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彭于晏唐禹哲要出櫃,搞得本人及工作室連夜闢謠:假的,無聊,爛透了。
這求生欲極強,但也看得出他的無奈。
雖說藝人的部分屬性是商品,是註定要被人消費的,但同時他也是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胡編亂造,是會毀掉一個人的。
今天,波叔給大家講一個被毀掉的美少年的故事。
說起“世界第一美少年”,小菠菜會想起誰?
大概是號稱統一全球審美的年輕時的小李子。但是在小李子之前,還有一個更美的少年,他叫伯恩·安德森(Bjorn Andresen)。
就算沒看過他的電影,也應該看過下面這張圖:
精緻中透著高貴,讓人過目難忘。
半個多世紀過去,剛過完66歲生日的安德森,現在已經是個長髮飄飄,鬍子凌亂的老頭。
從外形看來,他依然很酷,但他的人生完全跟“酷”沒關係。
五歲時,安德森的父親拋妻棄子。母親帶著他改嫁,沒多久母親就自殺,他一直跟著繼父生活。
十三四歲的時候,為了賺點零花錢,他跟著小夥伴一起在片場跑龍套。
他聽說有部電影在挑選一名少年演員,於是跑去試鏡。
現場的陣仗是他前所未見的,就一個角色,前來競爭的人黑壓壓一片,少說也有幾千人,個個都是俊男帥哥。
原來,這部電影叫《魂斷威尼斯》,改編自諾獎得主托馬斯·曼(Thomas Mann)的同名小說。
該小說一出版就很有爭議,因為它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男版洛麗塔”。
同性+未成年之愛,在五六十年代無疑是個禁忌話題,但是又因為作者描寫得實在太美,粉絲對這個作品是欲罷不能。
聽說它要拍成電影,大家都好奇,小說中那個有著“人間美神”之稱的少年塔奇奧,會由誰來飾演。
書中對塔奇奧的描述是:
他的一張臉內向而優雅,面色蒼白,被蜂蜜色的鬈髮所圍繞,鼻子挺直,嘴型可愛,認真的表情甜美有如神祇,讓人想起希臘最高時尚時期的雕塑,具有形式最純粹的完美,散發出一種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
循著這個標準,導演盧齊諾·維斯康蒂在三千名選手中,一眼相中了安德森。
15歲的安德森並不知道,這部電影一下子將他推上人生巔峰,但榮耀早就標好了價格,他將用後半生來支付這個代價。
電影從選角、劇情鋪陳、配樂到藝術效果上,都非常成功。
影片中,作家和少年沒有任何肢體接觸,最多也就是眼神的交會,兩個人之間也沒有太多的對白,就只有這麼一句“你不可以再這樣對別人笑”,就能將情感發揮到極致。
這部電影到現在都是不可多得的經典,更何況是在當時。昨天還在為零花錢發愁的安德森,一下子成了萬眾矚目的明星。
幸福來得太突然,他有點招架不住。
隨著讚美而來的,還有更多卑劣齷齪的東西。
導演維斯康蒂是一名同志,電影首映當晚,竟然把未成年的安德森帶進一家同志俱樂部裡狂歡。
一群基佬將安德森團團圍住,好像要把他生吞。沒見過世面的安德森不知所措,但又不敢反抗逃跑(他也逃不掉)。
我沒有得到體面的照顧,那些服務員令我很不高興,他們都直勾勾地盯著我,好像我是一盤可口的菜餚,我明白當時不能反抗,那等於毀了前途。
導演維斯康蒂有個情人叫赫爾穆特·貝格,也是個年輕的帥小夥,本來他就想爭取塔奇奧這個角色,結果導演找了安德森,這令他很不滿。
後來,導演還時常“關照”安德森,嫉妒之火一下子爆發。
赫爾穆特·貝格(左), 導演維斯康蒂(右)
貝格開始將一肚子氣撒在安德森身上,他一次又一次地造謠,說安德森飆車身亡,空難死亡,說他濫用藥物,與多人有染。
最後,安德森被貼上了“同性戀”和“誘惑長者的少男”的標籤。
安德森還是個孩子,又沒有背景,只能任由謠言滿天飛。
1976年,倒黴孩子安德森莫名其妙被捲進一場謀殺案。
當時,男演員薩爾·米涅奧(好萊塢第一個公開出櫃的男星)被刺身亡,有訊息稱安德森是薩爾·米涅奧的愛人,謀殺案與他有關。
安德森雖然經常被迫跟同性戀者混在一起,但他是個直男,不喜歡男人。
他極力否認自己認識薩爾·米涅奧,並聲稱在這起謀殺事件發生的時候,他根本不在美國。
最後的事實證明,安德森是清白的。
可惜,這場風波還是給他的演員生涯帶來了致命的損傷。
加上他一直極力想擺脫《魂斷威尼斯》的影響,拒演任何同性戀相關電影,最終的下場,就是消失。
他被歐洲影壇封殺了。
他終日鬱鬱寡歡,直到遇見詩人蘇珊娜。
1983年,28歲的安德森與蘇珊娜結婚,並生下一個女孩和兩個男孩。
至此,外面的流言蜚語終於消停了許多,因為他終於證明了自己不是GAY。
可是幸福時光沒有維持多久,一個兒子突然夭折,夫妻感情受到重創,然後分居,離婚。
這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事業半死不活,家庭分裂,安德森整個人徹底崩潰,開始酗酒。
他卸下浮華遠渡重洋,去日本發展。
其實在當演員之前,他的夢想是搞音樂,成名之前也一直在音樂學校就讀。到了日本之後,準備重拾音樂夢。
他發過兩張專輯,拍廣告,希望成為一名流行歌手。
但一切都是徒勞。《魂斷威尼斯》實在太出名,安德森就算跑到日本,也躲不開那個美少年的糾纏。
人們始終只把他當成“性感的符號”,認為他只要靠臉吃飯就好了,沒人欣賞他臉蛋之下的才華。
他恨透了自己這張臉。
那時候,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儘快老去,老到看不清自己的臉。
他還有個願望,就是見一見自己的親生父親。
90年代,他在混亂中蹉跎而過。
如他所願,皺紋爬上了他的臉,他終於脫去了那張漂亮的臉,變成一個滄桑大叔。
人們不再執著和好奇他年輕時的容顏,他也慢慢回到了生活的正軌。
他隱姓埋名,成為一名普通的鋼琴手,偶爾跟著樂隊去演出,也算是實現了年輕時的音樂夢。
不知不覺中,他的孩子長大了,成家了。他當了爺爺,一個年輕時很美,年老時很酷的爺爺。
他說,他沒有後悔出演《魂斷威尼斯》,但是如果在15歲的時候,知道生活會變成這樣,他會拒絕。
安德森終究沒有野心,他只是個有著普通夢想,希望安安穩穩過好一生的人而已。
他所經歷的跌宕起伏,所遭受的一切,如果一定要說他有什麼錯,那就是怪他過分美麗。