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為一部扶貧劇,《山海情》從一開始的名不見經傳到現在的豆瓣9.4的國劇之光,一路走下來均是觀眾的正面好評,真的太好看了。

據知情人透露,《山海情》不僅會走上《新聞聯播》,並且廣電總局專門為其劇組、演員舉辦座談會,也可以說,在大結局之後,《山海情》的首個“表彰”來了!

導演孔笙、孫墨龍、製片人侯鴻亮,演員黃軒以及《山海情》劇組一起參加這一場特別的座談會。

在知情人放出來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廣電總局的各個領導人坐在一排,戴著口罩,而《山海情》劇組坐在對面,共同參與著就《山海情》這部正劇的座談會。

看著這樣嚴肅而莊重的局面,很多觀眾表示十分激動。“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甚是真理。頂尖製作團隊,《山海情》絕對看不夠的良心劇”,“黃軒也是真的厲害,實力派演員了,演起農村劇也是槓槓的”。

不過,在看到孔笙導演時,觀眾們話鋒一轉,不客氣地笑了。鏡頭中,孔笙導演衣著十分樸素,既沒有西裝革履也沒有捯飭的年輕一點。

反而特別像剛從西海固那個黃沙漫天的大西北迴來的一樣。像極了《山海情》裡的金灘村的一員。

看著導演這樣質樸的樣子,很多網友表示孔笙導演稱得上偉大的藝術家,每次在鏡頭中出現都是那麼樸素。

儘管拍了一部又一部人人稱讚的經典之作,收穫了作為導演的一個又一個榮譽,但仍然還是那個我們感覺親切無比的孔笙導演。

“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我感覺用這句名言來形容孔導再合適不過了。他有偉大品格就是樸素認真,從而拍出了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

其實《山海情》作為一部質樸的國產劇,從拍攝到開播並沒有大肆宣傳,完全就是靠口碑走紅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國產劇真的是活久見,從主演到配角無一例外,全是灰頭土臉的造型,在黃沙漫天的大戈壁上掄耙扛鋤。

逼真的樣子完全就像是土生土長的大西北農民。這樣的演員、這樣的劇作真的是難能可貴。

它不僅讓我們看到當年那個貧乏荒蕪的大西北原貌,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民是怎樣去創造和改造那片土地的。

也許現在我們去旅遊,去觀光,看到富饒的塞上江南,會不由得脫口稱讚:太美了!環境太好了!

但是你能想象到當年是怎樣一磚一瓦,一釐一毫改造出來的嗎?一定不能,所以對於現在的九零後、零零後來說,需要這樣的作品。

因為可以讓這些盡享先人成果的新時代的新生力量看到創造的不容易、改造的步伐有多艱難。讓他們明白為什麼到了現在這個物資豐富、發展迅速的時代還要講“艱苦奮鬥”。

同時在看到先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付出,會讓他們明白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要養成節儉的習慣。

另外,那些體驗過或者是參與了這個改造創造的老人們,看到這樣的作品也能回憶往昔崢嶸歲月,回顧那些年他們難忘而想念的奮鬥青春!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這樣類似《山海情》的作品,這就不僅是歷史再現,更是情感的傳遞。

相比當代的偶像劇的卿卿我我,或者是古裝劇的劍拔弩張,這樣的劇作更加真實,情感更加真切,也能更加引起觀眾共鳴。

10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毛不易,原諒我在喜歡你的第三個年頭,第一次鼓起勇氣,寫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