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近日,光線彩條屋出品的《姜子牙》和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兩部電影先後官宣,都定檔於2020年上映。一個是49億票房神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彩蛋預告熱片,一個將由影帝黃渤出演姜子牙,都很讓人期待。如此被小說和電影選題青睞的姜子牙,其實在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也的確是個經天緯地的大賢大能之人,可是,他是如何一步步從人變為神的呢?

一、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齊國的開國之君

黃渤在9月23日發文調侃:“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也稱呂尚,別號飛熊。被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文王封為“太師”(武官名),被尊稱為“師尚父”……這麼多名字,我該叫啥”

看著確實比較亂,我先來捋一捋:

黃渤飾演的姜子牙海報

1、姜子牙簡介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因其先祖伯夷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呂國(今山東日照的莒縣),所以從其封姓,也叫“呂尚”。姜子牙的“子”,沒有實際含義,所以也可以省略直接叫他“姜牙”。因為周文王盼望賢臣,而得名“望”。傳說周文王姬昌之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姜子牙,是因為曾夢見飛虎撲來,大臣解夢時說是吉兆,必有高人輔佐。周文王去尋訪時,行前先佔卜了一卦,卦相顯示“有大獲”,將遇霸王的輔臣、帝王的老師。而後就在渭水碰到了垂釣的姜子牙。所以文王立其為師,子牙就官拜“太師”,武王尊之為“師尚父”,“太公”也是父親的意思,也尊稱老者。“太師”和“太公”都是由姜子牙而來。後來民間以訛傳訛,把文王卦相中的“非熊非羆”簡化為“非熊”,慢慢就變成了姜子牙的道號“飛熊”了。

《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

所以回答黃渤問題:叫什麼都可以,但最為今人所熟知的稱呼,就是姜子牙、姜太公。

2、姜子牙的功績

姜子牙共輔佐過六位周王:作為太師,姜子牙輔佐文王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作為軍師,他輔佐武王伐紂,通過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而後又為武王治國獻計獻策。再後來,他輔佐執政的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太公的功績被周人作詩傳頌,並列入在宗廟祭祀和朝會宴享時演唱的《大雅》之中。

周初分封之時,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帶來了“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的盛況。齊國曆整個周代而始終國力強盛,至後來,齊國成為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之一。作為齊文化的創始人,姜子牙也奠定了齊文化在中國歷史中的不朽地位。

3、姜子牙的才學

中國的歷代典籍都公認姜子牙的歷史地位,道家、儒家、法家、兵家、縱橫家等都尊姜子牙為本家聖人,所以他被稱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的一生,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樹,其中尤以軍事為最,可以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子牙著有《六韜》,又稱《太公兵法》或《素書》,是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

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並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仍在借鑑太公《六韜》的要義。

二、姜子牙的“神化“之路:從廟堂,到民間

史料記載:姜子牙生於公元前1156年,死於公元前1017年,壽至139歲。這等長壽且又處於古代,的確讓人驚訝。且因他本人注重養生、修習道法,這就為他後來的“羽化登仙”傳說打下了現實基礎。

姜太公為炎帝神農氏54世孫,伯夷36世孫。史書載他生於“東海上”,也就是現代山東東部黃海之濱,但是在古代提到的“東海”,本來就是民間認為神仙所在的地方。

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在西周王朝,他官拜“太師”,是“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也就是說他在周朝中的地位、尊寵已到極致。

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

到了元朝時期,民間開始有對姜太公的神話傳說。說他曾在崑崙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

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小說《封神演義》,從此,姜太公就變成了掌管天下的眾神之上的神主。他既是武神,也是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尊神。這些雖然超出了史實,但卻反映出姜子牙在民眾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姜子牙,為何被文藝作品鍾愛

1、廣得民間認知,有情感基礎

說起神話IP在中國民間的認知度,《西遊記》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所以我們看到早些年《西遊記》的故事被以各種形式改編成小說,又搬上熒幕,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動畫電影的《大聖歸來》等等,都是基於原著,進行了延展和再創作,因為這樣的題材容易火。

要論排在第二位的神話IP,就非《封神演義》莫數了,對於姜子牙、哪吒、楊戩等人物的故事,國民上至黃髮老叟,下至垂髫小兒,人人都可信口講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也盡人皆知。所以《封神》系列故事逐漸大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也檢驗了人們會為封神IP買帳。

2、老志不死的精神力量,給人鼓舞

姜子牙在世139歲,在他70歲之前的前半生裡坎坷多磨,可謂是事業不得志,家庭不幸福。而他的後半生又轟轟烈烈、經天緯地。充滿了戲劇張力。

在他遇到周文王之前,曾在商紂王朝中任職,後因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無道而離開,過了一段遊說和隱居生活。他在七十歲時,還當過屠夫,賣過吃食。身為上門女婿的他既不會耕田、又不會織網打漁,因無力生計而被老妻逐出家門,成為“齊之逐夫”。

但歷經半生寒微的姜子牙,仍能不氣餒地修身忍性,靜待時局,最終遇到明主周文王,就火力全開地施展平生抱負。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給人無限的鼓舞。

大智大慧的姜子牙,在現實中獲得了“百家宗師”的學術地位,在神話裡也擁有萬神之神的至尊榮耀。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就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神話故事歌頌他,所以姜子牙的故事生生不息,源遠流長。(完)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

許仲琳《封神演義》

南宋《武王伐紂平話》

《戰國策·秦五》

《說苑尊賢》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對比李小冉的天生麗質,張天愛一頓飯只吃三口的意念減肥誇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