舞會回來後。
卡列寧平靜的站在燭臺前,說:“你與伏倫斯基伯爵的交往引起了大家注意。”
安娜:“你嫉妒?”
卡列寧:“我的嫉妒對你來說是冒犯,對我則是侮辱。”
安娜喊出了她的心聲:“冒犯,那麼冒犯我吧!冒犯我,讓我感到你在乎我。”
卡列寧:“我認為這樣的事很丟人。”
安娜:“不丟人,真的,說出你對我感覺,你的感情。”
聽到這句話,卡列寧的臉上和語氣裡才有了憤怒:“我們在談你的行為,不是感情。甚至不是你的,我也不想介入你的感情。我有責任提醒你…”
不等卡列寧說完,安娜說出了他沒有說完的話:“提醒你自己,你的職責。”
於安娜而言,無論她怎麼做,都無法得到卡列寧的愛。卡列寧只愛他的工作,他的面子,他的名譽,就像他當初娶安娜一樣。一個40歲,沒有家庭背景,完全靠自己努力奮鬥的大官僚。為了面子和名譽,娶了一個漂亮的18歲貴族女孩,儘管沒有愛情。就像安娜在電影裡說的,他從來沒有把她當一個活著的女人看待,一個需要愛的女人。
這一切,都讓安娜想要遠離他,也加速了安娜淪陷於伏倫斯基的愛。
2.“經濟獨立,決定人格獨立。”經濟不獨立的現實與渴望人格獨立的理想,註定安娜走向悲劇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就缺少自尊;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信。
一,婚姻裡,每一個人都渴望自尊和自信
電影開始,多莉發現丈夫史蒂華出軌,她決定離婚。在安娜的勸說下,為了孩子,多莉向史蒂華妥協。
安娜安慰多莉:“史蒂華有點無常、淺薄,像他那樣的男人,不忠誠,那很羞愧,卑鄙,但不代表什麼,對他們(自私、偽善的上流社會的人們)來說。他們的妻子是神聖的,其他人,那些女人,他們看不起。我並不理解,但就是這樣。”
這是安娜對多莉的安慰,。同時,一句“我不理解”,道出了對當時虛偽上流社會的鄙夷。(在當時的上流社會,追求婚外情幾乎是一種時尚,幾乎每個家庭都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夫妻各過各的,丈夫個個有情婦,妻子人人有“外遇”。到處充斥著骯髒和齷齪,華麗外衣下包裹著的是一個個靈魂散發著惡臭的軀體。但他們只要表面維持著家庭的體統,上流社會就允許,並加以鼓勵。)
看到孩子們的多莉,在安娜的安慰下,心軟了。說了一句:“一直都是為了孩子。”
所以,這不是史蒂華第一次出軌,而是他第一次在他和多莉的床上出軌,這讓多莉無法忍受。而多莉向史蒂華的妥協,證明了經濟不獨立的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每一個女人都渴望過獨立平等的生活,又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
相比於多莉,婚姻裡的安娜,同樣沒有獨立和平等的生活。這一切都源自於卡列寧對女性的歧視。
對於史蒂華的出軌,卡列寧的評價是:“他太不小心了。”
對於多莉提出的離婚,卡列寧的評價是:“女人永遠不會離開自己的丈夫。”
對於安娜成功幫助哥哥挽救了婚姻,卡列寧的評價是:“不管怎樣,都會這樣結束的,你根本不用去。”
卡列寧代表了整個上流社會的價值觀:歧視經濟不獨立的女性,認為婚姻裡女人要向男人絕對的服從。
這使得安娜,在要求他陪同自己去挽救哥哥的婚姻遭到拒絕時,只說了一句“原諒我”。在他們一起參加舞會時,他可以一直和莉迪亞交談,而忽略安娜的存在。
對安娜來說,伏倫斯基的出現,以及對她瘋狂的愛,讓她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她需要愛,需要自由,需要平等。
在那個被卡列寧忽視的舞會上,伏倫斯基找安娜說話,安娜驚恐的望向丈夫,發現丈夫正在和莉迪亞正交談。(他們一向如此,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無論是在安娜的家裡,還是在外面)
【 莉迪亞,代表了經濟獨立女性的地位。她是一位伯爵夫人,有自己的工作,可以以工作的緣由出入安娜的家,可以以工作的緣由和卡列寧不停的交流。反襯了以安娜為代表的經濟不獨立的女性,沒有自尊和自信。】
伏倫斯基告訴安娜:“別擔心,他(卡列寧)從來沒有看你。安娜,你是無辜的。你有活潑的每個權利,讚美,渴望。”
伏倫斯基的話,像是一把火,點燃了安娜內心深處對自由、平等的嚮往。而這又是與她生活的現實相悖的。
從更深一個層次上說,伏倫斯基的愛對安娜來說,嚮往著自由和平等,正是她所渴望的人格獨立。
二,沒有獨立的經濟,愛情也變得不切實際
為了愛情,為了“人格獨立”,安娜和伏倫斯基拋棄一切,去了義大利,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他們嶄新的生活。在那裡,那一段時間,安娜的快樂是大於不快樂的。她得到了愛情,得到了“自由”,得到了“獨立”。
然而,沒有經濟來源的一切,所謂的美好,都是不切實際的。 人,只有自己強大,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保護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掌控自己想掌控的。
渡過熱戀期,伏倫斯基開始嚮往過去的生活,安娜也開始思念她的兒子和上流社會的生活。
回到莫斯科,身無分文的伏倫斯基,去向母親求助。他母親幫助他的前提,是他離開安娜。
安娜,一個不離婚,又公開婚外情的女人。不被上流社會接納,又無法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兒子。這讓獲得愛情的安娜糾結、痛苦。此時,她的生命裡除了愛情,什麼都沒有。
反觀伏倫斯基的母親,一位單親媽媽,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流社會立足。在伏倫斯基私奔後,依然可以在軍隊保留他的爵位。她可以做主,是否給伏倫斯基發放津貼。
伏倫斯基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我的母親,可以比得上兩個父親。
一個人的收入決定了她的生活狀態,決定了她走過的路,見過人,經過的事。生活狀態決定了一個人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健全的人格,是建立在基本的經濟獨立基礎之上的。
所以,沒有經濟獨立的安娜,註定得不到她想要的人格獨立。她拋棄一切追尋愛情,那代表著“自由”、“平等”的愛情,最後卻被愛情束縛,失去了自由和平等。
她只能把注意力都放在伏倫斯基身上,她認為自己失去了一切才換來愛情,伏倫斯基必須像她一樣愛自己。這時候,安娜的愛,更像一種病態的佔有慾。她變得偏執、暴躁、乖戾、善妒。
所以,在她看到伏倫斯基去見他的母親,並向其他女人問候時,她像一個怨婦一樣咆哮。最後,換來了伏倫斯基的摔門而去。
就這樣,在僅有的愛情中絕望的安娜,最終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結語:
重溫經典,除了同情,我還看到了安娜的貪婪:什麼都想要,又什麼都得不到。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安娜的身世和婚姻讓人同情,看似擁有一切的她,實則缺乏最基本的愛。悲劇的開始,源於“匱乏愛”。
匱乏愛,讓她想要遠離她的姑媽,她的丈夫,那些她最親近,又不在乎她的人;匱乏愛,讓她無法抵禦伏倫斯基瘋狂的愛。
看似她放棄一切追尋愛情,實則她又不想失去一切。
她不想失去兒子,她不想讓兒子失去母愛後,再失去父愛,所以她不離婚。她不想被社交圈遮蔽,所以她央求伏倫斯基帶她去戲劇院。她不想失去伏倫斯基完整的愛,所以她不允許伏倫斯基去追求愛情以外的任何東西。
看似她想要的東西都在被無情的抨擊,實則是她自己不懂“捨得”。什麼都想要,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原來,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沒有經濟獨立的安娜,在婚姻裡沒有自尊,沒有自信。
伏倫斯基喚醒了安娜獨立的意識,殊不知,人格獨立的基礎是經濟獨立。所以,婚外情裡,安娜依然沒有自尊和自信,她需要不停的打扮,保持美麗,來乞求愛情。最終,在絕望的愛情裡走向悲劇。
原來,經濟獨立決定人格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