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鼓起勇氣嘗試寫毛不易。
作為一個喜歡他三年的暴發戶,在這之前我從未想過把他寫進我的文章裡,因為提及寫他,心裡總有一絲膽怯。
並不知道是為什麼,
作為一個顏狗,當初到底是怎麼入的他的坑,17、18年的他,尚還是要顏值沒顏值,要身材沒身材。
後來的我想,也許是他幽默詼諧,可愛又真實的做事風格吸引的我。
《明日之子》第一季,前幾期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存在感,在臺下,他總是被人忽略的那一個,除了上臺唱歌,幾乎沒什麼鏡頭。
那時候的他,是那樣的渺小,讓人感覺不值一提,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竟然獲得了最後的冠軍。
所以很多人都說,毛不易很幸運,很幸運他正好能趕著時間的縫隙去參加比賽,很幸運他遇到了薛之謙。
是啊,幸好他遇到了薛之謙,遇到了他的伯樂,他才有機會在後來的舞臺上,演唱那首《消愁》。
如果把這首歌作為一個分界線,那麼在這首歌之前,毛不易就是那個默默無聞,不怎麼被人看好不被人重視的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可在那首歌之後,他火了,歌火了,人也火了。
其實我嘗試主動認識毛不易的時候,並不是那一年《消愁》最火的時候,因為那時候的我,對於這個要顏值沒顏值要身材沒身材的人很是無感。
認真聽他的第一首歌,叫做《一程山路》,當時聽完這首歌我唯一的感想就是:這首歌的詞真的好美啊。
我是一個很喜歡音樂的人,雖然唱歌並不好聽也不會什麼樂器,可音樂在我心裡始終佔據著一席之地,而那時的毛不易,也同樣佔據了我心裡所有的偏愛。
後來聽歌聽的多了,便想著瞭解他這個人,於是便逐個關注了他的社交帳號,在很多軟體上搜他的名字,即便無意間看到一個影片有毛不易的名字,也要多停留兩分鐘留意一下。
不知不覺間,就瞭解到了很多:
哦,原來他是東北人;
哦,原來毛不易是他自己給自己改的名字,本名並不是這個;
哦,原來他張口說話這麼搞笑啊;
哦,原來他竟然有一米八!
對於他的喜歡,可以說是無心插柳,可最後,這份喜歡卻在我的心裡繁衍生長,長成了一大片樹林。
他很可愛,但可愛的很適度,因為一點也不油膩。
他很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他和娛樂圈裡的很多人都不一樣,他並不是隨波逐流,喜歡左右逢源的一個人,可儘管如此,他身上的特質,總讓人想靠近他、瞭解他、喜歡他。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這句話來形容毛不易,一點也不為過。
他安靜的坐在那裡的時候,儼然就像是一個充滿故事卻又孤獨的歌者,可孤獨並不是他的代名詞,他的心裡,也有很孩子氣的一面。
是啊,他才20有餘,雖然作為一個護士,他曾在醫院裡看到過太多的生死,見證過太多人情的冷暖,可就算他活的再通透,他也依舊保留著屬於他的那份孩子氣。
很多時候,他開口說話,總能達到語出驚人的效果,因為那時的他說的話總讓人不知道該怎麼接下一句,可就是那樣的他,總讓人感覺莫名的可愛。
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情商低,正經的時候就嚴肅認真,輕鬆的場合就放開了玩,其實,這也是他的迷人之處。
他活的很真實,不會說類似“錢財乃身外之物”那些顯得自己格局好像很大的大話。
或許是窮怕了吧,在那個房間號就做203的出租屋裡,到底吃過怎樣的苦或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如果,一個人已經擁有了一個有趣的靈魂,那他的皮囊好看與否,其實並不重要。
至少在我這裡,是如此。
毫不誇張的說,毛不易的人格魅力,強大到足以讓我拋開那些外在的,一改往日對於圈裡的男明星“見一個愛一個”的性格。
記得那年他牙也整,肥也沒減,面對鏡頭還尚且羞澀不適應,在齊齊哈爾夏日的黃昏裡,激動且開心的哈哈大笑,一時忘了還有相機拍著,等反應過來,才想起來遮住自己一大笑就會露出牙縫的嘴巴。
那時,我一點也沒感覺他醜,反而不知怎麼就笑的眯起了眼睛。
剛出道時,一切都是新鮮和未知的,慶幸的是,他的孩子氣,我看到過,他的成長,我見證著。
有一段時間很忙,忙著和生活達成和解,所以一直沒有閒暇去看過他,直到那陣過了之後,我再次看到他時卻突然驚奇的發現,他瘦了。
毛不易減肥成功曾上了熱搜,我第一次驚奇的發現,原來他有的不僅僅是可愛,還有很帥氣的一面。
確是如此,變帥有很多種方式,首先就是減肥,再加上圈子裡有經驗的化妝師造型師的改造,變得好看,似乎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毛不易呀,20年你在唱吧上突然發了新的翻唱,讓我感覺驚喜的就好像過節一樣。
毛不易呀,你參加《歌手》被淘汰的那天,我心疼的哭了很久,那天晚上,還熬了為數不多的一次夜。
毛不易呀,20年你第一次主動的開了一場直播,我很有緣的趕上了,那樣直觀的看到了生活中的你,真的感覺又激動又幸福。
說這麼多,並不是表明我是一個追星有多狂熱的粉絲,對於喜歡他這件事,我反而一直很佛系。
我從沒想過奮不顧身的為你做些什麼,身邊有朋友追星很厲害,說以後要進圈,要當經紀人,只為了喜歡的那個人。
但我知道你遠在我千里之外,更不會真真切切的在我的生活中,你是我現實生活裡絕望時透出的一束亮光,也只會是我的精神支柱和陪伴。
或許永遠,你都不會知道我是誰,但我想我會一直喜歡你,因為這些我知道,就夠了。
很多人都說,毛不易的曲風只適合類似《平凡的一天》和《消愁》那種或寧靜或帶些憂鬱的風格。
他的那些歌,讓人聽了總想落淚,在安靜的夜裡,在漂泊的異鄉,聽著他的歌,也總能找到一絲慰藉。
的確,這是他的一大特點,但這絕不是對他的定義。
每個人都是有無限可能的,也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做新的嘗試,我們無法準確的說哪條路就是最適合自己走的哪條路不是,因為在我們不斷的創新下,也許有一天會驚奇的發現,原來在不同於從前的另一個領域,還有更適合自己的天地。
毛不易呀,有一句話你曾說過很多次,你說,參加明日之子就是命運的一個安排。是啊,這一切似乎都是命運安排好的一樣,把你帶到了《明日之子》,把你帶到了我們身邊。
在那裡,你的才華得以發揮,你的作品得以喜愛,我慶幸你所慶幸的一切,也感謝你的作品給我帶來力量,帶給我以慰藉。
說來,發這篇文章之前我是很忐忑的,改了又改,不知道怎麼才是最好的,可想想,怎麼可能會完美呢?適度就好了。
毛不易,或許天妒英才,但你是那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