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看的,是陳可辛的《中國女排》。
但從實際情況出發,這部電影未必能在票房爭奪戰上笑到最後。
因為它的主創牌面雖然強悍,但考慮到運動題材向來在國內不溫不火,要想光靠陣容吸金,有難度。
反觀另外幾部,局面就更為複雜。
《姜子牙》雖然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不一定能複製《哪吒》的奇蹟。
但中國產動畫這幾年頻出奇招,這部新作的潛力不可小覷。
《囧媽》作為徐崢第四部囧字頭電影,儘管在過往幾部的票房上表現都算穩定。
但到底是囧了4次,觀眾能否繼續給這個概念買單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相較上面三部有著不確定因素的作品,重點是接下來的兩部。
《唐探3》,在經過一波網劇預熱後已經自帶熱度。
加上前兩部逾40億的票房記錄,拿到今年的檔期冠軍不是不可能。
但,別忘了,還有部重頭戲在“威脅”陳思誠。
昨天看過這部電影的點映後,感覺今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不出意外的話,就在這兩部之間產生——
緊急救援
The Rescue
先別去管海報上的彭于晏,單說導演本身,就是票房保證。
誰呢?
林超賢。
兩部主旋律,讓這位香港導演名聲大噪。
這兩部電影不光口碑過硬,票房表現同樣不錯。
如果用“行動三部曲”給林超賢這三部作品歸類的話。
累計48億多的票房,完全不虛隔壁的唐探系列。
再來說題材,中國首部海上救援的華語片。
都知道,世界公認難拍的戲有三種,小孩、動物、水。
水戲難就難在它的不可操控性和低容錯率。
而這部新片不光大面積拍水戲,一拍還拍到了水下30尺(10米)。
要知道,這是常人不帶任何裝置的深潛極限。
更何況劇組帶那麼多裝置下水,難度可想而知。
林超賢厲害的一點是,他不但克服了水中的拍攝障礙。
而且還讓影片整體的視覺完成度達到極致。
這一方面得歸功於電影強大的幕後團隊輔佐。
得益於他們的幫助,導演才能夠快速將對方的經驗內化到自己的作品中。
▲鮑德熹曾憑《臥虎藏龍》斬獲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
技術上有高人輔佐不足為奇,畢竟,電影是一個團隊作業。
難能可貴的是,在有優質資源配合的同時,另一方面,《救援》依然繼承了林超賢一貫的優勢:
極富張力的鏡頭節奏和代入感超強的音畫渲染。
影片從頭到尾一共講述了四起救援事件,分別涵蓋海上油田、河道、飛機、油輪四個情景。
整體上來看,影片的情緒隨著每次救援難度的增加,在一步步遞增。
但如果你問我哪場戲最讓我揪心,答案將是飛機營救那場戲。
有多緊張?
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導演對敘事節奏的出色把握。
在處理救援過程的戲份上,你幾乎挑不出來什麼問題。
如果說《中國機長》是因為趕進度倉促搞了個半成品的話。
這部《緊急救援》,則是實打實的誠意之作。
為了這部作品,據導演介紹,拍完《紅海行動》之後,其實就已經在構思《救援》了。
但因為看過真實的救援素材後,深感拍攝難度之大的他,必須力圖為還原影像的真實感進行構思。
這一構思,就構思了近5年。
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這5年時間沒白花。
可以說,每一場救援的戲,無論從前期準備還是到中間的救援過程乃至收尾,都銜接得非常緊湊。
138分鐘的戲看下來,完全不累。
嚴格意義上講,《救援》的氣質並不是完全的主旋律。
相較《紅海行動》和《湄公河行動》那兩部更強調大場面的電影。
林超賢在新片中加入了更多親情的元素。
視角上,也從前兩部的巨集大敘述,更多落到了個體身上。
▲彭于晏和小演員的父子情頗為感人
儘管目前暫時沒有資料顯示影片具體改編自哪件真人真事。
不過從其呈現的主體來看,現實中的確是有原型存在的。
其中,中國第一支專業海上搜救隊——東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應該就是主創重點參考的原型。
因為片中引用了這支隊伍的團隊口號:
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17年的時候,東方衛視當時還以這支隊伍做過一套紀錄片。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
儘管目前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已經組建有上海、大連、湛江、廈門四個救援飛行隊。
但總人數相加,竟不超過500人……
都知道,救生員是個高危職業。
如此少的錄取名額,除了體現出行業招人的嚴苛標準。
其實也側面反映出這項職業背後的心酸。
儘管,他們取得了成績。
但成績背後,是無人知曉的痛苦和無私奉獻。
主角高謙(彭于晏 飾)承受的,正是這樣一種兼具理想主義和悲情色彩的命運。
一方面,他救死扶傷,次次身赴險境,拿自己的命換來別人的希望。
這讓他成了英雄。
可是另一邊,職業的特殊性要求他必須隨時待命。
頻繁出勤,讓他有時候無法悉心照料家庭。
而這,又讓他成為缺席的人。
諷刺的是,他在救人的同時,上天卻拼命想奪走他最親愛的人。
這個玩笑,太殘忍。
身處這樣的高壓之下,有人堅持,一定有人離開。
但離開的人也不能單純能用“自私”去概括。
畢竟,脫下制服,他們也是某人的父親、丈夫、兒子,亦或兄長。
他們為別人的生命負責,可如果自己遭遇不測,誰來為他們的家人負責?
放下驚心動魄的救援,影片丟擲的這個問題格外引人深思。
而作為一部有關救援的電影,《緊急救援》最棒的部分,在於它沒有去神話這批英雄。
正因為這群人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當有人離開,影片的悲劇色彩才會愈發強烈。
透過英雄之死,我們意識到,真正的英雄並不是刀槍不入。
而是,TA明知道自己這一趟任務可能無法活著回來,但TA依然義無反顧選擇救你。
當你我都在過年的回家路上,這群人,卻因為職業的特殊性依然堅守崗位。
這樣的犧牲和付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尊敬和掌聲。
最後講個真事兒吧。
截止到2001年的時候,中國的海上救援都是白紙一張。
後來,通過向經驗豐富的香港飛行服務隊取經,才慢慢發展到現在規模。
2016年的時候,一艘輪船失火,且失事地點遠超救援隊飛行半徑。
場面和影片描述的部分情景如出一轍。
在好不容易搶下來的20分鐘救援時間裡,救生員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因為需要救的人太多,在成功轉移完船上人員後,搜救隊員才離開。
這是真實發生在現實裡的故事。
海上救援隊的隊員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換來他人的平安和未來。
和林超賢前兩部影片裡的軍人一樣,救生隊員同樣值得被歌頌,被銘記。
也許,你只是將這部電影當作林超賢另一部主流商業片。
可主流並不意味著沒有啟發意義。
《救援》能喚起人們的,是對一個職業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
單做到這一點,就已經讓它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有了不俗的格局。
更何況,林超賢新片無論在場面上還是情緒感染力上,都不會輸給《唐探3》。
今年撞上這麼強勁的對手,陳思誠,就問你你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