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停播三年的節目突然在網上火了。
圍觀群眾紛紛表示“笑得滿地打滾”、“春晚沒它不看”、“比追劇還上頭”。
這一切,究竟是觀眾的過度誇張,還是節目的過於離譜?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
譚談交通
型別:真人秀
主演:譚喬
單集片長: 5-10分鐘
這是成都本土的一檔交通警示類節目,在四川衛視地方電視臺播出。
從2005年播到2018年,它在當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近兩年來,由於片段在網上傳播,這檔地方節目也成功出圈。
B站上,一則影片的播放量輕鬆破百萬,相關的鬼畜剪輯也應運而生。
豆瓣上,被評出9.5的高分,超過八成的觀眾打出五星。
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叫譚喬,是成都交通管理局宣傳處民警。
節目的形式也很簡單:在每期節目中,譚喬和攝影師走在成都的街頭,尋找違規行駛的人,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
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但卻十分貼近大眾、詼諧幽默,並且絕對真實。
最重要的是,每期節目都呈現出了十足的笑點,堪稱集相聲、小品、二人轉、雜技為一體。
廢話不多說,這就來給大家仔細品一下最經典的幾期名場面。
名場面一:到二仙橋走成華大道
這天,譚警官看見一位大爺騎著電瓶車,違規行駛在快車道上。
它的車後面還拖著長達數米的貨物,一看就十分危險。
譚sir立馬把他叫停,沒想到大爺剛下車就敬了個禮,字正腔圓地說了聲“警官好”。
問好的同時還瘋狂眨眼,似乎想透過賣萌來矇混過關(誤
譚sir不為所動,立即開展了誘導式教育,想讓對方意識到走快車道是錯誤的。
他問道:“你騎著這車該走哪啊?”
大爺答道:“到二仙橋”。
譚sir懵了,他意識到自己的提問有歧義,又換了個問法:
“我是說你該走哪條道!”
大爺又乖巧答道:“走成華大道。”
好傢伙,對答如流,且挑不出任何毛病。
譚sir急了,直接指著車上的違規運載貨物問道:“你這車子能拉嗎?”
大爺認真地回答道:“只能拉一點點。”
譚sir急得跳腳:“我是問能不能拉???”
大爺沉著冷靜:“能,只能拉一點點,不能拉多了。”
堪稱大學本科答辯現場,可謂宇宙級別的跨服聊天,誰看了都得說一個服字!
名場面二:貝特司櫥櫃是真的好
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譚警官在街上看到了離譜的一幕。
一輛執行的電動車上同時坐著兩個年輕人。後者擁擠地靠在座椅上,看起來搖搖欲墜。
前者更加誇張,整個身體趴在方向盤上,雙手抱著車上的物品,從遠處看就像用嘴在開車。
譚sir立即將兩人攔下,但坐在前面的年輕人卻遲遲不肯下車。
詢問下才知道,他懷中抱的是電瓶,雙手捏的是電瓶上的線,一旦撒手車就不能運轉了。
一時之間,讓人不知道該感慨這車壞得有多離譜,還是該感慨這位大兄弟的開車方式有多離譜。
譚sir轉了個身,讓坐在後面的人下車,但沒想到他也不願下車。
“我不能下來,我一下來板凳就會掉。”
譚sir:???
這伊拉克戰損限量版電動車,這真·人車合一的高超技藝,讓譚sir直接傻眼。
把兩人強行叫下車,譚sir才瞭解到這個荒誕事件的幕後故事。
原來,這兩個年輕人從事裝修行業,電動車是單位配的,但是開久了就壞了,並且越壞越離譜。
他倆也沒有辦法換車,只能湊活著開這輛車外出工作。
對兩人進行批評教育後,譚sir猝不及防的來了一句
“韓國車就是不經摔啊!”
兩個年輕人懵了:“啥子韓國的哦?”
譚sir:“車上不寫著思密達嗎?”
年輕人:“這是民思達。”
我當場發出一個爆笑!
沒曾想,這一番雞同鴨講的對話,卻突然激起了兩個年輕人的愛國情懷。
“我們從來不用韓貨和日貨,我們支援國產。”
堪稱慷慨激昂的宣誓,就連譚sir聽了就不得不叫好,對兩個愛國青年豎起了大拇指。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讓譚sir始料未及。
年輕人突然轉向鏡頭,大聲說道:“要用就用國產貝斯特,我們是貝斯特櫥櫃的!”
好傢伙,這傳播意識可以說是十分到位了,竟然當場打起了廣告。
光說還不夠,年輕人指了指電動車上的一塊板子。
“電瓶車的鋼筋摔斷了,我們就用廠裡的板子代替,隨隨便便承重250斤不是問題!”
剛才還義正辭嚴的譚警官,此刻竟乖乖地坐在一邊,津津有味地聽起了貝斯特櫥櫃的介紹。
反向推銷,最為致命。
這樣的廣告鬼才,貝斯特櫥櫃的老闆看了估計想立馬升為銷售總監!
名場面三:你是看上了我,還是看上了我的床?
這是個註定不平凡的一天,譚sir在街上看到了一個能力超群的奇人。
一名大姐騎著一輛腳踏車,車的一側還架著一張巨大的床。
大姐維持著其妙的平衡,開著這輛真·房車,行駛在機動車道上。
譚sir見狀立馬把大姐攔下,展開了問話。
譚sir:“你這是在幹嘛?”
大姐:“我在拉床啊。”
譚sir:“我認識它,我的意思是你馱著它什麼意思?這個車能馱床嗎?”
大姐:“哎呀,我們農村人是這樣的,出來撿到一張床,回家將就睡一下。我們這些人撿到就將就睡一下,你們(城裡人)肯定睡不了。”
譚sir聽這話急了:“我怎麼就不能睡呢?”
大姐聽完,把話鋒一轉:“那這樣,警官我把這個床給你吧。”
譚sir以為對方聽懂了勸導,一口就答應了,並打算把床從車上拆下來處理掉。
沒想到的是,大姐又順勢說道:“那你就給我五十塊錢吧。”
譚sir當場表演了一個目瞪口呆:“什麼?這個還要給錢?”
大姐一臉嚴肅嚴肅地答道:“是要給錢的噻,你不給錢,誰會給你東西。”
譚sir:“你怕不是賣二手傢俱的吧?”
大姐:“我是想要我的床,但你把我攔下來,不就是看上了我的床?”
譚sir反駁道:“我什麼時候看上你的床了?”
大姐也發起了奇襲:“我在車上坐得好好的,你把我喊下來。不是要我的床,難道是要我?”
譚sir立馬解釋:“我不找你!”
大姐:“你不找我那我就走了哦。”
說完,大姐馬上推起了腳踏車,打算騎車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只留下譚sir和觀眾的一臉懵圈。
這鬼才版的嚴密邏輯,轉守為攻的語言體系,強烈建議報送《奇葩說》第八季。
除了上述這三期節目之外,《譚談交通》中還有諸多令人爆笑的奇人異事。
比如聲稱自己“腰馬合一”的三輪車大哥,違規行駛被抓到後,當場就要表演一個側翻,結果把自己摔得紮紮實實。
開車不穿衣服的貨車司機,違規行駛被抓到後衣不蔽體,最後從車裡扯出一塊紅布給自己裹成了抹胸。
還有把“蛇形”說成“色情”,把“投單車”說成“偷單車”,把“勸導警察”說成“川島警察”的諧音梗大神們。
這些沒有劇本,沒有表演痕跡的真人真事,越是一本正經的被呈現出來,就越有一種滑稽逗趣的魔力。
當然,除了搞笑之外,這檔節目也讓人看到了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在節目中,違規駕駛的人,大多是一些迫於生計、不得不超載運輸的普通群眾。
你可能無法想象,那些出現在段子裡的裝載神人,也會真實地出現在我們身邊的街頭。
在他們破舊的交通工具上,承載著超出運輸能力的物品。
他們的肩上,更擔負著難以想象的責任與重擔。
一位騎著單車賣氫氣球的大叔,因為違規駕駛被譚警官抓住訓導。
對話中得知,他從前是一名商人,因為生意失敗老婆跑了。
後來他陸續做過很多工作,都不甚成功。
後來年紀也越來越大了,才決定到街上叫賣氣球,勉強能夠養活自己。
在接受採訪時,他對自己的現狀沒有絲毫的抱怨,始終保持著開朗的心態和樂觀的笑容。
另一位駕駛三輪車駝貨的大爺,因為違規運載貨物被節目組叫停並訓導。
你可能無法想象,在這輛又破又小的車上,裝載了多達幾百斤的木材,木材上還坐了另一個人和一隻狗。
透過採訪才知道,大爺頂著風險運輸這些木材,只為到傢俱廠換點謀生的錢。
大爺已經69歲了,他的父母在十多年前相繼離世。
妻子和尚未出生的孩子,也因為難產事故在十一年前雙雙離世。
車上的另一個人是他的弟弟,遺憾的是,弟弟早年因生病誤用藥物,落下了痴呆的毛病。
現在照顧全家的重任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兩人一狗,在這世間相依為命。
當譚sir採訪他的感受,他只說了三個字:“往前看。”
鏗鏘有力的三個字,勝過無數精心炮製的雞湯,有著讓人動容力量。
十三年來,《譚談交通》的播出影響了無數觀眾。
從訓導違規行駛人員的初衷,到意外成為逗趣搞笑的娛樂節目,再到真實呈現底層人間況味的真人秀。
這檔節目的價值和意義,已經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了更迭。
最難能可貴的是,無論節目的形式和價值如何改變,它都始終保留了一檔民生節目最重要的部分:真實。
不浮誇、不炒作、不賣慘。
在冷靜客觀的鏡頭下,粗糙樸素的對話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赤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