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642.55億元,中國產片份額達到64.07%。年度票房榜前10名中,8部為中國產影片;15部票房10億+影片中,10部中國產影片;4部躋身中國影史票房前10名。毫無疑問,這一年的中國產電影市場充滿艱辛,卻也驚喜連連,科幻、動畫、青春、現實、犯罪,各個題材都有突破。寒冬之下,振奮人心!
01
小破球開啟中國科幻片大門
2019年的大年初一,一部《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低開高走,一路逆襲,最終票房突破46億。在經歷了“三體們”的多次跳票後,終於是郭帆的小破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
《流浪地球》的成功,可以說是從零開始。在此之前,科幻型別電影在國內還沒有任何成功的範例,此前沒有科幻電影作品的導演頂住質疑,帶領團隊從兩個人逐漸壯大到七千多人,從特效實現到視覺風格,一點一點摸索。未來末世、地下城、空間站等奇觀性場景,被大體量地落到了實處;精神核心上,不一味地模仿好萊塢大片,而是植入了東方式的家國觀念,老中青三代齊上陣,讓不少即使平時不接觸科幻大片的中國觀眾也能從中找到精神上的共鳴。
雖然在情節方面、人物刻畫上,《流浪地球》還存在一些缺失,製作方面,導演也坦言與好萊塢水平存在著差距,但是瑕不掩瑜,主創團隊充滿用心與誠意的製作,把中國特色的科幻帶到了人們眼前,在帶來驚喜的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而此後,儘管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壘》在暑期檔遭遇口碑、票房的全面崩盤,但也是中國產科幻電影曲折前行中的一次“試錯”。
除了硬科幻,2019年,同樣是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著名編劇董潤年執導的首部長篇電影《被光抓走的人》則都選擇在科幻的外殼下,講小人物的故事。前者走的是甯浩一貫的荒誕喜劇路線;後者則利用幻想奇觀講現實情感。從兩部電影所收到的關注來看,軟科幻,不失為當下中國產科幻發展的一大創作方向。
02
青春電影迎來“春天”
從2013年《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始,中年導演們找一群流量偶像,矯情地緬懷、悼念已逝的青春,套路式青春電影氾濫成災。但近三年,內地青春電影開始展現出新的面貌。2017年有《嘉年華》《閃光少女》,2018年有《狗十三》,而2019年,則是《過春天》和《少年的你》。
兩部影片都在青春題材中注入現實主義的成分,雜糅犯罪情節,將鏡頭對準一系列社會現象,不煽情不賣慘,不過度美化,也不刻意抹黑,真實地將多元複雜的少年生活呈現在觀眾面前。影片把少年的衝動、焦慮、迷茫、幼稚、堅定等各種複雜的情感抽絲剝繭般地一一展現,引起觀眾共鳴,也喚起了他們對人性對社會現狀的思考。
《少年的你》聚焦高考、校園暴力、家庭教育等話題,成為華語青春片中業內外口碑最高的一部。對於暴力的直觀體現,對制度、施暴者、旁觀者等的深刻問責,是電影帶給觀眾的驚喜之一,而另一層的驚喜,則來自於導演和演員。一位來自香港的導演拍出了大陸校園最殘酷的一面;一位流量明星,用實力證明了不是所有流量明星都沒有演技。
《過春天》關注“單非”(指父母其中一方系香港人,另一方是內陸人)群體,父母情感的缺席,身份的邊緣化、金錢社會下的慾望,交織出女主角佩佩的青春物語。《過春天》是導演白雪的第一部作品,此前,她當了十幾年的家庭主婦。一部處女作能夠節奏流暢、描寫細膩,且表達深刻,讓無數觀眾為之驚豔。儘管最終票房不盡如人意,但是影片對於中國產青春電影創作界限的突破,具有無可爭議的意義。
03
哪吒創造國漫新高峰
2019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贏得近50億的票房,超過《流浪地球》,奪得年度票房冠軍,同時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第二名,創造了中國產動畫電影的新紀錄。《哪吒之魔童降世》收穫全年齡層觀眾的喜愛,證明了國漫的巨大市場潛力。
電影獨闢蹊徑,對家喻戶曉的故事進行顛覆性改編,使得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煥發新的生命力,也讓其背後的彩條屋對其部署的“封神宇宙”信心倍增,並趁勢將《姜子牙》定檔於2020年大年初一。而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異軍突起,年初的《白蛇:緣起》和後來的《羅小黑戰記》都表現不俗。
但不論是“國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降世》,還是“黑馬之作”《白蛇:緣起》,都是好萊塢模式成功結合中國傳統元素的產物。前者,哪吒因魔童身份為世人嫌棄,與命運抗戰找到自我,最終蛻變為英雄,這是經典的好萊塢三段式敘事;後者更是由追光動畫與華納兄弟共同製作,是更靠近好萊塢流水線式的電影作品。
反倒是《羅小黑戰記》,極富想象力且全新的世界觀構建,帶領觀眾拓展想象力的邊界。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種創新,也使得《羅小黑戰記》難以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樣實現圈層的突破。但作為一部2D動畫,能夠取得不遜於3D動畫的成績,已經證明了創新在市場的可能性。
自《大聖歸來》誕生,“國漫崛起”的口號就不絕於耳。2019年,一部接著一部優秀中國產動畫電影的出現,見證著國漫創作者們的努力,也的確讓觀眾看到了國漫在進步和成長,但真正的國漫崛起,道阻且長。
04
現實題材繼續爆發
縱觀18、19年,自從《我不是藥神》爆火以後,關注社會熱點、反映現實問題的電影作品明顯增加了。不僅是現實主義題材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中的重要型別,現實話題與型別化影片的結合,也成為重要的創作手段。
在柏林電影節上創造歷史的《地久天長》通過講述兩個家庭的悲歡離合,把中國社會長達30年的時代變遷,人情冷暖呈現給了觀眾,引起了大家對親情、友情、愛情的共鳴。電影涉及到失業潮、計劃生育、失獨家庭等社會現實,尤其反映了獨生子女政策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
《送我上青雲》則立足女性,演員姚晨首次擔任監製,以單身女記者患癌以後尋求愛、尋找自我的故事來展現都市女性的困境。懷抱理想卻在現實中四處碰壁、“求不得、愛別離”的情感引起了不少都市男女的認同。
大鵬、柳巖主演的《受益人》,關注小人物的悲苦,俞白眉和鄧超再次合作的《銀河補習班》則主打反思教育問題,關注父子情、家庭教育等話題。
幾部影片雖然評價褒貶不一,有的作品尚未成熟,但從題材角度來講,觀眾對現實題材電影的關注度正在不斷地上升。走進電影院,大家不再只青睞歡樂搞笑的喜劇片、愛情片,而是越來越多地選擇去觀看一些需要加以思考的現實題材電影,這令創作者們備受鼓舞。
05
犯罪題材“殺”出重圍
犯罪題材電影因為內容原因,公映之路常常走得頗為坎坷。《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南方車站的聚會》在2019年能夠與觀眾見面,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了。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大膽揭露社會問題。迷幻的畫面、晃動的鏡頭、潮溼的質感,電影雖然有一個商業片故事核心,卻依然保持著婁燁導演特有的表達技法。
《南方車站的聚會》將視線聚焦邊緣人物,把他們的善良、邪惡、無奈等性格全方位地刻畫出來,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個亦正亦邪、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物。
兩部電影都帶有導演極其強烈的個人色彩,《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戛納,《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獲得金馬獎包括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提名。以往,這類影片在市場上常常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但這一次,兩部影片都創造了導演個人的票房記錄,《南方車站的聚會》更成為近幾年表現最好的犯罪文藝片之一。
此外,賀歲檔黑馬《誤殺》憑藉口碑逆襲,票房突破10億大關,在贏得票房的同時,亦證明了在懸疑罪案類影片的改編與翻拍過程中,本土化的落地,才更容易獲得市場成功。《誤殺》正是因為選擇了放棄原版的一條路走到黑,突出展現人性善與惡的掙扎,與國內觀眾產生情感共振,最終收穫意想之外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