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者 / 呂世明

在國慶假期第三天,《中國機長》突破10億,與《我和我的祖國》攜手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該片也是內地電影市場進入院線化改革以來,第七十部突破10億大關的影片,也恰逢祖國七十華誕。

2010年1月上映的《阿凡達》是內地首部票房突破10億的影片,僅2年之後,《人再囧途之泰囧》便以12.67億的票房成為首部華語10億+的影片,但到這兩年,10億+已經是能入年度票房前15的最低門檻。

從十年前3D電影開始改變世界,到前幾年喜劇&動作片大行其道,再到這兩年型別片&多元化影片的崛起,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市場已經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包容。

十年的發展,讓十億+俱樂部容納了七十名成員,這些影片究竟有什麼共性?在短期和未來長期發展,達成十億這個曾經不可能的任務到底需要什麼呢?

喜劇片&動作片逐步消沉

重工業仍然非常重要

很多人說了,我們去看電影不就是圖個樂嗎?工作學習生活挺累的,為什麼還是要在電影裡面看一些“沉重”的話題?

但從這幾年內地電影市場來看,特別是今年國慶檔的三部中國產獻禮影片,大家極難把這些影片劃歸到喜劇影片的範疇,即便像《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和《北京你好》這兩張,也都是“笑中含淚”,感動多於喜悅的影片。

更別提像《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這樣的影片,幾乎完全和喜劇不搭邊,更多是目前中國電影工業化逐步提升的產物。

《泰囧》對於中國電影市場既是里程碑又是開拓者

雖然中國電影的確是在依靠喜劇片在不斷的推進市場的前進,甚至可以說當年馮小剛、甯浩和徐崢,用喜劇對早期中國電影市場的推動力量非常有效,但喜劇片已經變得越來越難。

動作片同樣在也在“軍事化”&“戰爭化”的之後,才重新獲得了市場的肯定,再持續像以往成龍、李連杰和甄子丹的武俠功夫片模式,也開始逐步走向末路。

從最近五年來看,雖然會有零星的喜劇片和動作影片有突破的跡象,但總體上,觀眾對於目前的中國產重工業大片有了個更深度的認識和接受能力,這也使得《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等類似的“特有”中國大片可以毫無懸念票房登頂。

當然,做好資源的調配和利用,也是近十年中國電影一直在探索的目標。

十年前,還是有大量的熱錢和煤老闆在投資電影,在相當長的時間,可能直到今天,很多影片專案還是無法權衡好如何分配和調節制作費用和演員片酬,雖然我們也出現了一些投資3億人民幣以上的中國產影片,但此量級的投資在好萊塢只能算中等成本。

《摔跤吧!爸爸》

內地唯一一部破10億非好萊塢進口影片

70部影片中的進口片,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投資沒有超過1億美金,《生化危機:終章》的製作成本也在4400萬美金之上,其他影片基本都是超1億,甚至2億以上的S級製作,對於內地觀眾而言,優秀的頂級好萊塢製作仍然值得信賴。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雖然我們內地目前電影製作水準在提升,但在實際和直接面對好萊塢重工業影片之時,我們的缺點和問題仍然暴露無遺,這個差距需要更多的中國重工業影片出現,這也需要有更多好的“中國科幻電影”能走出來。

全民記憶&共情影片井噴

哭片大行其道

除了重工業對於中國電影的提升之外,近十年中國電影最好的一個發展方向便是有更多的全民記憶&共情影片集中出現,大批劇情片、有深厚歷史背景的影片成為爆款。

其實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現實主義影片,除了其現實意義之外,他也是一種全體國民都可能經歷過的共同記憶,他存在了所有觀眾的共情。

馮小剛目前唯一一部破10億的影片《芳華》則是該類影片最好的代表之一,同樣像《烈火·英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影片,也會喚醒很多中國人對於特殊事件和特殊歷史故事的回憶。

愛情影片雖然是所有電影都無法繞開的話題,但不得不承認,他一直到今天還是沒有真正成為中國電影可以大勢宣揚的話題,即便像《美人魚》這樣實打實的愛情電影,大部分觀眾要麼是為了星爺的情懷、要麼是為了影片的無厘頭喜劇。

《前任3:再見前任》被指販賣廉價眼淚

很多人會抨擊《前任3:再見前任》販賣廉價的愛情和不那麼美好的三觀,但又剋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也是使得類似哭片能在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大行其道。

相比於《流浪地球》《戰狼2》和《紅海行動》這樣大投資的重工業影片而言,全民共情的中國產影片有著更強的話題性和易操作性,畢竟重工業電影由一定的風險性,把控不好特別容易導致虧損,內地不缺乏這樣的例子,也不希望還有影片再次重蹈《阿修羅》那樣的覆轍。

其實同樣有爭議的《後來的我們》,也會被指責販賣回憶、消費粉絲、收割韭菜和濫用情懷,但我們並不缺乏和其類似的作品,這部影片能夠突破10億更多還是影片本身有一定優點,能夠引發觀眾足夠強烈的共情,這本身一點不廉價。

票房超十億的影片,他們的觀眾都有較高的重疊性,不能因他們看了《我不是藥神》《芳華》這樣的影片就說明中國觀眾的觀影水準提高並穩定了,也不能說他們看了《前任3》和《後來的我們》這樣的影片就說明觀眾的欣賞水準在下滑,畢竟觀眾更願意選擇能夠感動自己的影片,這種感動本身並沒有貴賤和高低之分。

3D熱退潮、高規格影片吃香

中國式電影&人民電影將持續走強

內地票房破10億的電影之中,目前華語影片有38部,合拍片有5部,進口片有27部,且目前票房TOP3都是中國產電影,票房前10名中,中國產電影也佔到8席,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

別看目前TOP3《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都是3D版本,但這些影片其實從拍攝和製作時,並不完全是3D製作。從平均票價來看,這些影片也沒有完全因為是3D電影而擁有更多的加持。

除了進口片之外,大部分中國產電影的3D熱潮已經退卻,像今年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大部分影片乾脆放棄3D發行,而直接做2D單發。目前內地破10億影片2D和3D的對比大概為2:1。

當然,從技術方面來看,無論是3D電影還是3D電視,目前都已經被4K電影和4K技術所超越,甚至在未來8K的商用普及,也會使得3D這種觀影體驗度不那麼舒適的格式慢慢退潮。

不過,高規格的影片仍然是內地電影市場的重要方向,《流浪地球》他不僅僅是一種重工業化電影,他也是一種高規格的電影,包括《唐人街探案2》,以及在明年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暑期檔的《封神三部曲》第一部。

《唐探3》的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金,《封神三部曲》的製作成本也高達30億,要知道像當年《指環王三部曲》總的製作成本也只是3億美金左右,由此看來,高成本和高規格的電影已經是中國未來電影的一個重要趨勢。

從目前十億俱樂部的國內電影來看,除了前面提到的重工業、共情和“哭片”之外,中國式獨有電影也是大勢所趨。在中國的電影,勢必要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這是能夠消除觀影門檻,獲准進入票房十億俱樂部的根本。

另外,一些更年輕的編導演,他們憑藉對當下中國的熟悉、和更多年輕觀眾的多角度交流,也使得大批80後導演逐步成為目前中國電影的新興力量。

像《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導演餃子、《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開心麻花系列作品的導演們、前任攻略系列導演田羽生、作家導演韓寒、青年導演演員大鵬等等,這些80後導演他們作品也深受年輕觀眾的喜愛。

伴隨今年國慶檔三部獻禮影片的熱映,可以看到中國式電影的獨有魅力,他已經不是以往那種單純的獻禮片和紅色片,更強調接近人民群眾,甚至可以說像 《我和我的祖國》是非常純粹的“人民電影”。

換言之,類似《我不是藥神》《芳華》這種相對正能量的小人物電影和一些喜劇影片,如開心麻花的作品,甯浩的幾部喜劇片,也都是小人物的和普通人的生活。

這十年可能在今天看起來,只是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小階段,如果說在這十年期間,我們有那麼多的遺憾和被遺忘被辜負的好電影,那麼能夠在票房上突破10的電影,從某種程度上是人民群眾對他的肯定。

未來,中國電影一定要向著“全民共情、勇於創新、喚醒回憶、深度挖掘”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創新和挖掘,我們仍然有足夠多的觀眾沒有被喚醒,我們也仍然有足夠多好的故事沒有被講述出來。

希望新中國成立八十年那天,我們所總結的是有80部破二十億影片!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誰能打響十月網劇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